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论文_陈雅静

(扬州东方医院;江苏 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7年5月之前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其余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针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在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对策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可以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实践应用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355-01

无论是在任何的治疗还是护理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特别是在心血管内科这一种患者大多数为急重症的科室中,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相当大,导致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形成负面影响[1]-[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安全性,本文以我院心血管内科为例,探讨护理风险的原因以及风险管理的应用方式及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7年5月之前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其余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36.4±4.1)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平均年龄(35.9±3.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针对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2护理风险因素

1、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患者多数在疾病方面具备特殊性,如果不针对性对待很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件。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差异也比较大,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治疗医护服务,护理人员在疾病掌握情况较差时便会导致护理服务的不及时、差错性服务等;2、因为疾病的困扰,大多数患者都存在复杂的心理状态。另外,疾病和相关医护工作而言,患者往往缺乏充足的了解,不愿意配合护理工作,从而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引发不良事件;3、护理和护理管理方面的原因。临床护理工作繁重,患者数量较多、护理工作开展频率较高,从而很容易发生差错事件。另外,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无法及时和患者家属有效沟通,导致医患、护患之间的配合程度较低,从而引发多种矛盾事件。

1.2.3护理风险管理实践措施

首先,提高管理优化基础护理。构建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患者的入院到出院作为整个过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尤其是在住院环境方面,保障环境的安静、整洁。另外,在开具出入院申请单的时候需要让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单。另外,针对护理服务的质量问题,可以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方式,由护士长、护士、医师等共同组建管理小组,并由管理小组定期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情况进行改进与优化,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持续性循环的方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其次,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体系。对护理小组进行培训,培训内容通过护理部进行设计,并保障培训内容的规范性,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思想,并以典型的案例为例提高成员对于护理风险意识的高度认识,促使护理人员在静脉治疗的过程中对相关风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同时,邀请行业专家为护理小组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指导,强化护理小组的风险预防能力以及护理能力。与此同时,采用多项关于护理风险规避培训活动,强化护理人员在护理风险方面的规避能力。例如以下几点:1、提升穿刺技术,规避护理过程中需要再次注射,保障护理的通畅性,维护患者心理情绪;2、总结在护理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性事件,并制定具体的应急应对方案,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学习和讨论,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讨论,制定关于突发事件的针对性处理措施,预防同一种类型的风险事件重复性发生。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在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指标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理状况对比

3.讨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在临床中必须保障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才可以确保患者主动配合治疗[3]。对此,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4]。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不断成长性的护理管理方式,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风险管理的方式不断的学习、改善自身的护理能力,并根据患者治疗需求、成长需要与营养需求等所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准确掌握不良反应的引发主要因素,从而更好的规避这些因素,从而达到预防风险的作用[5]。在护理人员方面,针对性的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护理风险的认知与规避意识,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实行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而让护理本身实用性更加可靠。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证明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不仅能够显著优化护理质量,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另外,根据内科护理现状,在基础护理、护理人员技能等方面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降低医院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根据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对策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可以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辉,李晓光,陈艳妮,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3):2055-2057.

[2]黄吉凤,张艺,代芬.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s1):102-103.

[3]张辉敏,张艺,田敏,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s1):233-234.

[4]王波,杨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236-237.

[5]雷海玲,韦玲,谢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3(A02):1452-1452.

论文作者:陈雅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论文_陈雅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