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论文_房雨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论文_房雨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3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城市人口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城市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在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包括城市缺水和内涝,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可以将雨水应用到城市中,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运用

1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属于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和方法,是城市雨水管理的新概念。我们可以真正理解整个城市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当雨量过多时,它可以将水储存在自己体内,而不会影响其他功能。当这个城市缺水并干涸时,它可以释放节约下来的水以备使用。这样,面对环境变化,城市的自我调节得以成功实现,资源也得到了节约。同时,由于没有了雨水冲刷的这一环节,极大的减少了随着降雨流入河流的污染物,水资源得到节约的同时也得到了净化。

2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有以下这五个原则: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他是一个系统,不能单一的存在,城市各层级规划的统筹引领、协调,同时也离不开城市各部门相互协作。

海绵城市的建设对生态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说,最重要的是优先考虑生态问题。总的来说,与传统的灰色雨水设施相比,使用低影响开发基础设施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也将提高社会效益。当然,我们不能把低影响视为唯一的因素,因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相当复杂,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受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水质地质等的影响。此外,海绵城市还受到不同地方降雨的情况影响,环境保护的影响,都是与海绵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所以各个地区都要有控制的目标,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

3科学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意义

3.1提升了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

在中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水资源保护非常重要。对于城市来说,其自身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而对于城市来说,为了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标准,有必要建设相应的工厂,这将促进工业废水的上升和不规则排放,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对于水资源来说,它自身的污染相对严重。生态海绵城市的概念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进一步改善城市的水资源,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保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中国非常重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也非常重视环境发展。因此,生态海绵城市的概念尤为重要,它可以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确保城市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保护。对于雨水的规划和利用,有必要通过充分利用工业废水及净化雨水,以确保其合理循环利用。这一措施可以促进城市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4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就目前的城市规划状况而言,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规划海绵城市建设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定量分析、详细的调查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对天然海绵的保护措施,并确定土地开发的强度。目前,定性方法主要采用文本描述的形式。虽然这种方法使用简单方便,但也存在着缺乏严谨性和脱离实际等缺点。在规划过程中,土地利用规划和专项规划之间存在脱节。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应当同时编制。城市规划中的大多数设计师首先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然后是特殊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很容易导致开发强度和周围基础设施之间的脱节。城市垂直规划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垂直规划的作用经常被忽视。垂直规划偏离了现实,当城市遭遇大雨时,很容易导致严重的内涝。

5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

5.1水系统的建立

城市本身包含许多天然雨水净化场所,类似于河流和湖泊中的池塘和湿地。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我们应该积极保护现有的湿地,特别是低洼的河沟和池塘,防止未经许可填埋河沟和池塘的问题,以减轻内涝的风险。对于已经通过填埋处理的内涝,我们应该予以关注,并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生态恢复。在对绿地广场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使绿化面积超过40%,并且人均占有的公园绿地面积应大于13平方米,所以需要使各种城市空间如公园、广场以及绿地等的雨水净化功能得到发挥。为了较好提升相应海绵城市理论在该方面的表现效果,还需要针对具体绿地广场的建设进行深入细化研究,促使其具体组成结构能够具备较强的渗水效果,并且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渗水和水资源再利用相结合的效果,确保具体绿地广场能够发挥较强性能。为了更好提升其调水、用水效果,还可以在绿地广场合理设计相应的雨水调蓄设备,促使其能够对于雨水进行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5.2在城市旅游资源规划中的运用

在城市规划中,旅游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满足城市生态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增加社会经济收入,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重点项目。海绵城市理论可以有效地服务于这一规划措施。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水的开发和利用至关重要。

一方面,科学有效的自然开发为旅游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样,可以避免大量人工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并节省成本。海绵城市的理论首先是吸收水和储存水,这可以很好地收集大自然给予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帮助解决旅游资源过程中的水问题。另一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水资源相结合。利用海绵城市理论,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雨水多的时候储水,少的时候泄洪,同时让南北水资源能够平衡利用,在城市规划中,平衡城市内水资源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5.3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

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水平满足其资金和人才需求。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水平低,资金支持不足,制约了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增加资本投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研究投资规模的经济合理性,做好建设和运营成本核算,注意现有资本渠道的有效整合,提高政府投资水平。目前,对于海绵城市建设这种具有一定公益性的项目来说,应当采用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进行有效合作。

结语

我国对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应用尚处在初期阶段,还要予以深入研究与分析,挖掘其中的内在价值,让海绵城市理论内涵发挥充分作用,让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起到坚实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芳.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杨阳,林广思.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J].南方建筑,2017(03):59~64.

[3]朱福清.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J].江西建材,2018(02):165.

[4] 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等.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7(36):5~7.

[5] 丁光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6563~6564.

论文作者:房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论文_房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