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辅助阅读,巧妙创设情境--“智能生日大纲”教学设计与简评_智取生辰纲论文

数据辅助阅读,巧妙创设情境--“智能生日大纲”教学设计与简评_智取生辰纲论文

资料助读,巧设情境——《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及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简评论文,生辰论文,情境论文,教学设计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创意】

《智取生辰纲》,作为名著中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真正走进名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后人对名著的精彩品评,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筛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助读,从而以评促读,为名著欣赏营造氛围,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多种阅读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创设恰合的阅读情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2.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优化阅读情境,品评欣赏名著。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了解杨志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杨志事迹。

明确: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提拔做管军提辖使;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过渡:对于杨志的故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有专门的点评。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一

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故事是不同的。林冲的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师生归纳:

①“失意、得志、幻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②茅盾先生认为“梁中书用人不专”,在课文具体指什么?

明确:梁中书让杨志做押送生辰纲负责人,又安排老都管随行制约杨志。

二、研读:把握整体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

过渡:对于《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设置和叙事手法,明末清初金圣叹已有论述。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二

《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设置,“花攒锦凑,龙飞凤走”。看他写枣子客人自一处,挑酒人自一处,酒自一处,瓢自一处,虽读者亦几忘其为东溪村中饮酒聚义之人,何况当日身在庐山者耶?

资料助读三

从来叙事之法,有宾有主,有虎有鼠。夫杨志虎也,主也;彼老都管与两虞候特宾也,鼠也。设叙事者于此不分宾主,不辨虎鼠……将何以表其为杨志哉?《智取生辰纲》的“叙事之法”,妙在“有宾有主”,以“宾”衬“主”。

2.根据上面资料,联系课文,围绕“课文中的两”进行概述。

明确:

①说说故事中的“两个场面”。小说写两个场面,即押送场面和失陷场面。前者为后者作铺垫。写杨志与都管、虞候的矛盾,不但令晁盖一行有机可乘,而且写出杨志失败之必然。

②说说故事中的“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喝酒与否的矛盾,这是故事的次要矛盾;另一种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这是故事的主要矛盾。

③说说故事中的“两组人物”。一组是以杨志为首的押送队,一组是以晁盖为首的八位好汉。这些人物的立身行事、性格特征都各不相同。

④说说故事中的“两条线索”。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

师生小结故事情节结构艺术。

三、品读:突破重点

1.主问题:文题为“智取生辰纲”,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吴用之“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1)“智”定策略。一是智用“天时”。利用天时——天气炎热,以药酒作武器。二是智用“地利”。黄泥冈人烟稀少,于此设伏,占有“地利”。三是智用“矛盾”。杨志等人内部矛盾重重,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

(2)“智”施计谋。一是乔装歇凉,先声喝问,麻痹杨志一行;二是买酒一桶,当面吃尽,迷惑杨志一行;三是假意饶酒,巧下蒙汗药,蒙骗杨志一行;四是赌气不卖,假意调解,引诱杨志一行。

2.勾画文中表现“天气炎热”的语句,在品读中体会作者表现“天热”的手法。

明确:

(1)文章写“天热”二十余处,有的通过作者介绍直接写,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间接写。

(2)描写的作用:①渲染气氛,增强实感。“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挑夫如何不怨?②文不在多,妙在传神。“那石头上热了脚疼”,一句八字,热极之苦,描画已尽。③烘托心理,形神毕现。“众军人看那天时……”,天气之炎热难当,军健之怨怒怅恨,俱从四字道出。④转换场景,发展情节。“赤日炎炎似火烧”,众军汉口渴难当。白胜的山歌恰好唱入众军汉之耳,另一场面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资料助读四

《智取生辰纲》的环境描写,“不费笔墨”,“分寸不失”。看他写天气酷热,不费笔墨,只一句两句,便已焦热杀人。古称盛冬挂云汉图,满座烦闷,今读此书,乃知真有是事。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挈全文

导入:上节课我们围绕小说题目中的“智”研读文本,了解了吴用等人“智”的具体表现(智用天时、智用地利、智用矛盾以及智施计谋)。在这场斗争中吴用等人取得了胜利。不过老师一直在想:曾经杀牛二、战林冲、斗索超的杨志,是个武艺超群的英雄,应该说是押送生辰纲的最佳人选。但他却失败了,这是否说明他无“智”可言呢?如果有智,那么他的“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他押送生辰纲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杨志有“智”。具体表现在:1.要求扮作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2.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3.在路上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冈的松林里休息。4.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

师生小结杨志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杨志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他对手下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从而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

二、创设活动情境——突破重点

1.文章哪一部分表现了杨志等十五人内部矛盾已全面激化?

明确:文章第四节。

2.请学生自由放声朗读第四节,揣摩人物的语言特点,体会一下人物的心理,了解杨志一行人的内部矛盾。

3.分角色朗读。(旁白、杨志、老都管、虞候、众军汉、数中一人,共计6人。)

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把握人物的语言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听完作出评价。

三、创设体验情境——品味情感

在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完成后,请学生对几位扮演者的朗读作点评。

明确:对杨志的朗读,要在把握杨志粗鲁、暴躁的性格基础上,根据杨志说话的对象来确定。

对老都管有的要用平和的语气,如:“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有的用协商、无奈的语气,如:“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路途上千难万难!”有的则要在平和中略带责备、抱怨的语气,如:“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

生朗读体会,师适时启发:为何杨志对老都管的态度会不同于其他人呢?如何准确朗读老都管的语言?

明确:押送生辰纲的领导者表面是杨志,实际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

学生勾画描写老都管的语言。引导学生分析老都管的性格。

过渡:对老都管的语言品析,金圣叹早有精彩的点评。请看资料:

资料助读五

《智取生辰纲》的人物语言,“描摹入画”,“凿凿可听”。看他写一路老都管掣人肘处,真乃描摹入画……写都管骂杨志言语:“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全圣叹作四次夹批:“第一句,说破杨志不是提辖,恶极。”“第二句,说提辖实是我家所与,恶极。”“第三句,说杨志即使是个提辖,亦只比之芥子,恶极。”“已上骂杨志……妙绝。”

师生小结朗读要求:读出老都管盛气凌人、鄙夷杨志的语气。

四、创设质疑情境——举一反三

请交流阅读体会和疑惑。学生蹦出如下“思维的火花”:

1.吴用他们怎么知道杨志等人内部矛盾重重的?

2.白胜是如何算好时间在那个时候挑酒上黄泥冈的?

3.杨志失败的关键还在于杨志自身。他要不是时时在意,处处留心,过于谨慎,一开始就让军健们把酒喝了,即使内部不和,吴用等人的计谋也会落空,生辰纲也就不会丢失了。

简评一

追求准确、集中、深入的教学境界

任富强

刘宏业老师的《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是比较具有创意的。它突出文学教学的特质,旨在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着意培养学生欣赏文学名著的能力。同时,资料助读的设想无疑是本则教案的亮点。以资料助读来巧设情境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引用名家对作品的定评,能够提升学生对作品精妙之处的领悟,从前人那里获得“思想支援”。还有,多种阅读方法的有序运用,既有益于创设阅读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文学阅读能力的纵深发展。

当然,本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之处。

一、教学目标定位欠准。结合刘老师所提出的“教学创意”,《智取生辰纲》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文本怎样通过情节、人物及环境等要素来表现杨志之‘智’与吴用之‘智’的较量”是否更加合适?而刘老师现在所确定的目标,前者虽然常常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难以显示文学作品阅读的特征,更看不出《智取生辰纲》这一文本的阅读特色。后者的“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一定程度上又遮蔽了文学作品阅读以培养文学欣赏能力为指归,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要旨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不够集中。刘老师在第一节课里设计了“了解杨志”,概述杨志的事迹后,接着就进入“概说文意”,意在让学生明了《智取生辰纲》的情节设置和叙事手法,并要求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两”进行概述,把“两个场面”“两种矛盾”“两组人物”和“两条线索”都摆了出来,接着又去分析吴用之“智”;并要求学生在品读中体会作者表现“天热”的手法。而在第二课时,再分析杨志之智,体会语言特色。其实,第一课时似乎从文学阅读的要素入手来安排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则从学生活动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活动,即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体验情境、质疑情境。前后两节课的设计整体感不很强,教学步骤之间比较随意。

三、资料助读尚可再深入。引入名家点评是用来“助”学生深入阅读的,是引导学生品味、体悟文本本身的。因此,要从紧要处入手,如有可能,还应努力促使学生去发展甚至修正名家的定论。如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的一段话,让学生理解的重点似乎应放在“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这两句话上。再如金圣叹谈到“从来叙事之法,有宾有主,有虎有鼠。夫杨志虎也,主也;彼老都管与两虞候特宾也,鼠也”,由此可让学生拓展思考,杨志相对吴用他们,又是什么关系;金圣叹评论都管骂杨志言语时,皆曰“恶极”,其寓意是否一样,等等。当然学生如果了解到金圣叹的评语有时存在“他抬起小说传奇来,和《左传》《杜诗》并列,实不过拾了袁宏道辈的唾余;而且经他一批,原作的诚实之处,往往化为笑谈,布局行文,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上”(鲁迅语)的缺憾,将来阅读金评水浒全文时,就会“不断生疑、质疑、解疑”,果真如此,便是真正站在古人肩上了。

简评二

“生动”:应由“被动”到“主动”

王小槐

刘宏业老师的《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围绕小说特点,紧扣矛盾冲突,力图通过资料助读、情景设置,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形式的“读”,去品味环境描写的精巧、故事情节的跌宕、人物语言的传神、人物形象的鲜活,从而轻松自然地完成小说的鉴赏。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份设计有一定的特色,尤其是选取资料、引领学生“阅读”的构想展示了刘老师的教学智慧。就此也谈谈我的看法。

一是资料选取精当,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设计者由“面”到“点”选取的五则资料,各有侧重。第一则茅盾的评论,可以帮助学生从“面”的角度了解杨志“失意、得志、幻灭”的人生经历和黄泥冈失败的必然结局。另外四则金圣叹的评论,可以帮助学生从“点”的角度了解小说情节、叙事手法、环境描写、个性化语言、人物刻画之精妙。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小说阅读的钥匙。

二是“读”的方式多样,有助于学生真正“动”起来。初读,了解杨志;研读,把握整体;品读,突破难点;朗读,体味技巧。学生在各种“读”中,“与目谋”“与耳谋”“与心谋”,多种感官同时在“动”,将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一幅幅气韵生动、色彩宜人、形象鲜活的画面,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文本,进而使小说的鉴赏落到实处。

值得注意的是,刘老师的这份设计,学生虽“动”了起来,但还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被动的“动”,还仅仅限于走进文本,属于“动”的初级阶段;而“动”的高级阶段则是使学生走出文本,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动”至为可贵,是我们的教学孜孜以求的境界!虽然刘老师设计的“创设质疑情境”的环节已经进入“动”的高级阶段,但是怎样指导学生大胆质疑,个性化解读,以己之口发前人未发之见、以己之笔抒前人未抒之情,是教学设计最该用力的关键处,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生长点,可惜被刘老师忽视了。

本课设计,还可采用“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本文“情节的安排、环境的设置、性格化的语言、人物性格的刻画”等方面无不围绕“智取”而展开,因此,可以把“智取”设计成主问题,把其他方面设计成子问题,子问题之间环环紧扣,从不同方面指向主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走进文本展开探究,走出文本创造性阅读。这样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达成主问题的解决,以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

标签:;  ;  ;  ;  

数据辅助阅读,巧妙创设情境--“智能生日大纲”教学设计与简评_智取生辰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