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教育局 广东 韶关 512000
摘 要:立德树人是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从体育立德的视角,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为例,对常规教学中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立德策略设计的必要性和应用的实效性。为研究常态体育教学、体育立德树人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实例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 教学 立德树人 德育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文件着重指出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更好地发挥体育课程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独特优势,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体育与德育和智育的关联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体育、德育、智育互相联系,德、智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乃德、智之舟,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体育的发展基础是不牢固的。因此,体育的本质就是教育,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体育的核心内容,二者相辅相成。
体育同德育、智育之间的关联,古今先贤也多有论述。早在1917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写到,“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他在文章中不仅阐述了体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强调了体育是德育与智育的根基。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体育就是一种德育体系,是一种符合当今教育发展需要的德育新体系。
二、被低估的体育教育价值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经在中国南京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尚能如此一针见血地揭露在我国教育中存在体育失位的现实,并能为重现体育的价值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作为感同身受、身居一线的体育教师们,更应责无旁贷地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和展示体育的魅力与价值,发挥体育在德育、智育中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然而,在实际中我们看到许多体育教师们并不重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中他们对培养学生的运动技术、发展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健康等殚尽竭虑,但对如何立德树人却少有考虑且手足无措;他们在面对师生间矛盾冲突时显得束手无策;或是在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变得一筹莫展;还有体育教师在应对师生冲突时会情绪反应激烈,方法简单粗暴,让人觉得体育教师总是缺乏耐心和不善教导,似乎只是会教学生蹦蹦跳跳,最多也就是个带着学生游戏玩耍和锻炼身体的孩子王。久而久之,会使人们质疑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甚至是使其对体育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导致体育的教育功能被大大地削弱。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的情况。
三、如何发挥体育的教育作用
要发挥体育在学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体育摆脱在教育中的尴尬处境,消除人们对体育教师不善育德的偏见,使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体育教师首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对体育专业价值的自我认同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学习,牢牢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重视德育策略的设计和运用,为学生丰富认识、获得感悟创造机会,让体育为德育提供心灵与情感升华的土壤,为智育搭建智慧与灵感碰撞的阶梯。
四、体育立德必须重视策略设计
我们深知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命题,更是难题。它难就难在不知采用何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的思想情怀。笔者在长期实践研究中发现,体育就具备化思想为行为的功能,是一座架设在思想与行动之间的桥梁,是我们开展德育的有力工具。利用体育立德绝不能只靠说教而重在策略。
体育德育策略是指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围绕培养学生道德规范为核心目标,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综合采用身心体验,行为反思、分析归纳、判断选择、心理疏导、语言激励等方法相互结合,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思想感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性的系统且相对灵活的教育方案的集合。简而言之,体育德育策略就在体育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使之做到“知行合一”的系列方法与能力的组合。
既然体育的教育优势如此明显,我们就应该利用好的这种优势来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但是,现实当中的体育教师既不懂得利用体育教育的规律,更不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在开展思想教育时,只会采用程式化的教育方法。有许多教师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时,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他们要么是将教学情境设计为“保卫钓鱼岛”,要么是播放一段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比赛视频,用特殊事件或典型人物做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说教。因过分渲染国家间的政治摩擦,有时不仅起不到培养学生爱国的作用,反而会事与愿违地误导学生由爱国转为仇日,甚至极有可能导致学生盲从不法人员参与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违法活动。再则,像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大多数学生可能一辈子也无法体会,所以学生们看比赛热血沸腾,喊口号情绪激昂,但转过身来该以何种行动爱国却全然不知。采用这些极具政治色彩教育方法来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也仅仅只能是把爱国主义停留于形式上,学生既不喜欢,也难于理解,更难深入人心,体育若如此立德则显然会收效甚微。
难道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就真的江郎才尽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开展思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将正确的思维逻辑内化于心;把正确的行为方式外化于行,使之做到知行合一。在利用体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改变思路,重视德育策略的设计和运用。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而言,于其用学生看不懂的政治或是他人的事迹来说教和感化,不如从师生熟悉的课堂内外和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挖掘整理教育素材,将抽象的名词还原为鲜活事例,以小见大,在做实事中立德,以此来触碰学生的思想,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
五、育德方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在体育课中,学生对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极不重视。他们测试时态度非常随意,大多数学生满足于“60分万岁”,测试的结果当然不理想,更难言真实可信。体育教师此时要善于抓住学生毕业即就业,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对产品质量认知的较具体的特点,及时抛出“测试成绩即为数据产品的论点”,有意用学生在课中测试的数据与日韩两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相互对比分析,及时指明学生在完全没有尽力的状态下,测出的体质数据就好比是个人向国家数据库上交了一份伪劣数据产品,并用最直白的语言阐明基于此伪劣数据得出的研究结果及制定的政策将对国家未来发展和民族兴亡的直接损害与影响。紧接着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行为反思和讨论产品质量与人类文明、国家声誉、企业发展、家庭生活的直接关系,以此触动学生思想和心灵,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建立社会责任感。然后,再抓住学生们对日、韩电子、文艺产品熟悉又喜爱的特点,置身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日韩企业产品深受世界人民喜欢的原因,并有策略地导出爱国思想与现实测试行为的关联话题,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我国制造业水平与他国存在差距的原因,正视现实,发愤图强,从改变自身开始,做到理智爱国;同时鼓励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学习日本人精益求精、追求产品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励他们在体育测试中做到尽善尽美,用干好力所能及的小事来诠释属于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目的。
体育立德树人的优势体现在以“行”促“知”以“知”促“行”,使人在“知行合一”中受到教育和培养。体育教师要珍视专业价值,加强人文修养;讲究语言艺术,提升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善于驾驭学科教材,更要善于挖掘整理德育素材;重视德育策略的设计和运用,善于引导帮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发挥体育课程的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使体育成为真正的“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
参考文献
池建《体教结合:让体育回归教育》.中国教育报[N],2016年10月30日。
论文作者:赖海球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体育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立德论文; 爱国论文; 智育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