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须有先生传》的用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莫须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莫须有先生传》是废名30年代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晦涩难懂知名于世。所以 晦涩难懂,除作者所说的主人公莫须有先生本来难懂外,大量用典也是原因之一。写小 说而用典,固然不始于废名,但像废名这样不但用得多,且将用典作为一种文体追求, 古今中外恐怕绝无仅有。废名好用典,与他推崇庾信、李商隐等人有关,庾、李都是中 国历史上的典故大师,庾信“以典故为辞藻,于乱词见性情”[1],李商隐更是“借典 故驰骋他的幻想”[2],典故成就了二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废名从他们身上看出典故 的妙用,极力为用典开脱。他说文学史上虽然存在只有典故没有文章的现象,但好文章 却离不开典故,这种立场同“五四”初期胡适、陈独秀等人的主张迥异其趣。
《莫须有先生传》是废名用典最多的作品,据笔者粗略统计,其用典超过200例,尚不 包括重复运用和一般成语。其典故来源分布如下:
[1]儒家经典:《论语》35例,《诗经》7例,《孟子》5例,《尚书》2例,《礼记》1 例。
[2]佛教文化:26例。
[3]道家经典:《庄子》13例。
[4]历史:《史记》8例,《左传》3例。
[5]诗词:唐宋诗词49例,陶渊明8例。
[6]古代神话:2例。
[7]古典小说:《红楼梦》10例,《世说新语》4例,《西游记》、《三国演义》各1例 。
[8]现代小说:鲁迅2例。
[9]西方文化:《圣经》2例,莎士比亚1例。
其他:36例。
以上统计表明,作者最熟悉最喜爱的典故有儒家经典(其中尤以《论语》为突出)、唐 宋诗词、陶渊明、《红楼梦》、《庄子》、佛教故事等。其特点在于:
(一)废名知识结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基本未脱经、史、子、集的藩篱,虽然废名 学的是外语,对西方文化并不陌生,但西方文化却并未构成其知识结构的主导。这可能 与废名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有关。废名呼吸“五四”文化空气成长,并曾加盟《语丝》, 积极从事社会文明批评,但待其成熟后,则与“五四”激进主义相离析,而倾向文化保 守主义。废名的特点,不是从西方窃来火种,以照亮现代化之路,而是向传统挖掘现代 化的因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沟通传统与现代的裂隙。废名的文化保守 主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主张实行孟子的仁政,文化上倾向儒、释结合,美学 上师承六朝、晚唐,个人修养上景仰中庸之道。废名的这一文化立场,与京派整体文化 立场保持着同一性,京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古典趣味的赏玩,对废名产生了深刻影 响,特别是周作人,那种安闲自适的生活态度对废名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是废名毕生效 法的人格榜样。废名以及京派这种文化立场并非逆历史潮流而动,而是在一片反对传统 文化的啸叫声中,能够以较为冷静客观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给浮躁的时代以一种文化 的扼制,其历史功绩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有儒释互补的文化倾向。在处理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方面主张以儒家的“仁”和 人道主义为原则,在生命的终极关怀中贯穿着佛教空无的思想,前者对外,后者务内, 此岸生死,彼岸涅槃,构成一种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的文化人格。此 问题留待下文详论。
(三)偏重于诗,尤其偏重于晚唐诗和婉约派词的审美趣味。晚唐诗奇特的想象,怪异 的句式,感伤的情调,浓重的色彩,颇合废名味口,故多所称引。像李商隐“我是梦中 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P90,此处页码系指倪伟编《纺纸记》,珠海出版社1997年 版,下同),韦庄“欲将张翰松江雨,画作屏风寄鲍照”(P127),均为作者所津津乐道 。婉约派词,特别是温庭筠,是废名的偏爱。废名评价温:“温庭筠的词都是写美人, 却没有那些讨人厌的字句,够得上一个‘美’字,原因便因为是幻觉,不是作者抒情。 ”[3]别人批评温词纤弱,有脂粉气,独废名有新的美学发现,这是废名不同流俗处。 废名喜欢温词的幻觉,幻觉即想象,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最为废名所标举。另外,废名 喜欢晚唐诗和婉约词,还有一个原因是追求静。废名是偏重内心世界的人,言语木讷, 唯好静,“静极却嫌流水闹,闲多偏笑白云忙”,废名的作品以静见长,水上之桥,动 中之静是废名的境界,不同于沈从文式的跳荡。一个“静”字打通了废名与晚唐诗和婉 约词之间的联系,如李商隐诗“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红楼隔雨相望 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仿佛无声电影,虽见其动,却未闻其声,是一种十分静谧的意 境,多次为废名称道。而废名对“静”的爱好,实与其庄禅式美学精神相关。庄禅美学 静观默察、心斋坐忘、明心见性诸特点,为废名所吸纳,成为废名的艺术基调,这应该 是废名倾心晚唐的更为重要的文化原因。
二
有人说,《莫须有先生传》是废名的悟道之作,此话有理,但所悟之道为何?又未见说 得清楚,笔者的意见,废名所悟之“道”即儒、释互补,儒家的现世关怀,佛家的生死 了断,在废名身上得以较完美的统一。前者是废名处理现实人际关系的准则,后者是废 名解脱灵魂的精神反思,前者向外,后者务内,内外交合,形成废名即儒即释的文化人 格。废名一生既能积极入世,又能淡泊名利,始终以清醒的理性目光打量宇宙人生,其 理论根源盖出于此。
《莫须有先生传》有两处文眼,一处释儒,一处悟佛,两处文字看似分立,实则紧密 相联,是开启莫须有先生精神世界的锁钥。
(莫须有先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但也就太大,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一 切都基于这一个人字。一个人字里头自然有个己字。所谓文明盖亦在此。(P77)
这段文字着重表现的是莫须有先生(亦即废名)对儒家思想的认同。作者引用孟子和孔 子的话,强调“仁”是区别人和禽兽的关节,虽属“几希”,即关系重大。废名不从“ 克己复礼”立论,而取“仁者人也”加以发挥,融现代人道主义思想于其中,表现了对 人的价值的尊重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这种关系既可以从儒家忠、恕观念中找到 根据,又颇具现代色彩,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废名的这一思想源于周作人,周作 人在《人的文学》里强调人的灵肉二重性,认为“兽性与神性,合起来便只是人性”, 而理想的人的生活,“首先便是改良人类的关系。彼此都是人类,却又各是人类的一个 。所以须营一种利己而又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生活。”[4]废名是周作人的高足,其 思想深受周作人影响,周作人基于“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立场提出的“利己而又 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主张,正是上引一段文字的大旨。莫须有先生所以能摒绝都市 生活的诱惑,深山修道,本质上也可看作是对这种理论的实践。
但正如周作人所曾言,儒家比起释氏来,实有未彻底处。[5]虽然周作人指的是儒家关 怀人,释氏关怀一切众生,释氏的仁爱精神比儒家更为广博,但进一步发挥周作人的思 想,我们也可以说儒家的关怀在道德伦理,释家的关怀在灵魂,后者更具终极意义,后 者实能包容前者,此亦儒逊于释之处。释家从灵魂的大处着眼,看透世界的虚无性,体 悟人生即苦的大悲哀,主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而又不离现世,以大慈悲胸怀救 度一切众生,此岸生死,彼岸涅槃,实乃生命的大彻悟。废名曾自言他是一个 空前的佛教徒,其受佛教思想影响至为深入。当其思索现实时,他是儒家,而当其关怀 灵魂时,他又是不折不扣的释子,儒、释之间,人道主义是其过渡,这便是《莫须有先 生传》所能告诉我们的。
废名的宗教领悟见于下面一段文字。
(莫须有先生)我再不听你们说话再不听你们说话,聋舅爷你别哭,你别哭,我的世界 何所增减?有你们这一个无名的女孩儿以前我是我的世界,没有你们这一个有名的女孩 儿以后我的世界也还是我,——等我再观察一下,——是的,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 般大小,不能因为可怜的莫须有先生一旦死了就成了一个窟窿丢了一个东西呵。什么叫 做“我的”?我不如说我的这一枝写字的笔是我的!我在琉璃厂买来的!死了我拿去!在一 个古人的梦里我丢了!欲将张翰松江雨,画作屏风寄鲍照。然而我这个解脱之身躯还得 跟着我走呵,不由得我的彼岸之泪回转头来,风萧萧兮易水寒,著实的泣别一下,再认 识一下,于是我才真是我所最亲爱的,指鹿为马,认贼作子,形景相随,一直到俗之语 言“莫须有先生盖棺论定”了。人就从此算是死了。今天今天,她,她,她,美丽的姑 娘呵,好比我画一幅画,是我的得意之作,令我狂喜,令我寂寞,令我认识自己,令我 思索宇宙,本来无一物,颜料的排列聚合而已,时间的剥蚀那是当然的,那又是一个颜 料的变化而已,一切,一切,这是一切呵,你们如不感到此言的确实,那是你们感到不 真切,是你们生活之肤浅!(P125)
此段文字以一个佛教典故为核心,展开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这个典故即“本来无一 物”。“本来无一物”系六祖惠能著名偈语中的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 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6]惠能针对神秀的苦修观提出了彻底无念、无相、无住的 思想,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菩提、明镜亦不例外,又有何可执着处?心存彼岸之念 ,即不能明心见性,关键在迷、悟之别,“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7],何须斤斤于修炼?但废名并非诠释禅理,而是借“本来无一物”的理论先导,从聋舅 爷外甥女儿夭折的具体事实中认识自己,思索宇宙。废名首先看到了主观对客观的支配 作用,“有你们这一个无名的女孩儿以前我是我的世界,没有你们这一个有名的女孩儿 以后我的世界也还是我”,“有/无名”、“没有/有名”,这绕口令般的表达方式实则 暗含了精致的佛理。佛教认为“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无六尘境界”[8],境由 心造,“六尘境界”皆是心的产物。这种观点为废名所接受,“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 一般大小”,所讲即同样的意思。即以聋舅爷夭折的外甥女儿言,死前虽“有”,却“ 无名”,即不为“我”所感知,故实等于无;死后虽“有名”,然已“没有”,已从“ 我”的世界消失,结果仍不能算“有”。“有”或“无”全以“我”的主观为依据,这 就是万法唯识观念在作品中的演绎。然进一步,“我”又是何物?何来真实之“我”?“ 我”同样是因缘和合而成,何须执守?从此出发,于是大讲了一通缘起性空的佛理。佛 家否认物质世界的实在性,使用的论证方法就是缘起理论,万物皆因缘和合而成,并无 自性,故亦无真实性。聋舅爷的外甥女儿真实吗?不真实,她如同“我”画的一幅画, 颜料的排列聚合而已,既是颜料的排列聚合,时间的剥蚀那是当然的,死不过是颜料的 变化,又有什么值得悲痛处?这真是大彻大悟,有此彻悟方能脱离苦海。然作者于文中 又来一转折,即彻悟了的莫须有先生又于彼岸回过头来,重新认识此岸之“我”,“于 是我才真是我所最亲爱的”,指鹿为马,哪怕此“我”非彼“我”,然亦愿终生相伴, 形影相随,直至“盖棺论定”。这又一下跳到现世中来,回归儒家了,但这是以出世之 情怀,做入世之事业,根本精神仍不离佛家。
三
《莫须有先生传》典故多,常用手法有二。
其一,比喻型用典,通过用典引发读者联想,丰富作品表达,或造成幽默效果。此又 可分为两小类,一类为“明”喻,一看便知,例如:
至于打起仗来,生生死死两面都是一样呵,一枪子射过来,大概没有什么的罢,一个 野兽的嗥叫罢了。这个声音悲哀呵。实在的,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食,都有 这一个嗥叫。(P40)
莫须有先生下乡,先于城门处看见一群赶进城内屠宰的猪,后于铁道旁看见一车被送 上前线的士兵,士兵们目光呆滞,表情怯弱,莫须有先生不禁悲从中来,人和猪在脑海 里相叠映,他们都是去送死的,死前都会有一声野兽的嗥叫。这里将人比喻成猪,其中 的联系靠用典完成,“马牛羊”云云,是《三字经》中的句子,本无深文大义,可一经 作者引用,却立即获得社会批判色彩。军阀们为了一己私利,不顾人的价值和尊严,驱 人如牲口,这是多么罪恶的事。而士兵们明知上前线是送死,可还不得不去,送死为了 求生,因为死前还得吃饭,又该是多么荒诞!这一荒诞事实经作者突现出来,作品的意 义立即获得了延展。
第二类为“暗”喻,即比喻意义隐藏得比较深,需经再三玩味方能体会,而这样的用 典更见作者机智。例如:
(三脚猫太太)莫须有先生,你在这里?你扑蝴蝶玩?(P77)
房东太太与一群妇女在房内议论他人,莫须有先生在门口窃听,三脚猫太太正好碰上 ,故有所问。“扑蝴蝶玩”是《红楼梦》里的故事,见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 香冢飞燕泣残红”。宝钗扑蝶来到滴翠亭边,正巧碰上小红同另一个丫头在那里诉说隐 私,小红担心亭外有人偷听,于是推开窗户,却恰好看见宝钗,宝钗不敢得罪人,赶忙 来了个“金蝉脱壳”,装作与黛玉捉迷藏,说:“颦儿,看你往哪里躲?”溜之大吉。 此处比莫须有先生的偷听如宝钗,用意含蓄,匠心独运,令人忍俊不禁,颇富喜剧效果 。
其二,词语型用典,即废名自己说的:“有时用典简直不是取典故里的意义,只是取 字面。”[9]此又可分若干小类。第一,纯粹用作词语,例如:
说话时门当户对一位徐娘也是出必由户了,睡眼尚是蒙眬,而不觉屐之折也 ,于是哈哈又自站住,我怎么的!——我盖是不修边幅,有奶就是娘,三年我养了两个 孩子,你这个侏儒我怕你看见什么!(P83)
这段话一气用了五个典,其中除“徐娘”有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外,其他均取其字面。 “门当户对”乃成语,本指婚姻双方条件相当,此指莫须有先生家对门。“出必由户” 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子的意思是说出 入房屋都须从房门经过,何以没有人从我这条道上行走呢,我的“道”也是人生必由之 路啊?这是孔子的自我感叹,含蕴丰厚,但废名的意思不过是说“徐娘”从门口出来。 “屐折”是晋谢安的故事,谢安与客下棋,闻其侄谢玄等破苻坚,不露喜色,局终入内 ,过门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见《晋书·谢安传》)此典一般指狂喜,可废名的 意思是“徐娘”睡眼蒙眬,步履不稳,故而折屐。“有奶便是娘”是俗语, 其本意为只要于我有好处,我便投靠,这里是说“徐娘”不修边幅,露出奶子,却自恃 养过孩子,怕你侏儒看见什么?用典而似非典,是这种用法的特色。
第二,表层用作词语,细玩又别有滋味。例如:
莫须有先生蹬在两块石砖之上,悠然见南山,境界不胜其广……(P61)
“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 的意思是莫须有先生蹲在露天的乡下厕所里,视野很开阔,厕外景物历历可见。陶渊明 的诗句于此实等于一个短句,作者不过顺手牵羊,乐得借用。但体味之下,却又别有余 韵,莫须有先生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心境不是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吗?这样看来此处 用典又有点比喻的意味了。
第三,取典故的字面意义而发挥之,造成特殊幽默效果,表现出一种文字上的趣味, 此亦《莫须有先生传》用典最具特色处。上引例子中“有奶便是娘”即是,再举一例如 下:
我还是睡不着,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但与我何干?然而听它越有诗情我越不成眠 ,我就詈而骂之,无父无君是禽兽也!(P81)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也是陶渊明的诗句,“无父无君”出自《孟子·滕文公 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鸡鸣狗 吠扰了莫须有先生的睡眠,莫须有先生骂它们是禽兽,则鸡狗本来就是禽兽,且无父无 君,何须詈骂?但这一“骂”却骂出了趣味,两个典故结合产生一种特殊表达效果,令 人捧腹。
四
用典是废名的追求,没有用典就没有废名的文章,就没有《莫须有先生传》,从某种 意义上说,《莫须有先生传》的妙处全在用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须有先生传 》招致批评也与用典相关,毁誉皆因用典,这大概也是《莫须有先生传》的一大特色。
废名用典有如下原因。
第一,有非用典不能达意者。例如:
(莫须有先生)别及别及,你们在旗之人真是穷而好礼,令我怪腻烦的,——那一位著 实可恶,至今我尚有余愤,幸而她此刻不在座,否则我一定要同她割席!(P116)
莫须有先生所要“割席”者,前面仗势欺人之妇女也,此妇因其丈夫在警察局,故常 欺负弱小,莫须有先生曾亲眼目睹之,为莫须有先生所痛恶。“割席”是汉末管宁的故 事,《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故“割席”的意思是绝交。莫须有 先生讨厌仗势欺人的妇女,意欲远离之,可莫须有先生毕竟是外来人,又是男子,如何 与这种女人计较?这种意思如何表达?厌弃?绝交?避而远之?皆传达不出莫须有先生此时 的心境,只有用“割席”这个典故方见贴切,有点玩笑的成分,又贴住了人物,别的方 法难以替代。
第二,文本戏仿,造成幽默效果。例如:
(莫须有先生)那么你就传出去,离莫须有先生家有五里,路边有五棵大树,于是树以 人传,人以树传,名不虚传。(P43)
这段话是对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和鲁迅《阿Q正传》的戏仿。《五柳先生传》中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莫须有先生以陶 渊明自居,也有五棵大树,可惜不在宅边,宅亦非莫须有先生所有,可见其尚不如“箪 瓢屡空”的陶渊明,殊可笑。《阿Q正传》有句曰:“……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 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废名仿照 “人以文传,文以人传”造句,带有游戏性质,熟悉典故出处的人一定会发出会心的微 笑。
第三,追求语言趣味。
废名写文章讲究语言趣味,奇僻生辣,不以明白晓畅为宗旨,偏偏喜欢晦涩,这也是 艺术陌生化原则在废名身上的体现。废名在《我怎样读<论语>》一文中举过一个例子, 抗战时期废名在黄梅乡下做小学教员,卞之琳从四川来信问候,废名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总不能以做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回答朋友问我的意思”,后来想起《论语·学而》一 章,“觉得有了,可以回答朋友了,于是我告诉他我在乡间生活可以‘学而’一章尽之 ,有时是‘不亦悦乎’,有时是‘不亦乐乎’,有时是‘不亦君子乎’。”[10]废名的 意思是自己既能“学而时习之”,又能想着远方的朋友,还能“人不知而不愠”。明白 的意思却以典故传达,目的就是要造成一种语言趣味,一种间离效果,这令废名快乐。 《莫须有先生传》大部分用典都有这么个目的在。例如:
于是无声无臭的约莫走了半里地,依然是百工居肆以成其市。(P39)
“百工居肆”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 道。’”废名改“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为“百工居肆以成其市”,“事”、“市”同音 ,意思却完全改变,原句是说各种工人居住于其制造场所完成他们的工作,后者是说各 种工人居住在制造场所以形成城市,莫须有先生一直行走了半天却还没有走出城市。这 样的意思直说就很平淡,一用典就有趣,因为读者可以在两个句子的比照中获得一种语 言享受,这也是汉语的魅力所在。
但《莫须有先生传》的用典也有明显缺陷,其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晦涩。
固然废名用典的目的是追求陌生化,追求晦涩,但过分晦涩却造成了不必要的阅读障 碍,使不少读者望而却步,这就未免“过犹不及”了。如:
乡邻有斗者,或乞醯焉。(P81)
“乞醯”是《论语》中的典故,见于《论语·公冶长》:“子曰:‘孰为微生高直?或 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乞醯即讨醋,废名喜欢这个典故,《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 后》曾经谈及,但一般读者就有点不明就里,恐怕连字都不认识,遑论理解?这种为了 个人爱好而“折磨”读者的做法未必可取。
第二,滥用。
《莫须有先生传》有些地方用典过多,过滥,简单是为用典而用典,造成作者所曾批 评的缺点:只有典故没有文章。如:
(莫须有先生)这人儿,那发儿,金黄之色,夕阳无限好,站在桃花源上看落英,真是 且向花间留晚照了,所以我叫她叫黄毛丫头她倒是很骄傲,不生气。(P75)
这段话中除“黄毛丫头”用出了神韵,其他就有掉书袋之嫌,我们除了说作者熟悉古 书中的句子之外,还能说什么?
第三,油滑。
沈从文曾经批评《莫须有先生传》油滑,《莫须有先生传》追求戏谑,但有时过了头 ,未免有点不严肃。例如:
(莫须有先生)哦,我知道,我知道,——你叫我的文章里不要有刘姥姥大观园小便这 一回是吗?(P51)
将房东太太杏林小便与刘姥姥大观园出恭相类比,好笑则好笑,却有失轻佻,这种恶 俗的作风不应该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