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杭州市临安区供电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300)
摘要:本次配电网评价体系以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明确配电网运行中重点关注的四方面问题,逐个方面对评价区域配电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即通过统计分析各方面不计分项指标情况,反映配电网整体水平;定量分析即通过计分项指标将配电网存在的问题量化,并适当的等比例放大,便于对比分析配电网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较为全面的分析评价区域配电网所处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能很好的根据配电网定量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安排实施配电网优化提升策略。
关键词:配电网;后评价体系;配网网架;用户管理
概述
配电网是电能传输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向区域中低压用户分配电力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负荷的快速发展,配电网的建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如何较客观地量化和评价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成为了电力管理部门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城市中压配电网具有结构复杂和设备量巨大的特点,导致其分析难度较大。传统的电网评价多是围绕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普遍存在评价内容单一、整体性差和综合分析水平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电网快速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单一从配电设备评价配网建设管理模式,按照国网两个坚强指导思想,从“源-网-荷-智”综合性能评价配网建设管理能力,为今后配网转型升级适应市场化电力体制改革打好基础。
本文以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确定从配网电源、配网网架、负荷(用户)管理、配网智能化四个方面评价配电网,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对配电网进行评价,以达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进行科学评价的目的。
1.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
1.1 总体评价体系
本次配电网评价打破传统单一从配电设备评价配网建设管理模式,按照国网两个坚强指导思想,从“源-网-荷-智”综合性能评价配网建设管理能力,为今后配网转型升级适应市场化电力体制改革打好基础。
配电网评价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配网电源评价、配网网架评价、负荷(用户)管理评价、配网智能化评价。每一部分均由两类指标构成:
■一类是不计分项指标,该类指标不纳入评分体系,仅作为定性评价参考;
■另一类是计分项指标,该类指标每一项对应两个指标,分别为问题占比指标和问题规模指标。计分项指标以配电网问题为出发点,从不同方面细化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量化,便于后续打分计算。
图1 配电网评价体系示意图
1.2 配电网电源评价
配电网电源评价从变电站布局、间隔利用率、转供能力和装备水平四个方面评价,其中:
1)变电站布局指标主要评价变电站布点的合理性,以及变电站布点密度与负荷密度的匹配性;
2)间隔利用指标主要评价变电站出线间隔利用效率,以及变电站出线的经济性;
3)转供能力指标主要评价变电站的转供能力;
4)装备水平指标主要评价主变投运年限。
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配电网电源评价指标汇总
1.3 配电网网架评价
配电网网架评价主要从装备水平、供电能力、网架结构、转供能力四个方面评价,其中,
1)装备水平主要评价中压线路、配变的设备型号、运行年限;
2)供电能力主要评价现有线路、配变是否满足供电需求,线路负荷分布是否均衡等;
3)网架结构主要从供电半径、主干线结构、分支线容量、分段容量情况,评价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合理性;
4)转供能力主要评价中压线路N-1情况。
体如下表所示。
表2 配电网网架评价指标汇总
1.4 负荷(用户)管理评价
负荷(用户)管理评价主要从精益管理、优质服务两个方面评价,其中:
1)精益管理主要评价中、低压配电网故障和运维管理情况;
2)优质服务主要评价台区电压质量、户均配变容量、110kV及以下线损率情况。
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3 负荷(用户)管理评价指标汇总
1.5 配电网智能化评价
配电网智能化评价主要评价配电自动化终端覆盖、配电自动化实现情况。
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4 配电网智能化评价指标汇总
2.配电网评价计算模型构建
2.1 评价模型方法
图2 配电网评价计算模型
本次配电网评价计算模型,重点对评价区域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打分计算,分数越高说明其问题越多,相应配电网就越薄弱,相反分数越低说明其问题相对较少,配电网就略完善。
具体计算原理为从多方面统计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设备规模,每项问题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相应基准分数,用问题设备规模与基准分数之积,将配电网存在的问题量化计算,并将问题等比例放大,便于对比分析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各方面量化后的问题分数求和即得到区域问题分数。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2.2 计算公式
设:
注:
公式1:计算单项问题得分公式;
公式2:计算评价区域问题总得分公式;
2.3 小结
本章在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构建配电网评价模型,并详细说明计算公式与补骤,便于后续实际应用。
3.配电网后评价评价实例
本次评价模型以2017年杭州市临安区锦南新城配电网后评价为实证,最终得出配电网年度建设后评价结果。
3.1 基本参数设定
3.2 具体评价结果
临安区锦南新城改造前总体得分为649分,改造后总体得分为353分,改造后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大幅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为配网网架和负荷(用户)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5 临安区锦南新城改造前后总体得分
4.结语
本次配电网评价体系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配网电源评价、配网网架评价、负荷(用户)管理评价、配网智能化评价。每一部分均由两类指标构成:一类是不计分项指标,该类指标不纳入评分体系,仅作为定性评价参考;另一类是计分项指标,该类指标每一项对应两个指标,分别为问题占比指标和问题规模指标。计分项指标以配电网问题为出发点,从不同方面细化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量化,便于后续打分计算。
本次配电网评价计算模型,重点对评价区域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打分计算,分数越高说明其问题越多,相应配电网就越薄弱,相反分数越低说明其问题相对较少,配电网就略完善。具体计算原理为从多方面统计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设备规模,每项问题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相应基准分数,用问题设备规模与基准分数之积,将配电网存在的问题量化计算,并将问题等比例放大,便于对比分析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各方面量化后的问题分数求和即得到区域问题分数。
参考文献:
[1]《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GB 50163-2010);
[2]《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Q/GDW 738-2012;
[3]《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10kV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技术规范》 Q/GW11 355-2013-10104;
[4] 陈志莉,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及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5;
[5] 姚刚,刘速飞,马劲东等.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估方法[J].华东电力,2009,37(8):2038-2040。
作者简介:
岳中义(1981.8-),研究方向:工程技经管理。
论文作者:岳中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评价论文; 配电网论文; 指标论文; 网架论文; 分数论文; 负荷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