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冠心病心绞痛冠脉介人治疗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曾向辉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对冠脉介入在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我院接收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参照组的方法,使用传统保守药物完成治疗,试验组则通过冠状介入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其心绞痛发作情况、患者1年内心脏死亡情况、血压、心率、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相比试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相比,两组具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再发心绞痛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造影剂肾病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方法在高龄冠心病方面的治疗效果极佳,在实际的应用中能有效的避免合并症问题的出现,使该类病人群的疼痛感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且此种方法较高效较安全。

【关键词】:冠脉介入法;高龄;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中,冠心病心绞痛是常见一种心血管疾病,其是因心肌出现急剧、短暂的缺血、缺氧而致使的临床综合征[1]。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假如患者的治疗不及时和(或)不有效时,其心绞痛就会反复发作,而有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出现,甚至猝死。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在治疗冠心病中较为常用,可通过心导管技术将闭塞、狭窄冠状动脉管腔予以有效疏通,使得心肌血流灌注得到显著改善[2]。因此本文就针对我院相关病人通过冠脉介入和传统方法在该病方面的治疗效果完成分析比较。回顾分析患者资料及效果,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我院接收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参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68--89岁,平均(75.6±2.4)岁,稳定型心绞痛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试验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69--90岁,平均(76.5±2.5)岁,稳定型心绞痛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的方法,使用传统保守药物完成治疗,口服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对抗血小板方面的治疗,并运用肝素辅助进行,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完成医治,在通过药物进行的过程中,对病人在饮食方面要格外的注意和要求,尽量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且营养充足的食物。而试验组则通过冠状介入方法:术前,运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控制病情,并于患者心绞痛发作3-7d进行冠脉介入手术,将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基本依据,确定缺血部位,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结合,对犯病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形成术,并置入支架。若是残余的狭窄部位在10%以内的话,并伴随前向血流为TIMI3级,则可认定手术成功[3]。

1.3观察指标

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其心绞痛发作情况、患者1年内心脏死亡情况、血压、心率、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80%以上,或者一样劳累强度下心绞痛症状未发生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在50%以上,80%以下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使用硝酸甘油的量达不到50%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相比试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并发症比较

主要心血管事件相比,两组具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再发心绞痛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造影剂肾病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供血不足主要由于患者既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血脂升高,沉积在冠状动脉形成斑块.进而阻塞冠状动脉的血运,最终导致心肌供血不足[4-6]。冠心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目前主要以内科、外科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内科药物治疗多给予硝酸甘油以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血供的作用[7];阿司匹林解热镇痛。抗血小板聚集。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8];他汀类降低血脂,干预血管内脂质斑块形成[9]。临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症状类型灵活配伍应用药物。但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缓解期冠心病心绞痛,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尚无法从根本上清除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因此外科治疗方法势在必行[10]。近些年来,介入治疗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发展进步,冠脉介入治疗对于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重要作用[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相比试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相比,两组具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再发心绞痛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造影剂肾病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冠脉介入方法在高龄冠心病方面的治疗效果极佳,在实际的应用中能有效的避免合并症问题的出现,使该类病人群的疼痛感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且此种方法较高效较安全。

【参考文献】

[1]陆志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7):3239-3240.

[2]刘永花,刘长芹.评价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4):14-15.

[3]齐锋,宋柏奇.化瘀通脉颗粒干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44-46.

[4]帕提曼·阿布都克里木,佳那提古丽·买买提依明.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介入方案治疗临床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3):72—73.

[5]徐庚,许邹红,黄江,等.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性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3):106—108.

[6]张云端,于兆海,邱中敏.参芪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9):97-100,103.

[7]王洪军.浅谈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介入方案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6):31.33.

[8]张鹏博,张金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CYP2C19基因中代谢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6):689—693.

[9]唐国栋,郑耐心,张慧平.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7,57(4):61—63.

[10]路标.冠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8):351.

[11]陆志锋.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7):3239-3240.

论文作者:曾向辉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  ;  ;  ;  ;  ;  ;  ;  

高龄冠心病心绞痛冠脉介人治疗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曾向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