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能够对桥梁工程中的施工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大量使用了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运用预应力技术过程中出现很多外界影响因素,严重影响了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为有效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对预应力技术进行不断完善。
关键词: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
1预应力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管道堵塞问题
在市政桥梁工程建设之中经常会出现管道堵塞的现象,其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波纹管堵塞,一般会出现混凝土浇筑工序完成后。这种现象将会导致在实际施工阶段,实际值与钢纹线的设计值会出现存在误差的现象。而且这种问题一旦出现,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从而出现市政桥梁施工工程的工期被延长的问题。二是孔道堵塞,从而无法使得预应力钢筋通过,严重影响到张力的效果以及施工的质量,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水泥没有凝固时就将内芯抽出。
1.2施工时出现预应力裂缝
一般情况下,在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市政桥梁工程建设前就会出现预应力裂缝,这是桥梁建设工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而且也存在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之中。由于气温温差较大,会对建筑物体产生影响。因此在对桥梁工程进行建设时,要控制好温度。预应力施工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桥梁工程建设之中,但是在实际施工阶段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提升预应力施工技术,需要及时总结出现的问题类型并加以深刻掌握,采用正确的解决措施来处理相关问题。
2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前期筹备
该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对市政桥梁的工程设计进行重点审核,保证图纸、工艺、方案等内容的可行性;根据桥梁预应力施工的要求进行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工作,并对材料质量、设备性能进行检查。另外,在材料检查过程中,需确保每项工程材料都能出具出厂报告、验收报告等检测内容,让材料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另外,在准备环节,还需开展技术交底工作,使工作人员明确了解设计的意图、要求和目标,全面掌握预应力施工的相应技术要点,以降低施工中技术风险的产生。
2.2锚具制作
在市政桥梁工程建设中,锚具是张拉预应力施工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首先,在桥梁施工中对预应力筋下料时,要对其长度予以严格的把控,确保其在市政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规定范围内,同时还应对钢绞线开展合理的设计工作,在下料结束后,需按照建设的要求对不同长度的钢绞线实行摆放和梳理,以免钢绞线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交叉、缠绕的情况,影响最终钢绞线的张拉效果。之后还要对钢绞线的长度、数量、规格以及相关参数进行检查和确定,以提高预应力施工中锚具的质量。
此外,在锚具制作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内容繁杂,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也较多,为了让锚具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来,需严格遵守制作的相关流程标准,以免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在制作完成后,采用统一的运输工具将其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将其有序的摆放到固定位置上,以避免材料腐蚀、弯曲等问题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3预应力筋的定位
在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中,先要进行预应力筋的定位作业,尤其是竖向预应力筋,要使用专门的固定支架来保证预应力筋的稳定性,减少预应力筋或者固定支架出现歪斜位移的现象。在预应力筋固定好之后,安装泌水管道。泌水管道安装使用的主要工具为波纹管,且在安装作业前需实施钻孔作业,孔径设置在2cm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在泌水管道的外侧要利用一些塑料板等材料将其包裹起来,之后利用螺丝进行固定,并避免接头缝隙的出现,以确保波纹管同结构的密实性。在后期灌浆过程中,为了避免接头处出现溢出问题,可以利用密封胶贴对接头位置进行密封处理。
用于包裹泌水管道外侧的塑料板上连接着圆管,需要将圆管的直径控制在25mm以下,长度控制在50cm左右,这样才可有效提升泌水管道的质量和性能。另外,在进行预应力筋定位时,应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安装锚垫板,将其与波纹管一段紧密连接在一起,之后在与柱筋进行固定,提升锚具和构件之间的连接性。为了提高预应力筋张拉的有效性,要将预应力筋张拉一侧与锚垫板进行连接固定,再设置相应的张拉垫板,利用泡沫填充缝隙,增强预应力筋的位置的稳固性,以确保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的标准性、有效性。
2.4混凝土浇筑
在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环节前,需先对预应力筋的安装位置、型号、规格以及数量等内容展开严格的审核工作,且对波纹管予以重点、重复的检查,使其表面不会出现裂缝或者破损等情况,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另外,在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环节,还应与振捣工艺进行有效的配合,对振捣时间以及振捣间距实行合理的管控,以免在施工中对波纹管造成一定的损坏。通常情况下,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时采用小型振捣棒,以此来规避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风险。下面我们就以实际的施工案例,对市政桥梁预应力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桥梁工程位于开发区内,总建设长度约为400m,包括了主桥和引桥两个部分,其中主桥分为三跨,长度分别在20m,35m左右,引桥是一跨,长度约为20m。由于该桥的跨度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该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在C45,桥梁强度设计的标准为:fpu=1860N/mm2,As=140mm2,d=15.24mm,其所使用的混凝土浇筑工艺主要有:首先,利用粒径在3cm左右的砂子材料作为大梁主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材料,并在水泥拌合过程中添加膨松剂和泵送剂,提升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其次,由于混凝土下料质量会直接影响浇筑振捣效果,因此在下料振捣中,要对其密实性进行严格控制,避免结构中空鼓问题的产生。最后,该工程在混凝土浇灌的技术环节中,通过专项值班的安排,对钢绞线实施抽动完工,确保大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形态。
2.5预应力张拉及灌浆
在市政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张拉施工一定要在清洁完现场后进行,为了保证预应力张拉的稳定性,还可以安装一些锚板等工具,并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控制,在确保其符合标准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操作,应严格按照预应力筋张拉的标准要求,保证最终的张拉效果。
在预应力筋张拉作业结束后,进行预应力孔的灌浆作业。不过在灌浆作业前,工作人员需要对压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试,确保机器正常运转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进而起到加固预应力筋的作用;待灌浆作业完工后,为了保证锚固的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养护作业,同时在养护过程中,还要做好钢筋防腐处理,减少腐蚀等问题的出现,进而提升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效果。
结论
市政桥梁工程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连接部分,在工程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桥梁质量和安全系数。为此,我们应加强对预应力技术的重视程度,并按照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范标准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有效的完善市政桥梁的整体施工水平,让我国的桥梁建设步入行业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彭涛.市政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71.
[2]汪美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49-51.
论文作者:李耀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市政论文; 作业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