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泠骏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泠骏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13

摘要:目前,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建材的运用非常关键,并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要对其基础进行严格把关。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问题,主要是出现混凝土裂缝,而且在一些高的建筑或者在大型基础设施中时常会出现,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能够符合要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导言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带动土木工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同时,人们对于土木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多以混凝土材料为主,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则多用减水剂与矿物掺合料为施工主材料,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

2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特性

2.1应用优势

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通常是指将一定比例的沙石与水进行配比,利用凝胶材料将二者融合后搅拌均匀,从而得到的水泥制混合物。可以说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至今存在的最佳原材料,其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耐久性最强,其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混凝土原材料十分易得、制作工艺简单方便、运输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抗击打能力与抗腐蚀性能,简单的人为破坏几乎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没有成型之前,混凝土属于一种胶装的凝结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可广泛的应用到多种建筑工程当中;当其成型以后,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将混凝土浇筑在钢筋中,能够使钢筋的强度、支撑力得到显著增强,形成较强的保护力,此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也不容小觑。

2.2应用劣势

2.2.1强度有待提升

混凝土强度与原材料比例与浇筑养护具有较大联系,对于不同的土木工程来说,对混凝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砂石与水的配比上也有所区别。如若在混凝土施工中,砂石与水的比例不标准,或者配置的方式与技术不够科学,都将使浇筑而成的混凝土质量不符合标准,从而导致土木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充分振捣,当其凝固后还需浇水养护,如若某个细节没有处理好,则不但会前功尽弃,还会使整个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2.2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问题也是其应用的一大劣势,主要受水泥化热、混凝土自缩、外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水泥化热是指在混凝土搅拌水化时,水泥会散发出一定的热量,由于浇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散热上很容易受到上层混凝土的影响,导致热量无法充分散发汇集内部,产生内外温差而出现裂缝;在混凝土自缩方面,主要受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影响。当混凝土自身水分蒸发程度大于自缩值时,便会因收缩而产生裂缝;另外,外界温度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当外界温度突降时,混凝土外部温度也将随之降低,当混凝土的内外部出现明显温度差时,便会使混凝土由于温差而产生裂缝。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存在的问题

3.1温度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均是在室外进行露天施工,由于混凝土自身结构与质量受温度影响较大,工作人员未能充分意识到温度对质量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表面与内部出现温差较大的情况,直接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3.2混凝自身的配比影响混凝土抗裂能力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例如,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如果原材料的配比出现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混凝土自身结构与质量,如,配比时如果添加剂的含量掌控不佳,则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自缩值、硬度等性能达不到标准,影响混凝土的综合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混凝土浇筑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浇筑是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浇筑工序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合理的器械装备进行有效的辅助,如,振捣设备,以此来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但现阶段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部分企业为提升施工进度,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未能严格控制混凝土数量,直接影响振捣的匝实性与紧密性,破坏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影响质量,进而间接影响土木工程的质量。

3.4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

受土木工程自身的性质影响,混凝土经常受到土木工程地基的影响,并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两种约束力,一种是内约束力,另一种是外约束力,内约束力中,主要是混凝土自身的内部约束力增大,超过标准规定,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外约束力主要是基地的约束力,混凝土受其影响,产生约束。

4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4.1建筑工程混凝土构造设计相关参数

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胶凝材料胶结混合而成的建材,在实际作业时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所以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既要结合施工项目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又要考虑到混凝土施工所应该满足的温度应力与自缩性,以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并且防止产生结构裂缝。在施工设计期间混凝土建材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质量规定,为了提升施工质量,还应该适当添加Y膨胀剂,充分混合均匀之后,能够使其物理性能进一步完善。此外,混凝土超长浇筑结构之间的连贯性也非常重要,应该运用科学的方式提升其连续性与完整性。

4.2建筑工程混凝土构造在作业时对温度应力的控制

温度的改变会对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一旦较大的温度变化使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应力较大就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水泥在水化阶段中会散发热量,因为混凝土表层的物理特点,水泥中热量不能得到有效释放与处理,这就会使温度应力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技术人员应该考虑添加高效减水剂,或是降低水泥的配合比,进而降低温度应力。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低热水泥,即粉煤灰硅酸盐和大坝水泥等,能够有效控制温度应力的产生。混凝土里面的温度是产生应力的重要原因,为了防止出现此现象,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在夏天或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大量浇筑混凝土。除此还可以采取冷却的方式降低温度,从而有效避免裂缝的出现。这是在一些特殊建筑工程中为了改善建筑品质所使用的方法。

4.3建筑工程混凝土构造施工的地基约束力控制

地基对大规模的混凝土结构会形成一定制约,混凝土浇筑结构的质量越大,则地基针对混凝土所形成的制约就越严重,混凝土裂缝开裂情况就越严重。只有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的制约程度,才能弱化混凝土内部所形成的制约。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之后,地基会对混凝土结构形成一定的约束力,这时采取滑动层的方式可以使混凝土厚度变小,间接弱化外部约束力。

4.4建筑工程混凝土构造作业中的抗裂性控制

建筑工程的根本目的是保质保量,混凝土构造要有更强的抗裂能力。通过在混凝土加入制剂的方式,可以加强混凝土的自缩性,但必须要根据相关的技术准则来进行。除此之外,还可以适当加入纤维,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拌制混凝土过程中存在许多控制点,特别是应该严格把控混凝土的物理特点与比例配置方面。因此,有关技术人员要利用专业的混凝土材料配置技术试验进行验证,确保结构应有的强度。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施工技术上涉及到拌制、浇筑、养护等多个方面。但是,混凝土在施工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强度不足、裂缝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使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得到显著加强,充分保障土木工程的安全性,促进工程建筑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悦.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8):00071.

[2]段富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科技,2015(11):59~60.

[3]陈永超.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00099.

论文作者:周泠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泠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