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中心小学 266613
摘 要:新课改的脚步风雨兼程,语文课上繁琐的分析讲解、花样百出的语基练习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阅读,是用歌唱的语调进行的诵读,是学生与作者思想火花的一次次碰撞。这,其实只是一种理想中的语文教学,要真正将其变成语文教学的常态,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新路子、开启新征程,任重且道远。
关键词:贴近生活 全面发展 关爱呵护
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想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自己融注了诸多心血的教改经验,我习惯称之为“心”办法。
一、把握语文教学的“心”原则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教师要教好语文,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把握以下“心”原则:
1.“真心”贴近生活。我们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这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语文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处语文学习的大环境中,从生理需要到精神需求都离不开表达,包括吃饭、走路都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都要建立“生活语文”的大语文观,要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模式,课堂上学“知”,课堂后用“知”,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2.“关心”全面发展。传统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可考察能力的提高,如写的能力就被无限放大,于是语文课上不闻读书声,只闻写字声。细看学生一遍遍写的是语基练习题,甚至有不负责任的教师让学生上百遍地写生字,只是为了默写正确不丢分,而另外三项听、说、读则被扔到一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改,教师放眼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和他人表达的真实意思;只有学会朗读,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并培养自己的感悟能力;只有学会说话,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和观点。有了这三者做基础,才能水到渠成地通过“写”,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
3.“用心”关注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独霸课堂”的年代已成为永远的过去,在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改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坚不可摧。对教师而言,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讨论、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情境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自我的机会;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培养思辨能力;通过作业巩固,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情况,并据此进行学困生帮扶,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二、实践语文教学的“心”方法
1.引导学生“用心”感悟。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最犯怵的是阅读理解。即便是老师教给了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但是理解是一个人内化的思维过程,别人无法代替,更没有可视性,别人无法进入其中进行有效纠正。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立足学生学情,进行有效指导,引导学生“用心”感悟:通过初读,把握文章内容,概括人物形象;通过细读,品味语言,理解主旨;通过品读,学会赏析,领会作者情感。最后,再走一遍“心”,将自己置于文章情景中,通过角色扮演,真正理解文章。在此基础上,再将各题逐一攻破。我常跟学生讲:如果你是主人公,会怎样想、怎样做?准确表达出来,就是你做阅读题的答案了。
2.教育学生“真心”合作。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它突出的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中,对于每一篇课文,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甚至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没有看到的事物的不同方面,看到别人与自己理解的不同之处,然后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从而对事物形成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合作学习的愉悦,又要有思维碰撞的激情,还要培养起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
3.引领学生“初心”不改。现在的学生怕苦怕难,一遇到学习困难就退缩,背不上诗歌,跟书发脾气;写不出作文,跟妈妈发脾气;甚至完不成作业,跟自己发脾气。这是个什么情况?归根究底是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失去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原来那个对故事的结局充满期待、对文字的演变充满好奇、对诗词的境界充满憧憬的小学生不见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善于观察,一是在班级面上进行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二是发现问题学生要及时帮扶,使学生不改语文学习的“初心”,始终用充满童真童趣的眼神去看待生活、看待学习,始终保持学好语文的满满的自信心。
总之,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上还存在一些缺陷。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就要善于走近孩子们,用“童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真心”唤起他们求知探究的欲望,用“爱心”帮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执着前行。我的“心”教育,引导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收获颇丰。以此为基点,我将在教改之路上继续边探索边收获!
论文作者:谢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的是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