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

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

任小龙[1]2001年在《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运用系统工程和运筹学中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从两级供应链、企业内部供应链和多级供应链分别进行了研究。在两级供应链中,对提前期大于零、等于零时的成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成本分担方法在协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在对企业内部供应链协作的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团队模式的特点、算法以及例外情况,并建立了不存在信息拖后情况下的团队模式算法。在总结分析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核心企业为主形成子供应链、两个子供应链构成整体供应链的多级供应链中的协作模式,建立了以系统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协作方法、子供应链中的利益再分配机制。本文还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支撑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对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做了初步分析。

谌贻庆, 吴春尚[2]2006年在《供应链成员企业协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供应链的兴起,供应链企业间的协作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供应链各企业协作后的总收益要比不协作时企业独立运作时的总收益要大得多,这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是否供应链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应该进行协作,是否所有的协作都是稳定的和有效率的呢?本文将利用博弈论中的委托人-代理人模型,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协作进行研究,并得出供应链成员企业进行协作的条件和有效且稳定协作的条件。

马强明[3]2012年在《基于多Agent的协作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使得商务协作更加频繁,企业伙伴之间的有效协作是成功的商业管理的关键点。建立有效的组织和供应链网络的协作机制,以降低贸易成本,支持企业决策优化,已经成为企业的的重要竞争因素。信息技术蕴含有力的建模方法来支持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复杂问题,由于供应链是由为了实现它们自身需求而达成一致的结点构成,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协助电子供应链网络管理系统平台,是一个在协作的情境中,充分有力的体系模型。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多Agent的面向知识供应链协作管理体系,它支持企业和供应链的商务和系统层的协作机制和整合,在这个体系中,电子供应链管理系统作为一个由面向服务的软件代理驱动的协作的分布式系统集合,支持市场参与者之间共同的整合和经济服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一个面向知识的协作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协作获得也蕴含着一个涉及几个供应链结点的分布式的决策过程,因为在供应链协作中蕴含着结点间的信息交换,提出的面向知识的体系是通过考虑知识信息共享过程作为一个主要方面来支持供应链的协作和管理。提出一个基于Agent的商务为中心的面向知识体系BCKOA,是独立于任何具体技术的便于协作的分布式面向服务系统体系,在语义上丰富的描述软件元素、商务服务之间的组织和互联。(2)基于多Agent技术的供应链网络协作。供应链网络协作是在分布式和动态环境中解决多方决策的重要问题,这种分布式和动态性主要表现在多个不同成员间信息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作为协作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一个基于多Agent技术的动态贸易机制,讨论基于多问题协商的市场机制的协作方法。在多Agent的框架下,将Agent看做一个高层的概念化工具,构成面向服务的协作分布式智能Agent的集合,通过智能的自治协商Agent来共同工作完成任务的一组分布式的任务解决活动,在基于BCKOA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体系中,确立了几类Agent的角色,在开放的环境中捕获、支持、实现在分布式计算中有用的特征,完成全局的供应链网络协作。

张少峰[4]2006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平台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新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需求多样化,企业认识到供应链管理要实现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目标,关键是供应链的协同,只有各方协同运作才能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在对电子商务本质的理解以及在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商务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明确了供应链协同的含义、范围。通过分析影响供应链协同的促成因素和阻碍因素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的策略。同时本文分析了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共享的关系,指出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协同的关键。通过分析供应链协同中信息共享和信息集成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供应链协同平台进行数据整合的思路。最后本文通过运用Web Service、XML、多代理、工作流技术等提出了基于web、Agent与工作流技术集成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框架。重点从信息协同的角度探讨了基于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协同机制以及供应链协同运行过程的信息流模型和协同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本文希望能够为企业今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协同供应链提供借鉴。

刘聪[5]2012年在《面向承运人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协作管理》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航运业中的集装箱运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预计到2015年全球贸易的70%由集装箱运输服务来完成。集装箱运输服务链包含多个主体,如:货主、货代、承运人、租箱公司,还包括直销市场、港口、陆地车场、政府等参与者。首先,基于各个主体的独立性和利己性,他们各自为政,制定以自身利益最优为目标的集装箱运输服务决策。而此类分散式服务链所固有的双重边际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导致了服务链整体绩效的低下。其次,集装箱资源作为集装箱运输服务链中各主体运作协调的重要传递资源,在分散模式下也无法从服务链整体出发进行有效规划,最终造成集装箱资源和信息都无法共享,由此形成空箱率居高不下、运力资源浪费严重、利润率始终保持低位的严重后果。针对集装箱运输服务链所面临的困扰,本研究试图通过集装箱运输服务链上各个主体之间的有效协作,来保持服务链整体最优的空集装箱量,并实现集装箱运输服务链各个主体的最优协作绩效。本研究不仅通过博弈论、运筹学等方法进行数学建模,而且涉及到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承运人与上游租箱公司之间的纵向协作问题研究。本文引入了金融期权的相关理论,进行承运人与上游租箱公司的集装箱租赁期权契约设计。具体的决策过程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承运人根据预测信息,签订租箱契约并采购一定数量的看涨/看跌期权;第二阶段,基于集装箱需求信息的不断更新,承运人在其采购的期权范围内,执行期权。并扩展应用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方法推导分析了有上限或者下限约束的承运人最优租箱策略。(2)承运人与下游货代之间的纵向协作问题研究。异质合作能够实现承运人与货代之间的合理分工,因此研究了基于异质合作的集装箱能力动态协调问题;并通过加深条件,面向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叁个参与者:承运人、货代、直销市场进行问题扩展研究。在引入下游直销市场以后,构建了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网络模型,并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来分析。同时采用信息甄别原理设计了在直销市场参与下的承运人与货代之间的集装箱能力协调机制。(3)多承运人之间的横向协作问题研究。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多个集装箱承运人之间的横向协作问题,建立主体之间基于集装箱资源共享的横向联盟进化模型。研究中引进了进化博弈的渐变思路,对联盟之间的协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控,从而保证空集装箱资源的共享机制长期稳定有效。本研究将集装箱承运人的利润最大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集装箱数量为基本决策变量,对集装箱运输服务链中主体间的协作进行数学建模和优化求解,实现了集装箱运输服务链上各个主体之间的有效协作,并使用数值分析的方式证明了各种协调方式的高效性。

冯光兰[6]2002年在《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作者就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核心能力、合作伙伴选择、采购和库存以及供需合作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供应链组织结构图和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模型;补充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一个一般的电子商务系统概念模型并简单分析其与基于SCM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区别;补充了综合订货流程图、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协调管理机制概念图:增加了JIT采购计划模型的应用条件并简化其证明部分;简单证明了信息数据量的多少以及提前期的长短对需求波动的影响程度;补充说明了紧密协作模式中需方各部分收益的来源;指出了供应商追求成本最小化的批量决策模型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的、更为详尽的描述和仿真流程图;根据供应链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给出了一个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案例。

任小龙, 徐国华[7]2002年在《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应链协作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供应链协作问题研究的现状 ,重点从博弈论的观点讨论了供应链成员间的协作 ,并从协作策略、协作的技术方法等方面总结归纳并探讨了研究的方法和模型。

徐强[8]2006年在《基于多Agent的敏捷供应链的框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敏捷供应链带来的竞争优势越来越被企业认同。为了构建供应链信息系统,就必须解决分布性问题,异构性的问题、遗产系统的问题、供应链中的各功能模块的协作问题。 敏捷供应链框架系统是基于CORBA技术,由于CORBA技术提供了优秀的跨平台性,跨语言性和位置透明性等特性。首先对Legacy系统进行面向对象建模,在对象模型的基础上遵循CORBA规范对Legacy系统进行封装而形成适配器。 由于Agent的代理性、智能性、自治性、交互性、反应能力、自发行为、开放性,决定了基于Agent的敏捷供应链是基于知识层次的集合。弥补了基于CORBA的敏捷供应链不足。我们采用基于CORBA的代理,有关CORBA的大量优势就自然用到代理中去,代理之间可以直接通过ORB进行通信。 在上述基础上,对供应链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研究,把整个系统分为叁层:协调决策中心层、业务功能层、企业层。而且整个系统基于两种协议中的任一种动态地组建起来,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一种基于合同网的协议,其原理是基于投标方法,即招标、投标、发标过程。一种基于协作规划协议,其原理是基于因需设岗,竞争上岗的方法。同时,对框架系统业务流程进行阐明。

毛溢辉[9]2008年在《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供应链日益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竞争模式的主流。然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供应链合作的随意性及供应链解体现象广泛存在,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绩效、乃至供应链战略成败。因此,对供应链合作稳定这一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进行系统地探讨。在总结讨论前人对供应链合作稳定性的研究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把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划分为整体协作水平、实力对等度、利益分配机制、外部环境因素四个维度,依据国内外学者专家对供应链管理研究成果并结合企业访谈,进一步将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的四个维度进行细化,建立了稳定性因素的量表。本文将供应链绩效分为财务绩效、运作绩效、合作绩效叁个维度,构建一个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SPSS对202份有效问卷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中整体协作水平因素、实力对等度因素、利益分配因素与供应链财务绩效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中整体协作水平因素、实力对等度因素、利益分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对供应链运作绩效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中整体协作水平、利益分配机制、外部环境因素对供应链合作绩效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通过以模型中的控制变量“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为分类依据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状态好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在稳定性因素的实力对等度维度同其它类型企业差异显着;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供应链绩效优于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中小规模企业对于供应链管理理念及水平还较为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所处供应链合作稳定性较差,供应链绩效水平也相对较低。依据研究的结果,企业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发现企业在供应链合作中不利于稳定合作的因素,改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供应链合作绩效,增强供应链竞争力。

李晨[10]2010年在《带有协作机制的车辆路径问题的分支定价算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增长,运输环节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分销货物所需的运输费用在整个运作成本中占有相对高的比例。如何有效地减少运输费用成为了工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中,我们把协作机制引入到车辆路径问题中,提出了带有协作机制的车辆路径问题。通过协作,各个公司之间可以共享车辆容量,消除重复、对流路径,从而达到减少运输费用,提高整体运作效率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传统的车辆路径问题(VRP)和面向收益的车辆路径问题(MVRPP),并在第一章里对其基本概念、主要分类和研究现状作出了详细介绍。本文介绍了VRP的精确算法,给出了一个以行驶距离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Danzig-wolfe分解,把该模型转化成了集合划分(SP)模型和子问题模型。该子问题模型是一类带有资源约束的最短路径问题(RCESPP),可以通过双向动态规划算法来求解。实验表明,在较大规模算例中,该算法能够在可接受的时间内求得最优解。针对带有协作机制的VRP,本文提出了其分支定价算法。根据该问题的特点,建立了SP模型和子问题模型。为了减少计算时间,我们对原有的动态规划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次扩展+多次拼接”的思想。通过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加入“协作联盟”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个体和联盟整体的运输费用,对加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很大帮助;还提出了协作关系稳定性的概念,并对协作关系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第五章对MVRPP和带有协作机制的MVRPP进行了研究。在MVRPP中,包括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收益最大和行驶距离最短。通过把行驶距离作为约束来考虑,该问题被转化为一个单目标规划问题。针对MVRPP,本文提出了以收益最大为目标的SP模型,并给出了求解RCESPP的双向动态规划算法。同时,本文还对带有协作机制的MVRPP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根据带有协作机制的MVRPP问题的特点,设计了双向动态规划算法。数值实验表明,加入“协作联盟”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的服务收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D]. 任小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1

[2]. 供应链成员企业协作问题研究[J]. 谌贻庆, 吴春尚. 商场现代化. 2006

[3]. 基于多Agent的协作供应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马强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2

[4].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平台体系研究[D]. 张少峰. 江苏大学. 2006

[5]. 面向承运人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协作管理[D]. 刘聪.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6]. 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 冯光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2

[7]. 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J]. 任小龙, 徐国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8]. 基于多Agent的敏捷供应链的框架系统研究[D]. 徐强. 合肥工业大学. 2006

[9]. 供应链合作稳定性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D]. 毛溢辉. 浙江大学. 2008

[10]. 带有协作机制的车辆路径问题的分支定价算法[D]. 李晨. 南开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供应链中的协作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