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影响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论文_周松松

(云南恒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由于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施工水平、管理机制、外界环境、人员素质以及材料采购等方面的内容较为复杂,有时会出现管理质量方面的问题,对工程整体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承建单位结合实际工程概况对不同环节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关键词:材料选择;综合素质;环境因素

输变电项目的质量问题不仅会降低建设的安全防护水平,甚至可能会由于安全隐患导致严重的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的威胁。在此基础之上,建设单位应针对影响项目质量的要素,合理运用管理质量评估机制以及风险管控制度,规范建设内容,保证项目的安全性。

一、输变电工程质量事故

输变电工程质量事故严重影响质量安全及生命财产安全,以2005年4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的胶济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列车脱线,发生列车冲出轨道的现象,并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列车发生碰撞,最后判定为人为责任的列车事故,造成72人死亡。再如1999年8月19日,阜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发生轴系断裂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搞到1246万元。由此可见输变电工程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需要提升对安全管理的认识。

二、建设输变电项目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影响建设水平的质量因素

1、输变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常见的项目质量问题包括:第一,在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输变电施工的设计方案与实际的施工情况存在差异,需要进行重建,造成建设成本的增加;第二,建设使用材料质量达不到施工标准,造成混凝土强度不高,增加倒塌、损毁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威胁到了输变电项目的使用安全;第三,施工技术达不到标准,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工程下沉、倾斜问题,需要进行地基重建返工,降低了施工建设的进程。南方电网公司针对输变电工程针对各专业出具了质量通病及控制办法,是很好的质量控制文件,在施工现场易学习、易掌握、易操作。在工序开始前对施工班组进行质量控制方面专项交底,避免质量通病出现。

2、影响变电站建设水平的质量因素

(1)材料的选择

施工建设材料选择是影响输变电项目质量的根本因素,一旦选购的材料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降低输变电项目的整体建设安全,还会严重拖慢项目进程,出现返工、补建等情况,增加项目实际的建设成本。部分建设单位为了缩减成本,谋取私利,有时会采购质量较差但成本低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无法满足输变电的使用要求,使得项目建设、使用过程中遗留诸多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地材选择,对甲供材料严格验收,做好开箱验收报监理及物资部门审批工作,达不到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的,与物资部门联系处置办法,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在现场使用。

(2)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设人员属于输变电工程的直接参与方,因此,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施工人员的专业建设能力。通常情况下,输变电项目的建设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满足施工建设要求,才能保证施工工艺符合建设标准;其次,建设人员应该具备安全意识,按照施工标准开展建设项目,降低人为失误的可能性。特别控制好特殊工种的使用,测量、焊接等重要工种持证上岗,经验丰富,能胜任工作要求。

(3)工器具的正确使用

根据施工工序的需要选择正确的工器具,工器具严格执行难忘“八步骤”要求,合格后在现场使用,工器具参数满足工序要求。

(4)工程的外部环境因素

输变电项目的实际建设环境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常见的施工环境要素不仅包括水文环境、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等外部技术环境,还包括质量评价系统、管理责任规范、质量风险控制系统等管理环境,以及建设环境卫生情况、施工建设组织以及工程设备器械等劳动环境。由于施工环境受不同因素影响较为多变,如温度、降雨、设备故障、评价标准等问题,都会对质量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

(5)质量控制制度的影响

在输变电项目的不同建设环节需要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建设工作的规范性,为安全建设提供制度支持。质量控制机制不仅包括对施工建设的管理,还涉及建设方案的审核、施工流程的制定、建设人员的调度等方面的内容,其管理水平与输变电项目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做好施工过程的方案编制、审查、批准流程,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实际、,可操作性强,方案批准后现场严格执行。

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输变电工程中的运用

下图1为PDCA循环管理模式图。

图1 PDCA“戴明环”

1、计划阶段(Plan)

(1)分析变电站现状,找出问题

具体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操作没有按照规则制度执行;对工作的检查及考核制度执行不到位;岗位培训计划存在漏洞;检修及巡检工作标准不健全。

(2)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计划

深入探究变电站的现状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努力提升变电站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检查到位,为此制订了变电站工作计划。

2、执行阶段(Do)

执行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相关计划及工作任务进行落实,并最终实现简化、量化、流程化,从而使得执行者清楚自己所需完成的任务。

3、检查评估(Check)

(1)工作评估

需要结合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实际工作的审查。

(2)员工评估

需要结合相关部门的制度对员工进行量化考核,从而对业绩及纪律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4、调整阶段(Adjust)

(1)总结经验、纠正不足

该阶段需要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并把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制定成标准方便下一次循环中使用,实现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

(2)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

所有问题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的问题自动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并作为下一个循环的目标和启动器。

四、提升输变电项目质量控制水平的有效途径

1、加强建设人员培训的针对性

建设项目的人员培训不仅包括施工人员,还应对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建设团队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讲,应针对不同的建设团队,开展多样性的培训工作,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建设整体技术应用。对于管理人员,应定时开展工作研讨会,针对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解决管理难题。与此同时,还应开展安全意识宣传工作,提升建设人员的危险控制意识,保证项目的安全建设。

2、构建完善的输变电项目管理机制

完善输变电质量管理机制的实际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1)明确划分质量控制责任

承建单位的质量控制应该结合不同的建设环节内容,完善整体控制机制,明确不同管理责任的范围。通过建立个人责任制,将管理责任进行详细划分,使每项建设环节都能找到相应的负责人,保证质量控制机制的全面性与完整性。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依照责任划分范围可以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维护处理与追责。

(2)管理评价机制的合理建设

当前阶段,输变电项目的质量管理已经确立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即ISO9000:2000管理机制。该种管理体系对不同国家的工程建设标准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输变电管理领域提供了合理的制度参考。与此同时,通过5-S法的实行,对施工环境的调查与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规范。这种工程质量评估指标与环境管理规范的实行,能够为输变电项目的综合评价管理提供基础,及时发现项目风险,并进行补救,降低了无效成本的投入。

3、保证施工设计的技术水平

输变电项目的质量管理应该从工程项目的准备环节出发,控制整个施工流程的管理内容。设计方案作为指导输变电项目的重要标准,其技术水平与工程实际建设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承建单位应聘请专门的设计单位、设计师,到现场进行实际勘察,结合工程建设人员、设备、工期、工艺要求等进行方案的制定,保证建设方案的实践性与专业性。与此同时,由于施工环境条件较为多变,有时会发生突发情况,这时,应及时进行设计变更,保证后续工程不被影响。

结语:针对输变电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承建单位应该通过加强材料采购环节的管理与审核、提高专业培训项目的针对性、构建合理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风险评估机制的应用等方式,对不同建设环节的项目进行风险管控,提升整体建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郑海林.导地线施工技术在输变电线路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智能城市,2018(4);

[2]曾宪鹏.试析如何做好输变电工程施工、避免质量事故发生[J].中国科技投资,2016(23);

[3]乔常贵.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管理建议[J].科技展望,2016,26(6).

论文作者:周松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刍议影响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论文_周松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