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对策
1 引言
随着当前阶段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盛,城市化迅速推进,建筑工程领域在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准得到了显著提升。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的数量以及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之上要想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技术管理的角度上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进而有效提升自身在建筑行业当中的市场竞争力等。
2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的作用及意义
2.1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优化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在技术管理层面显著改善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得到了发展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技术管理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技术管理占据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核心的时代,要想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工作。
在实际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从技术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都有所涉及,但是技术因素是能够有效进行调整以及优化的,是建筑企业自身高素质管理水平的体现。通过技术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对建筑项目的各方面施工局限性以及相关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测以及防范,为建筑施工单位节省大量的成本以及时间,实现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能够有效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是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必然保障。
2.2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意义对于建筑单位来说不言而喻。首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项目的技术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只有重视对每一个流程的控制以及管理,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效果,提升建筑施工的有效性,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控制要点分析
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点主要分为建筑施工强度的有效控制以及建筑技术管理。
3.1 建筑施工强度的有效控制
建筑施工强度的控制主要针对混凝土工程而言。在进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首先应由相关专业人员按照相关的图纸设计要求来确定具体的施工配合比,先进行实验的检验工作,保证检验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同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当按照合格的配合比來进行配置,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一定的要求[1]。
其次在进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养护过程中,应当重视规范化的养护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般混凝土工程都会采用泵送混凝土方式进行施工,虽然这样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混凝土养护工作,构建一套专门化的养护方案,对于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来说,安排专业人员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管理,同时及时监督管理现场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3.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控制
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科学组织化的管理模式,一套科学的管理方式往往对于建筑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互相团结,同时具备一定的凝聚力,团队的高层领导能够制定符合一定建筑质量的决策和计划。而且对于整个建筑企业来说,内部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以及相关的精神对于整个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领导作用,培养员工工作积极性,并提升员工的工作素养,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具备一定的集体合作精神,保证施工程序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
第二,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安全管理都是技术管理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安全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保证。在进行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能一味追求项目的施工进度,应当在保证项目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的基础之上,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患措施,遵守相关的安全管理准则,将现场施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安全隐患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够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应当控制材料管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以及相关结构的构配件都应当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采购和把关,在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运输环节以及储存和投入使用环节都应当制定规范化的制度以及程序。对于施工单位来说,第一步应当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在采购的过程中一方面抵御诱惑,另一方面还能够在采购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确定相关材料的质量。其次在进行采购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当重视相关信息制度的构建,保证信息的传播效率,了解市场相关建筑材料的采购价格以及采购成本等。第三,应当对现场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实验检验,通过抽样选取的方式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实验检验完成之后出具相应的试验合格报告,确定有关材料的质量符合一定的要求。
4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
4.1 重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管理措施的优化工作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完善有关建筑工程的各方面技术指标以及规范,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机构以及责任机制。通过责任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杜绝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在现场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保证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持证上岗,落实好有关技术交底工作,对技术交底工作进行一定的分级管理,通过分级管理保证重点工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效率[2]。在實际施工之前,应当对图纸进行一定的存档,对技术手段以及技术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按照相关的要求以及准则进行整理和归档等。
4.2 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优化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实际的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工艺能够按照图纸当中的有关要求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连续性、均衡性的原则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交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参加编写的人员应当明确有关的分工,在预算、概算的制定过程中应当由专业的监理工程师监督进行,实现成本、质量、进度的有机统一与协调。
4.3 技术文件管理措施
在进行工程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变更文件管理往往是重要的环节以及流程,变更文件管理的缺少往往会造成项目的烂尾。因此在进行工程变更文件的管理过程中应当综合考核相关工程的变更对于前期项目的建设施工是否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整个项目工程进展来说是否有利,并且在进行变更文件的处理过程中应当妥善的存档并进行保管。
总之,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文件控制对于整个项目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综合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局限性以及相关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需要相关单位具备一定的科学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要做好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就需要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准备阶段、中期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的竣工验收阶段同时进行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96-197.
[2]李华.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控制要点与优化措施[J].城市建筑,2013(04):139.
论文作者:陈鹏1,李金垒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