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忧患与乐观_孟子论文

论孟子的忧患与乐观_孟子论文

论孟子的忧乐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孟子论文,乐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忧乐观不外乎两种形态:即个人主义的忧乐观和群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忧乐观,是人生理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也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孟子忧乐观的特点是:“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与民同乐”。所以,孟子的忧乐观是群体主义忧乐观,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

孟子见梁惠王时,大胆批评梁惠王的“独乐”而不能“与民同乐”,并说古之“圣王”无不“与民偕乐”,所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他以文王建灵台灵沼为例,说明只有“与民偕乐”,才能“乐其乐”。而梁惠王不管人民死活,追求醉生梦死的腐朽靡烂生活,只能求得感性情欲的满足,而不能得到更为高尚的精神快乐。孟子在会见齐宣王时,还论述了“独乐”与“众乐”、“孰乐”的问题。同时,孟子勇敢地揭露齐宣王不关心民生疾苦,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百姓痛苦之上的自私行为,他反对以人之所苦来换取己之所乐。孟子在《梁惠王下》中讲述了“文王之囿方七十里”,百姓认为太小,而齐宣王之囿方四十里,但“民以为大”的原因。文王之囿“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之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而宣王之囿,则不许民往之,成为“国之大禁”,故“民以为丈”,只有快乐与民同享,国王才能“乐其乐”。这里说明了孟子如下观点:

第一,“乐”有两种。一是以感性情欲的满足为“乐”,因而人生以追求感性情欲的满足为目的。为达此目的,有人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管他人的“忧”“乐”,甚至不惜以众人的痛苦乃至生命换取个人情欲的满足,获得感性之“乐”。桀纣、幽厉便是这样的人,其结果是天下怨恨,道路以目,最终弄得“天下叛之”,人民蜂起反抗,不仅亡了国,破了家,而且成为历史罪人而遗臭万年。另一种“乐”是既重情欲之满足,更重精神之乐的追求,使感性之乐与理性之乐相统一。古圣贤无不如此。他们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以民之忧乐为己之忧乐,因而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和支持。这才是人生最高最大的“乐”。作为统治者的君子,“为民父母”,应“视民如子”、“视民如伤”,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天下百姓兴利除害,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根据人民的实际物质和精神需要,制定实施“使民乐,解民忧”的“爱民”、“重民”、“利民”的方针,实行德治、仁政,“顺民之欲”,“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第二,任何忧乐都离不开实际的物质利益。利益是忧乐的基础。人们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否则生存就成为问题,更谈不上发展。此外,生老病死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这又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发展息息相关。在物质生活资料基本满足的条件下,人们又有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这些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或基本实现,它们就构成了人们忧乐的内容,形成了社会的利害问题。生产力的发展总是落后于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需要就是利益,在社会不能满足每个成员需要的情况下,利益需要道德的制约,以调节人们之间的利害关系,以解决人们在忧乐方面的矛盾。因此忧乐观不能不涉及到义利观。孟子认为要正确对待己之忧乐与人之忧乐的关系,须遵循“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不少学者认为儒家重义,反对牟取财利,因为孔子“罕言利”,孟子曰“何必曰利”。其实孟子重义但并不排斥人们必需的利益要求,只是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孟子重义而轻利,坚持“以义制利”,即主张在牟取物质利益时应受道德的制约。孟子反对的只是个人对私利的无限追逐。如果每个社会成员只追求个人的利欲满足,你争我夺,社会秩序必混乱不堪。孟子更反对统治者的唯利是图,贪得无厌。如果统治者任其私欲扩张,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而肆意搜刮民财,役使人民,必然民不堪命,国将不国。孟子非常痛恨给人民带来苦难的统治者,指出:“庖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因此孟子主张统治者“以义制私”,以百姓之忧乐为己之忧乐;并要求社会成员应遵循“仁爱”原则,彼此尊重他人利益。

第三,孟子的忧乐意识建立在民本主义和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充分认识到民为国本,继承并发展了春秋以来的“重民”、“爱民”、“养民”、“恤民”的思想,特别是孔子以仁为纲的民本主义思想,并把它推向顶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口号的提出,充分表明了孟子认识到民乃国之本,君是民之主,主应顺乎本的思想。孟子相信作为统治者的君主,能以人之忧乐为己之忧乐,真正“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因为古代的“圣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已作出了榜样;其次,孟子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仁义礼智这些美好的道德是天赋与人的,每个人都有“四端”,因此,统治者应将“仁民爱物”之心推及天下。

孟子总结上自“三代”、下至春秋战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发现禹汤文武之所以得天下,无不以天下万民之忧乐为己之忧乐。大禹为根治洪水,为民解忧,“三过其门而不入”;为救民于水火,商汤起而驱除夏桀;太王为免除邠地百姓遭受战争之苦,甘愿放弃世袭祖业。“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的文王,“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的武王,更是与天下之民同忧乐。古代这些圣明君主皆以天下为己任,“顺民之欲”,为民排忧难,因而他们得到万民拥护,事业成功,求得了最大的“乐”。而夏桀商纣,沉于酒色,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将己之所乐建立于万民之忧怨的基础上,最后落得流于“南巢”、焚于鹿台的可耻下场。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无不残暴奢侈,而奴隶们则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国人”的状况也不比奴隶好多少,因此“国人”和奴隶起而暴动,“流王于彘。”孟子清醒地认识到统治者只有推行王道,“施仁政于民”,方可巩固统治。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还深刻地认识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统治者只有获得“民心”,方能“得民”。他说:“得乎立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丧置。牺牲既成,梁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从立民、天子、诸侯、大夫四者关系上看,民显然更根本;拿诸侯、社稷、民三者来比,君和社稷均可变置,唯有民不可变置,这也说明了民是国家的根基。身为最高统治者的国君,应顺乎百姓意愿,适当满足百姓的欲求,安其居而乐其业。国君应“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

第一,“制民之产”,满足小农的土地要求。孟子把小农的小私有财产叫做“恒产”。他认为有“恒产”者才有“恒心”。那么,置多少恒产呢?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不仅如此,还要对农民进行教化,“谨庠序之道,申之孝悌之义”,这是孟子为民排忧解难的主要手段。虽然它具有空幻性,难以实现,但表露了孟子民本主义思想的要求。

第二,在政治上,孟子要求“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孟子认为减轻剥削和压迫,发展农业生产,是争取民心的重要措施。他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施仁政,实行宽大政策,发展生产,并对民施以教化,就可以争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这里出发,孟子还揭示了一个真理,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⑨]。孟子认为“人和”者得天下,要得“人和”就要施惠于民,为民排忧,使之安乐,反对横征暴敛。这无疑也是很杰出的进步思想。

第三,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疾苦,“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孟子赞美文王与民同乐,批评梁惠王的“独乐”;后来他又反对齐宣王暴虐,并得出“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为替民去忧解难,使民安居乐业,孟子反对破坏生产,要求统治者保证农业时间,主张“不违农时”。

无疑,孟子的忧乐观,既是对古代圣贤忧乐观的继承,也是战国中期新兴地主阶级新思想的结晶。战国时期正是我国新的封建制度确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对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充满信心。在政治上,他们以“全民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关心天下大事。为了彻底击败奴隶主旧贵族,夺取政治革命的胜利,他们必须争取民心,取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因而,反映他们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忧乐观,具有较为强烈的人民性和时代进步性。作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的孟子,其忧乐观集中反映了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它一经社会承认,必将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是后代某些贤君推行“让步政策”的理论基础。康太宗李世民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从孟子的忧乐观中受到启发,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发展生产,因而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其次,它是后世士大夫知识分子反对暴君暴政的有力思想武器。再次孟子的忧乐观哺育了一批仁人志士,培养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和大济苍生的宏愿。他们无不以国家民族的忧乐为己之乐。北宋中期的范仲淹,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中国历史上不少的忠臣义士,他们也受到孟子忧乐观的影响。

标签:;  ;  ;  ;  

论孟子的忧患与乐观_孟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