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快乐式教学;听障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聋校语文
因为听障学生学习能力低于普通学生,即使到了入学年龄,在发展方面仍然要滞后与普通学生,这也是听障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严重自卑的原因。而身为聋校教师,应该在落实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帮助听障学生重新燃起学习的欲望,提高听障学生自信心,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只有对语文产生了好奇心,才能够出现参与意识,将学习当做快乐的活动而非任务。反之,如果听障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那么他的学习效果也不会达到理想标准。所以,转变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1.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方式单一
凌思艳在情境教学激活听障学生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1]的报告中提出:聋校语文的教学应该重视动手操作、自主观察、亲身体会的过程,帮助听障学生通过活泼形象的语文活动来总结语言运用、学习方法的一般规律。可是,实际教学情况显示,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严重缺乏沟通和互动,教学形式相对单调和守旧,比如:小学低年段会反复重复字词学习,没有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高年段则采取灌输训练,听障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被压抑、被管理,被动的学习知识、机械训练、死记硬背。
1.2忽略学生个体
聋校语文教学过于重视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没有分析听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忽视听障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这样枯燥的课堂氛围让听障学生难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渐丧失学习主动性。而听障学生在智力、个性、残疾程度有着明显差别,统一化的教学内容导致听障学生没有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严重制约了听障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语文教学存在着抄袭普通学校语文教材、模式的问题,片面强调知识点和语法,背离了听障学生语文学习的初衷。
1.3课堂效率较低
目前,教改进程的加快,使得特殊教育类院校的办学情况获得大幅度提高。可是,聋校教师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等方面的认识并不全面,多数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上相对滞后,没有深刻认识现代化教学技术对听障学生的重要价值。 再加上听障学生自身缺陷的影响,无法多样化的感受和体会语文知识,在语言表达、文字理解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想要有效改善这种问题,必须在语文课堂中多多采用PPT、图片等教学资源,教师结合文章内容设计教学PPT,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再次搭配动作教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快乐式”教学对听障学生语文教学的途径
2.1创设情境,分享快乐
认真分析听障学生的兴趣点,借此激发其问题意识与探索意识,确保整个教学活动都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以及处理问题。针对问题解决的环节,教师应该做到耐心和亲切,积极采取角色对话、多媒体呈现、动作模仿等手段,简化难度,使得听障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由于听障学生在词性的理解和分辨等方面学习难度过大,经常会忽略语句的动词。所以,教师必须采取真实模拟动作这一方法,帮助学生去感受动作的步骤和意义,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动词,这同刘怡对于交际教学法:增强听障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有效路径[2]的观点相一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聋校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的写人写事,人物语言描写成为听障学生语文学习的极大难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听障学生自主标记文章中关于语言的描写,鼓励学生进行文章角色的对话表演,调动听障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对于文章的印象。角色表演时,要求听障学生尝试带入个人情感,把握语气轻重缓急,切身体会阅读的乐趣。比如:《小木偶的故事》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指导听障学生找到文章的人物(老木匠、小巫女、老婆婆、小兔子等),讲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走向后要求听障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紧抓人物的个人情绪(老木匠的知足、熊警察的暴躁、小红狐的狡猾、小兔子的冷嘲热讽、小女巫的乐于助人以及老婆婆的抱怨责备等),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人物的内心情绪变化,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活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把难以用动作表演出来的字词篇章,通过多媒体呈现,帮助听障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2尊重个体,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因材施教可以使得更多的听障学生提高自信,在有限的课堂练习中完成知识消化。全面分析教材内容,参照听障学生差异化学习情况,制定出范围、数量、等级各不相同的训练题,结合课堂教学的多种方式,由浅入深的进行练习。比如:《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课堂训练可以设计为二个层次,对于语文基础相对较弱的听障学生,要求其认真阅读诗歌,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画上标记,遇到感受较深的语句抄写下来。思考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诗中四次提到的“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对于语文基础相对较好的听障学生,则在认识生词、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练笔“在鲜花中读书的我们,享受着春天的我们,此时一定也会有很多话想要对你同学/家人/老师说的,那么请你用50字的小作文写出来吧。”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维护课堂的纪律,不可以让听障学生养成上课时随意走动、没有规则意识的习惯。把握好教学节奏,不要在课堂训练模块耗费大量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善于为听障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获得自信的机会,寻找每个听障学生的闪光点与进步,热情的给予表扬与肯定,爱护的眼神、赞赏的微笑都将给听障学生极大的鼓励,使得听障学生可以尽情的享受成功、提高学习积极性。
2.3拓展延伸,享受快乐
聋校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提出: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实现课堂内外的沟通,通过开拓听障学生学习以及实践的空间,逐渐的提升听障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运用、积累以及感受等能力,帮助听障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概括来讲,拓展延伸就是将课文里的重点语段同课文相关的课外融合、延伸阅读,促使听障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宋洁, 杜丙安等关于浅析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的文章中指明,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需要紧抓文本内容,合理突破单一知识点的限制,从而进行文本知识的科学超越和拓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聋校语文教学工作必须做到有意有趣,语文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精神、理念。针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科学创设教学情景、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活跃教学氛围,从而激发、感染更多听障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并且保持更长久的积极性,真正意义上喜欢语文的学习,为听障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凌思艳. 情境教学激活听障学生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J]. 成才之路, 2018, 584(28):59-60.
[2]刘怡. 交际教学法:增强听障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有效路径[J]. 现代特殊教育, 2018, 348(21):38-40.
[3]宋洁, 杜丙安. 浅析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汉字文化, 2018, No.207(13):74-74.
论文作者:胡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