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由于土木工程的不断壮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素也增多,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所以要克服不良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国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上有所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安全,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因为现代建筑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材料在其中占很大的比重,要想在工程中很好地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就必须从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制定详细的施工措施,使其施工工艺更加成熟,从而得到更好的应用。
一、原材料的控制技术
原材料是商品的组成部分,所以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原材料要严格的进行检测,此外要对原材料进行现场抽样检查,在使用之前还要进行相应的复查,以保证其质量达到相关要求的标准。原材料的保障商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基础组成,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将直接的关系到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石子是混凝土所需要的原材料之一,其颗粒的形状、大小、质量等对混凝土在易性上有着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在石子的选择上要要个的按照要求。在首次使用石子的时候,要对其压碎值进行相应的测定,避免使用针片状比较对并且空隙也比较大的石子,此种石子会造成混凝土的可泵性变差,需要使用很多的砂和水泥来进行填充。在砂的使用上避免使用含泥量较大并且有较多泥块的砂,此种砂会使配合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在生产混凝土时所使用的水要保障其不含有超标的有害离子,要使用比较纯净的地下水或者是自来水。
水泥是混凝土当中主要的胶凝材料,水泥强度的高低将直接的影响到混凝土强度的高低,所以在进行水泥的选择上要严格对其进行控制,可以选择旋窑水泥,这种水泥的生产规模是比较大的,相应的水泥的质量也比较强,质量比较稳定,每批水泥之间矿物的组成和强度的波动是比较小的,方便控制,使用此种水泥可以提高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在水泥的选择上要综合的进行评价,以选择优质的水泥进行混凝土的凝聚。此外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外加剂也是重要的做成部分,如果选用了不恰当的外加剂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经济损失,所以在选择混凝土的外加剂时要严格的按照减水率、保水率以及保塑性的指标进行真确的选择,在对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时,要对外加剂的一般指标进行相应的检测,以保障其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二、搅拌用水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要求规定,所使用的搅拌用水必须是纯净的淡水。首先,经过污染,含有大量杂质的水,例如含有油脂、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等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都不允许用以混凝土搅拌,因为其中的杂质,尤其是腐蚀性物质,会使得水泥的粘合力大大下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其次,盐度较高的水,通常情况下,PH值达到4以上的即可视为高盐度水,例如海水等同样不能用于混凝土搅拌,盐分子具有较强的侵蚀性,在混凝土施工成型之后,会慢慢腐蚀其外形,造成重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三、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为避免运输中出现分离、流动性减少、砂浆流失、过多温度的回升、坍落度损失和泌水的现象,要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混凝土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的运输到浇筑的地点,保证其浇筑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运输的基本要求。在运输过程中,要使混凝土保持均质,不要让水、砂浆产生流失与流动性减小的现象;用最短的时间和尽量少的转运次数把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确保初凝之前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对于应用了滑升模板进行施工的工程以及大体积无施工缝的浇筑,运输速度一定要跟得上浇筑速度,中间不得发生中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运输的方法要求。混凝土的运输种类分为平面运输、楼平面运输以及垂直运输。平面运输一般应用砼运输车以及自卸汽车。楼面运输多以双轮手推车为主要运输方式。垂直运输的方法可以有井架运输、快速提升架运输、混凝土泵运输、塔式起重机运输等等。
四、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工作,例如,对模板的位置、大小以及强度等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能够满足建筑的要求;或者是对建筑钢筋的预埋件的位置、数量以及保护膜的厚度等进行检查记录,以便于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补救;另外,需要将模板浸湿,将里面残留的物质和油污处理干净;最后还要对模板上的缝隙进行填补堵塞,避免在浇筑时出现渗漏的状况。
在进行浇筑时,也要注意按照规章制度与流程进行施工,不能过于急躁,同时,每一层进行浇筑时的高度到要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进行考量,选择适当的高度进行浇筑,才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最重要的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最大程度的保证这一施工的连续性。如果由于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没办法一直进行浇筑,那么也要将间隔的时间缩到最短,避免出现第二层浇筑时第一层混凝土已经凝固了,那么就会导致建筑出现不稳定性。当然在浇筑完成之后,一定要记得检查钢筋是否被混凝土污染了,及时进行相关的处理,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
五、拆模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模板拆除的时候,通常都有一定的顺序,后支先拆、先支后拆是模板拆除的固有顺序。不承重的部分可先拆除,承重的部分之后拆除。由此可见,拆模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施工者通常可以根据气温、强度等级等因素对拆除时间进行设计。对于那些不承重的部分,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后就可进行拆除,这时将其拆除就不会破坏混凝土的表面和棱角。而对于那些承重的部分,施工者就需要对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当其强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后即可拆除。这些模板的拆除不可对楼层造成任何的冲击负荷,并且拆除下来的支架和模板需要及时运走,以免在施工现场阻碍工程的继续施工。
六、混凝土养护
(1)浇水养护:采用浇水养护不得小于14昼夜,刚浇筑的混凝土,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的速度较快,浇水使其保持在适宜的潮湿状态,可有利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同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2)混凝土表面保温养护:采用两层(30mm)草袋覆盖结合100mm蓄水,主要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体承受外约束力时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对其施工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不断加强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从而在土木工程施工应用中更好地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全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7):30-30;
[2]何燕.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J].居业,2017(6):131-132;
[3]徐剑荣.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0):50-51。
论文作者:田海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水泥论文; 强度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原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