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领地,受到整体教育改革的启示。互动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 方式之一,但有时教师只注重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导致合作学习缺乏时效性。目前国内大致把合作学习分成四类:师生互动、师师 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互动教学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人 际交往促使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而在职中语文课堂上运用探究性方式,强调师生互动,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调动 学生的情感积累,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互动教学倡导多向交往,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有强有 弱,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激励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和进行创造性活动。
【关键词】职中语文互动教学课堂文化
1 语文课堂互动的原则 1.1 民主平等原则。平等、民主,是互动教学的思想基础。教 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人施教,让学生 能够最好地展示其个性特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
1.2 交流沟通原则。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是互动教学顺利进 行的重要保证,而且沟通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作为主体参 与教学的效果。教学中的沟通是通过教学交往与教学活动实 现的,它既指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思考,阅读的思考,解决问题 的思考,也指师生交往,学生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1.3 理解与合作原则。教师要善于理解学生,善于换位思 考。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 理解他们,包括他们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 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同他们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老师是在同他们一道学习,共同进步。
1.4 自主探究原则。自主探究原则要求互动教学以培养学 生敏锐的发现意识、务实的探究态度、大胆的批判精神为目 的。自主探究学习能使学生既掌握有关的学习内容,又能使 思维能力和研究态度有所发展,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机 会。
2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构建课堂文化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在其中。语文课堂 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因为只有 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 平台。教师在课堂中能体现人性关怀,那么,学生自然能轻松 愉快、活泼热情,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回到语文学习中 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 识,而且还要有随机应变的口才。首先应优化教学组织环节, 讲好开头和结尾几分钟,用提问式开头,小结式结尾。在讲授 环节中教师应抓住教材的重点问题,精确地讲解,巧妙地传 授,创造性地展示知识美,要对教学内容做好教法加工,努力 提示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学到的是活的理论、活的方 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 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同时,注意反馈环节,及时查缺补 漏,调整教学法对策与进程,使教学富于探索性、激励性和创 造性。教育的目标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有品德和能力的培 养。不能把课堂看成一个普通的场所,对学生应十分尊重。将 学生视为有感情、有尊严、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非单纯接 受知识的机器;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中,不给学生的观点贴上 “对”或“错”、“好”或“差”的标签,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 解其观点,从而营造一种畅所欲言,求同存异的课堂氛围。
3 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3.1 要重视以单元为单位编排的语文知识,即要重视以字、 词、句、语法、修辞、逻辑、写作规则、语言运用规律与技巧为 内容的陈述性知识。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学生所学的知 识是基础性的,所以,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予以重视是我们 的份内之事,而且还要把分散在每一课的知识点放在单元知 识的背景中来突显,这样建构的知识就具有系统性和逻辑 性。我们反对那种架空陈述性知识的所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做法,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过程中实现的,学生不具备系统的陈述性知识,就无从向程 序性知识转化,没有这个转化过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 只能是纸上谈兵。
3.2 要恰当地体现出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写作 意图、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意境等。一篇文章所包容的信息是 繁多的,在教学中,我们要传递多少信息?要传递什么样的信 息?要以什么样的信息传递为主?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 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了然于心。
3.3 要尽可能地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在基础 教育阶段,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是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 前提。基础教育的性质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 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又以创新思维为标志,创新思维的两 大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所以教师要鼓励学 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为他们灵感的闪动创设机会。
3.4 要基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实然状态。教师只有了 解学生对某篇文章、某个知识点理解的实然状态,才能有针 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才能找准下一步行动的依据。现代教 学理论越来越重视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只有建立在学生起 点能力之上的双边交流活动才是有效的。
论文作者:乔丽花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互动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性知识论文; 知识论文; 原则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