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乡村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略,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我国旅游行业应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以旅促农”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明确旅游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把发展旅游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积极探索和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深刻认识“以旅促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的重要意义,把发展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目标要求相结合,通过积极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一)“以旅促农”是提升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客观要求
乡村旅游,是一种集农业、农村旅游和农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体验型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具有乡土气息浓郁、投资较少、带动面大、旅游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及经营方式有较大灵活性等特点,既符合现代旅游者追求“回归自然”和个性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又有利于刺激内需,合理引导消费,满足城市居民双休日、“黄金周”休闲度假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农家乐、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度假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也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为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促进旅游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仍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开发层次粗放、接待档次不高、服务水平和收费价格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乡村旅游的提升和发展。一方面,要通过“以旅促农”,引导农民家庭旅馆、餐馆、娱乐、购物设施的建设,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较好地缓解旅游“热点”地区假日游客爆满、食宿困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拓宽旅游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以旅促农”,不断提高农家乐、农业观光、农村休闲度假的接待服务水平,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满足城市居民和已脱贫致富农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同时,顺应现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以旅促农”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区是贫困落后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通过“以旅促农”,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在交通条件较好、游客较多的旅游线路或旅游景区周边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引导和吸引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既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为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新途径;又能够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根据对云南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表明,“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如昆明市西山区团结彝族白族乡,过去是一个典型的“生产靠救济、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补助”的贫困山区乡,通过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吸引了许多农户和农民参加旅游接待服务,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2005年,该乡从事旅游接待的农户占该乡总农产数的18%,从事旅游服务的人数占全乡劳动力的26%;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乡村集体旅游总收入1700多万元;其中从事旅游接待的农户户均旅游收入3万元左右,最高的超过10万元,最低的也有 1万多元,人均旅游收入达到6010元。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梅里雪山脚的明永村,原来是一个非常贫困的边远山区乡村,户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梅里雪山景区开发以后,吸引村民参与景区旅游接待服务,仅通过驮马运送游客,每户年均收入就达1.5万元,最高的超过4万多元,不仅带动了全村农民收入增加,摆脱了贫困的状况,而且初步走上致富发展的道路。
(三)“以旅促农”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旅游业既是一个依托性强的经济产业,又是一个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通过“以旅促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业和乡土风情的比较优势,同时还能够有效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开发,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云南省的罗平县,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民族文化优势,通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三黄(菜油、生姜、蜂蜜)三白(白薯、百合、白萝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广大游客喜爱和购买的旅游商品,既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利用距昆明市城区较近、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围绕“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制定和实施了“万亩果园、万亩蔬菜、万只土鸡和万只土猪放养”的规划方案,推动了全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近几年“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全乡粮食、禽蛋、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且培育了一批“绿色养殖业”专业户,加大了油葵、玉米、水果、蔬菜等新品种和种植现代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促进了袋装野菜系列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加工,发展了多家酱菜、果品、肉食腌腊加工厂,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深度开发和加工的方向调整和发展。
(四)“以旅促农”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旅促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必须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尤其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又有特色旅游资源优势的乡村,通过旅游开发能够迅速成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热点”;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又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带动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培育健康文明的新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乡,紧密围绕“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自筹资金3700多万元投入交通道路的建设,修建了通往昆明城区的四条沥青路共52公里;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先后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景区景点8个,其中“欢喜滑草场”被评为“全国20大健身著名景点”。到目前,全乡83个自然村有55个已开通电话,安装程控电话2500多部,公共磁卡电话 12台,移动电话接收站4个,移动电话3000多部,电视卫星接收站139座;建设了农业技术学校,改造了龙潭中学和一批小学,不仅为发展乡村旅游输送了大量人才,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全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探索“以旅促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式
在充分认识“以旅促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合理引导旅游消费,推动“假日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必须看到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开发资金短缺、旅游人才稀少的客观实际。在“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实践,采取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发展对策和措施,努力克服和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才能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根据对云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调查,其在探索和实践“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典型模式。
(一)景区带动型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是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如昆明市石林县的五棵树村、丽江市宁蒗县泸沽湖的落水村、迪庆州梅里雪山下的明永村、曲靖市罗平县多依河景区的周边乡村均属这种模式。
景区带动型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通过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减少了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并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三是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二)乡村组织型模式
乡村组织型模式,是以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交通通达条件较好,又有一定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为依托,通过乡政府、办事处、村公所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如昆明市团结乡、丽江市黄山乡的“农家乐旅游”,瑞丽市大等喊村的“傣乡风情游”,香格里拉县下格村的“藏民家访”,昆明市福保文化村、玉溪市大营街的“休闲度假游”等。
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一是拥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又毗邻旅游市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二是乡政府、办事处、村公所统一规划、筹措资金,开发和建设主要旅游吸引物和公共基础设施,同时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户建设接待设施,开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接待服务;三是推动了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乡村环境的改善,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等。
(三)公司+农户型模式
公司+农户型模式,是对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或公司,进行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景点建设和环境改善,指导村镇居民开发住宿、餐饮、购物接待设施,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强的村镇旅游产品,吸引和招徕了大量国内外旅游者。如丽江市引进昆明鼎业集团对束河古镇进行保护、开发和经营,腾冲县引进柏联集团对和顺镇进行整体保护、改造和经营,西双版纳州橄榄坝农场投资对五个傣族村寨进行整体开发、包装和经营等,均属于这类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一是通过以公司为主导进行整体开发和经营,既有效解决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短缺问题,又发挥公司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强化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核心旅游资源,配套服务接待设施,加强对外宣传促销,促进乡村旅游迅速健康发展;二是通过引导和帮助村民改善环境条件,开展旅游配套接待服务活动,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村镇农民收入的迅速增加;三是提高了村镇农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和素质,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增强了旅游村镇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四)产业依托型模式
产业依托型模式,是以有较好经济基础的乡村为依托,立足当地规模化的农业产业优势,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村民参与,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曲靖市罗平县依托几十万亩油菜生产,大力发展以油菜花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旅游,短短几年中发展成接待游客上百万的旅游接待大县;红河州蒙自县依托十几万亩石榴、桃李等果园,积极开发和发展果园旅游,不仅促进了水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而且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产业依托型模式的特点:一是依托和发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突出特点;二是既满足了旅游者观光、休闲和乡村体验的多样化旅游需求,又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就地销售,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引导农民开展旅游接待服务,既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四是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的改善,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综合开发型模式
综合开发型模式,是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县 (市),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建设和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引导乡村居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如红河州元阳县通过政府引导和推动,企业和农民主动积极参与,以壮观的梯田风光特色为内容,融合当地乡村民族风情,成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区;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县以宁静的森林、洁净的湖泊、辽阔的牧场、独特的藏族风情为特色,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和接待服务,形成了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香格里拉”乡村生态旅游胜地。
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政府引导性投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和村民参与开发,加快了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步伐;二是区分公共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公共性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和村民参与经营项目,能迅速形成有规模的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三是引导和指导农民,积极参与和开展相应的旅游接待服务,带动了地方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促进了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四是依托绚丽的民族文化,组织惠及广大乡村居民的旅游节庆活动,在吸引和招徕大量游客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三、科学实施“以旅促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实践与发展看,科学实施“以旅促农”,必须以领略乡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进行田园休闲旅游作为永恒的发展主题;必须依托乡村主要旅游景区和自然文化特色,把积极吸引城乡居民和旅游者,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条件;把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整洁的村容村貌,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和吸引农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和接待服务,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正确处理和合理分配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则是“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目的。因此,科学实施“以旅促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必须紧密围绕上述要求,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利用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精心规划,狠抓落实,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制定规划是“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规划的好坏不仅决定了近期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未来和长远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对发展乡村旅游进行精心规划,并认真抓好规划的实施和落实。
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一是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因地制宜,总体规划,突出优势,抓住重点,分步实施,避免一哄而上,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二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乡村旅游的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逐步完善。三是要狠抓规划的落实,需要政府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要努力争取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可以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设的经营项目,要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招商引资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多方筹集投入资金,推动开发和建设。
(二)突出特色,发挥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从我国的情况看,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而且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因此,在“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二是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等,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农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要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规划设计等方面,要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三)规范服务,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科学实施“以旅促农”,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不断提升旅游“软件”服务的质量。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二要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对已经从事经营接待的家庭要依据服务质量标准进行评审,进一步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刚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和家庭,要有序地引导和指导,使农户家庭接待的服务标准达到和保持应有的水平。三是要切实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文明环境和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四)培育人才,抓好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
人才培养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以旅促农”、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强和有关专业院校、培训中心的联系,分期分批地组织培训和学习,积极培养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服务人员。同时要十分重视对广大村民的文化教育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开放意识,培养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营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切实抓好宣传促销工作,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由于大多数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不高,宣传促销也多为自发和分散的行为,因此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指导和帮助抓好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要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批准目标市场,重点进行宣传促销;要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促销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要发挥“口碑效应”,利用当地城乡居民对乡村旅游点的认同,自觉地进行“口碑”宣传,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加强管理,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重要原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实现“以旅促农”,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一要加强管理,明确乡村旅游的管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管理公司或管委会,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制定旅游设施、服务质量标准,规范收费价格,加强日常的指导和管理,避免出现无序发展和管理混乱的情况。二要把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统一,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强化对自然生态环境、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做到保护和开发并重,实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三要加强自然村、农居、房前屋后的绿化和美化工作,加强卫生和保洁工作,加大对已经遭到损坏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的治理、恢复和发掘力度,努力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保持乡村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四要积极借鉴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尽快培育一批不同资源特色、不同类型、广受游客欢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探索适应各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农村论文; 旅游开发论文; 三农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