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问题论文_王中华,龙焱

室内空气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问题论文_王中华,龙焱

贵州恒安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该重视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开展,做到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无误,以减少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的起居环境。本文介绍了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必要性,分析了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室内空气;监测技术;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对保护环境和自身健康的意识逐渐加强,迫使人们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因为目前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室内活动,所以室内空气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室内环境污染作为当今的重要课题之一,已经超越了“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一、室内环境空气监测的必要性

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一生中大约有3/4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生产的时间都是在室内进行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 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的增强, 人们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舒适程度也越来越精益求精。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也正渐渐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产业中一项朝阳产业。这项事业的发展对解决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问题, 能更有效的带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蓬勃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存在更为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现状, 确保人们生活在舒适清洁的室内环境, 推动我国发展室内环境空气保护事业势在必行。

二、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危害

经过调查研究分析, 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检测到的室内空去污染物质有数百种,调查还发现,人体疾病发生率约有50%与室内环境空气污染有关,以甲醛、苯系物、氡、氨及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等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为显著。

1、甲醛。甲醛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室内甲醛来源于以脲醛树脂为黏合剂的各种板材. 甲醛浓度大于0.08m3的可引起头痛、恶心、胸闷、眼痛、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以及神经性紊乱等; 孕妇吸入导致胎儿畸形, 甚至死亡,男子吸入导致男子精子存活率低、死亡等。甲醛释放周期长, 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

2、苯系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 为无色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强烈芳香的气味,易挥发为蒸气, 易燃有毒。建筑装饰材料中的油漆、各种胶粘剂、防水材料,一些低档和假冒的涂料是主要来源。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二甲苯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严重者可致昏迷以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如果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甲苯、二甲苯,会引起慢性中毒,可出现头痛、失眠、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样症候群。苯系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3、氡。氡气是镭衰变产生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无色无味易被吸附。天然氡气散发出自泥土、岩石或用花岗岩制造的混凝土等建筑材料。通风不足的建筑物,氡气会滞留及积聚。人体吸入氡后,衰变产生的氡子体呈微粒状,会吸入呼吸系统堆积在肺部,沉淀到一定程度后,这些微粒会损坏肺泡,进而导致肺癌。氡气的危害足让人畏惧。除了吸烟之外, 氡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

4、氨气。氨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ml/m3。室内主要来源于北方冬季施工中加入的含尿素的防冻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氨的碱性使与其接触的皮肤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吸收皮肤中的水分,使皮肤的组织蛋白变性、脂肪皂化,破坏皮肤的细胞结构。氨溶解度极高,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的氨, 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 余下被吸收至血液, 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或呼吸排出体外。

三、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明确。目前没有明确规定由哪个机构对室内环境空气监测进行责任管理和责任监督,只表明“具备监测资质”的机构可以进行室内环境空气检测。由于没有明确规定资质的条件和内容,缺少监督、检查机制,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随意扩大经营范围,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仅仅是为后期的治理而服务并且为其自圆其说。

2、监测项目选择缺失。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指标,在实际监测过程中我们往往不能将这些指标一一进行监测,最终的合格结果判断有失偏颇。在化工合成日新月异的今天,即使项目都监测合格,也不一定能客观地表明室内环境空气一定满足居住生活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屋内有明显气味而监测结果都不超标。

3、监测要求有待完善。室内环境空气监测要求关闭门窗12h 以上,如果室内装有集中空调,应在空调正常运转下进行,仅此而已。其实有害物质逸散到空气中的浓度与室内温度湿度有着很大的关联,在实际监测时可以发现:冬季的超标率远远小于夏季的超标率;屋内含湿量很高时测量结果会出现明显的偏差。

4、监测数据失真。管理的混乱导致第三方检测机构监测结果准确性失真。一方面,由于行业竞争,导致有些检测公司出现一些欺诈手段,检测有时成为了利益链条的媒介;另一方面,检测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够,工作能力不足,监测过程容易出现一些错误,比如,小时均值至少应连续或者间隔采样45min,往往这个采样时间无法保证。

5、监测方法不唯一。标准规范中一个监测项目往往会推荐不止一种监测方法,不同的监测方法所得出的监测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在实际工作中,仪器法和分光光度法出具的监测结果往往会不同。

四、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环保执法队伍,加强对相关企业室内检测的管理。随着室内装修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关环境检测企业应运而生,在装修工程验收、室内空气环境治理、室内空气环境污染检测等领域开展盈利性活动,由于室内空气环境检测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所有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结果需要环保部门开展日常的监管。所以,建立环保部门执法队伍,可以及时发现不法企业违法行为,促进室内空气环境检测行业良性发展。

2、扩大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宣传,加强人们提高。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认识要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人们应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问题重视起来。首先应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利用电视、纸媒、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就如何预防和应对室内空气环境污染,以及如何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开展宣传,以增强人们的环保和健康意识。同时,应邀请卫生和环保等领域的专家走进社区,给人们讲授环保和健康等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和健康意识。

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执法人员有法可依。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符合当前形式下复杂多变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应尽快修改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让环保执法人员在监测和监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总之,对当前我国室内空气环境监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建议国家和行业内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统一监测设备、标准和监测方法,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性,真正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国庆. 室内空气监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17.

[2] 魏亚楠. 室内空气监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农业资源与环境,2015,(15):20.

[3] 梁雨润,钟志乾. 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94.

[4] 刘栋,吴健敏,杨举华. 我国室内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南科技,2013,(3):15.

论文作者:王中华,龙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室内空气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问题论文_王中华,龙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