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的研究
黄家军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信阳 465300)
摘 要: 工业文明以来,环境破坏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水土流失、雾霾天气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为拯救环境,同时也是为了拯救人类自己,保护自然爱护环境刻不容缓。由于人类的严重毁坏,依靠自然恢复举步维艰,环境生产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大问题。人类由过去的生活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两种生产,又增加了环境生产,即由“两种生产”演化成“三种生产”。文章对此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 生活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环境生产
1 环境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类生产有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形式,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工具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主要指人的肉体生理(生命)的、体力的、智力的生产和社会关系(交往)的生产。两种生产之间并非孤立、互不相干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互交融的关系。一般来说,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生产的手段,人类自身的生产是生产的目的,坚持这个原则,就能避免过分追求物质的物欲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把人工具化的错误倾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看,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伴随工业文明的到来,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三重基本的矛盾关系。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类紧迫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与现实的高度寻找解决办法,对环境需要的渴望,要求从传统的“两对基本矛盾”学说逐步过渡到“三重基本矛盾”学说,从“两种生产理论”过渡到“三种生产理论”,于是提出环境生产理论,也产生环境生产实践。
不能因机构改革影响正常工作开展要做到两不误、两促进。针对机构改革期间干部职工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问题,要加强研判、妥善处理,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疏导工作。要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注重“一人一事”谈心沟通,对机构改革涉及转隶属的干部职工,要实行谈心谈话全覆盖,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机构改革期间干部职工人心不散,队伍不乱。
2 环境生产的基本特征
环境生产主要指在一定的自然基础和社会背景下,由自然力和人的能力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产生的生态效果的过程。从环境生产的结成果来看,包括诸如纯净的大气、绿色的植被、无污染的安全食品等,这些都有利于人类的健康生活,能满足其审美需要。环境生产的成果直接影响人类生成、改善环境的实用程度。同时提供了非人类生命体的生存需要资源,直接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环境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不同,具体来说,有如下特征。
2.1 具有双重生产主体
环境生产在现实生活起重要作用,不仅创造和维护着诸如空气、水源、气候、土壤等对人类生活极为重要的物质,还创造一些复合的价值形态诸如使用价值(包括审美价值)、广义的生命价值、历史价值和环境价值。它不仅是人的价值生成过程的条件和内容,同时也是非人类生命体的价值生成过程的条件和内容[3]。
2.2 满足双重主体的需要
环境生产极为重要,它给人类以及非人类提供生命体所需自然物质资料,诸如空气、土壤、水源和多种可再生性有机物。环境生产分为两种类型:被动生产与主动生产和环境治理与环境建设。通常所说的被动治理,主要是指对那些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严重污染和深度破坏的进行救助、修复以及优化,关停白色污染和有损环境的产品的生产厂家,重新找回自然家园。主动建设是指大力发展良性生态系统,主要是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无公害生产等,这些不仅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对维持整个生物圈的平衡极其重要[1]。
2.3 环境生产周期长
多媒体课件绘制出各种食品质量安全生成流程图,同时配合展示相关的设备实物图片或者工作过程中的动态图,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提高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课程更加倾向于实践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播放食品企业生产流程的视频,将教学内容由文字转变为数字,从静态的枯燥转变为动态的跃动,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任务式”完成每天课程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消化吸收知识。
2.4 环境生产创生多重价值
人类主体与非人类生命体构成环境的生产活动。非人类生命体和自然的演化在进行环境的“生产”时,是毫无目的地进行的,这种“生产”的作用特别巨大,它参与“生产”环境、“生产”动植物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甚至还“生产”人本身。非人类生命体为环境生产提供重要支撑,在创造环境、人、自然生态系统等方面不可或缺。离开自然条件和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将不能正常进行,对人的存在就会造成严重影响。
很多环境生产的效果与其他生产效果截然不同,环境生产效果不能立马表现出来,在后续的历史过程中间接地、渐进地得以显现。人类作为环境生产的主体之一,不要忙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环境生产活动方式。要从单方面利用自然创造价值的自然工具论误区中走出来,放弃通过征服自然取得价值、掠夺自然才能创造更多价值的谬论,以负责的环境主体形象承担历史责任,保护环境,在“利已一利他一利环境”的生态良知和代际正义原则下,把人文价值与自然价值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的追求和社会价值合理结合起来,环境价值与历史价值统一起来,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3 环境生产与其他两种生产的内在关联
长期以来,人类曾经把社会生产仅理解为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基本形式,忽视了社会生产得以实现的自然前提,这种自然前提依赖环境生产。传统的两种生产与环境生产之间关系密切:从根源上讲,社会生产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环境生产的分支,是整个环境生产派生出的人类社会形式;从历史发生的角度说,只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生产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从大自然的怀抱中诞生人类。人类自身的产生,不仅与人类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步,而且与环境生产密不可分。这就是说,环境生产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环境生产既是后两种生产的条件,又需要后两种生产的参与,环境生产的要素既包括人类自身,又包括自然力量,环境生产的效能或结果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础条件。因为人是影响和参与环境生产的能动因素,所以改变和提升人的素质能力与活动方式,就成为当今历史条件下改善环境生产现状的一个主导性因素。另一方面,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完全是由人来承担、以人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它们始终按照人的愿望和要求来进行,具有无限需求促使下的无限发展的趋势和品性。面对自然资源的恒定性和有限性,就难免发生“无限需求”和“有限供应”的矛盾,从而必然违背“物质生产的发展要适应环境生产发展状况”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含义:1)人类的物质生产必须遵循适度发展的原则。从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不能大于或快于环境生产的发展,不能超出环境生产本身所能供应的极限。2)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追求生态效益或环境效益。在遵循这个规律的基础上,理性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环境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4]。
4 结束语
当今环境生产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注重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应在遵循环境生产运行规律的基础上,自觉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修复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促进环境生产的正常发展。“三种生产一起抓”,是环境生产社会化和社会生产生态化相统一的实际体现。在三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中,环境生产的社会化和社会生产的自然化是经常发生并相互过渡的。环境生产的社会化,主要指生态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掺杂人的因素和社会的力量,环境生产已被纳入物质生产的过程,越来越朝着人类所希望的或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变化。社会生产的自然化,主要指在具体的实践中,注重把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放到生态系统的大背景下去加以考量,要用“两个尺度”相统一的原则或标准衡量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的优劣、成败,看它们对环境生产产生作用,是否能促进环境发展,并带来良好的环境效应,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是否有利于维护环境生产中物质循环渠道的畅通,是否维持了三种生产的生态化。环境生产的社会化和社会生产的自然化是辩证统一的。
以色列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将水资源定为战略资源,把水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完善的管理法律、有效的市场手段及健全的管理机构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开源节流增加水供给量、减少水浪费,用水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色列建国50多年来,农业用水量以3倍的增长支撑了12倍的增产。
参考文献:
[1]王奇,叶文虎.从两种生产理论到三种生产理论[J].生态经济,2002(1):28-30.
[2]李具恒,卢平.“两种生产”理论到“三种生产”理论——人类思维方式走向多元的革命性突破[J].西北人口,1999(3):2-4+9.
[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崔永和.坚持“以人为本”:从“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J].青海社会科学,2009(6):119-123.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872(2019)14-0226-02
作者简介: 黄家军(1980—),男,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德育。
(收稿日期: 2019-7-15)
标签:生活资料生产论文; 人类自身生产论文; 环境生产论文;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