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应用情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科学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推动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促使现代化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内。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阐述了其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全球化将我们的世界构建成了一个信息化网络,推动的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推进信息化建设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主要选择,并且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也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推进。前些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达成了水利信息化要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要利用好信息化指导水利工程建设,使水利工程的发展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使水利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信息化的研究必要性
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以先进的数字处理和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该技术中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越来越完善,其在水利事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并将水利事业现有的发展模式创新、完善,形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水利事业的现代化。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水利事业研究工作时,主要以水利中心为主,并将其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做好水利信息的规划工作,从而促进水利行业快速发展。另外,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水利事业中的应用还可以为我国各地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保障,实现现代化水利。
二、 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当中的具体应用
(一)3S技术
具体到水利信息化,3S技术既包括属于信息采集层次的遥感技术(RS),也包括属于信息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属于用户应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遥感技术如同传说中的“千里眼”,通过收集物体表面的电磁波(辐射、反射、散射)信号,获得目标固有特征及状态信息的技术。遥感系统由空间信息采集、地面接收和预处理、地面实况调查、信息分析应用等子系统组成。遥感作为一种高效获取信息的手段,其蕴涵的信息量丰富、全天候、信息获取周期短和多光谱特性,在水旱灾害损失评估、大面积水体水质监测、水土流失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尺度的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是信息管理和分析的强有力工具。地理信息系统包括空间数据输入、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输出等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信息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作用突出,效益显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定位的高度灵活性和高精度、快速度、提供三维坐标、全天候作业、操作简便以及全球连续覆盖等特点,已成为获取现势空间数据的重要手段,也广泛应用于防汛减灾、水情测报、水资源实时监控、水土保持监测与治理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监测等方面。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段、控制段、用户段三个部分组成,比其它无线电导航系统精度更高。采用GPS定位技术,可以精确地定位险情发生的地点,辅助通信技术后能实现现场和指挥中心的联动。
3S技术在水利业务中常常集成应用,单独运用其中的某一种技术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实际上,以上介绍的防汛减灾、水土流失监测、水下地形测量等应用都是不同程度综合应用到了3S技术。
(二)信息自动采集技术
人的感官采集信息是有限制的,信息自动采集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人类感观的缺陷,对水利信息实现更好的采集。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测量识别和遥感遥测技术等。目前我国的水利信息采集点众多,已经快达到3万个,并且采集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说对雨情、水情、工情、旱情、水土保持和排水等都能够做到高质量的信息采集。
(三)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应用
自水利工程建设至今,各级水利部门已积淀了海量的水利信息资源,这些数据是我国开展各项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效、安全管理海量数据信息,充分发挥数据信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各级水利部门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如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等。
(四)策支持技术
决策支持系统(O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它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是最高层次的建设。它重点完成水利信息化中的知识发现与基于智能化工具的应用系统建设,在此基础上完成水利行政、防洪、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管理等。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发展前景
水利信息化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有关人员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尤其是对水利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的信息技术。高性能计算、第三代通信和虚拟仿真等是现代信息技术今后发展的重点对象,也是即将被应用在水利信息化工作中的主要技术。
结束语:
对于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必须高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对水利信息的探索也应当做到更加快捷。利用信息技术对水利信息的发展规律进行认真的研讨,以此指导水利信息化基础研究以及水利信息网络的建设,保障水利信息化的先进性、实用性和与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性。
参考文献:
[1]刘键.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9).
[2]杜冠军.论述水利管理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
[3]周奋建.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2).
论文作者:廖贵凯1,姜娟娟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水利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遥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