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叶花香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叶花香

叶花香(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九中学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道德与法治素养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兴趣入手,对如何在课堂教育、课外教育和课后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一些基础运用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7)09-0179-01

1.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远大理想的教育,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还要了解家庭、了解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个人的兴趣与爱好、性格特征等,使学生对教师有"向心力"。教师应经常找学生谈心,参与学生的有益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敬其师而信其言",从而达到热爱政治课的目的。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之所以枯燥无味,是因为绝大多数教师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使学生把政治课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和规章制度等同起来,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座谈,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选题,自己寻找伙伴,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得出结论,这样,比教师的说教更具有教育意义。

3.根据学生实际,面向生活,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坚持走"小课堂、大社会之路"

政治课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应围绕教学内容的需要,可联系一些社会实际问题,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以便增强学生观察社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走出课堂搞一些社会调查,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善于利用激励艺术,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人师表是我国师德的优良传统,教师是学生理想中的道德形象,道德与法治教师一旦失去了学生在道德上的信任,他的一切教育都将丧失说服力。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使他们领悟做人的道理,同时,也使学生乐于上道德与法治课,从深层次上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抓住社会热点话题,联系实际,在生活中感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紧抓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及时地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把书本上的知识点与社会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或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消化理解学习内容,在生动活跃的教学中,轻松易学的氛围下愿学、爱学、善学,也才能培养学生关心时局,学以致用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抗击非典斗争中,有人谎称自己感染非典病毒,企图制造混乱,害得人们虚惊一场,此类行为是否违法?是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有非典患者不愿接受隔离治疗,恶意传播非典病毒这种行为是否犯罪?教师抓住热点问题,让学生讨论,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从中穿针引线,让学生感知课本知识点,悟出道理。时事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时事政策的教育,随时随地穿插讲解时政要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敢于实话实说。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坦然从容又有艺术性地应对,让课堂重现"焦点访谈"。如面对学生提出"对疑似非典病毒可疑者采取隔离措施,这是否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面对学生的突然袭击",教师要因势利导,并指出这并没有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可见,通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国家大事。让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思品书"的书呆子,而让学生变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莘莘学子。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思想品德课的趣味。

6.善于利用课堂前五分钟,做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节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那么,怎样讲好开头呢?具体地讲,教师可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小品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做友好往来使者》开头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到中外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面临同一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我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扶与不扶",让学生认识到中日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导致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通过小品表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也可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人们常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总之,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一方面政治课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刻苦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需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必将会引导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彦君《师生关系的心理思考》2003年2月

[2]苏虹.《教育学》2002年3月

论文作者:叶花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叶花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