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论文_蒋丽焕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论文_蒋丽焕

蒋丽焕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骨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其疼痛度及心理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期间进入我院的100例骨折患者为例,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的住院护理,包含普通住院、用药、健康教育等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平均分数及VAS、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强化护理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既能使患者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获得改善,还能使患者疼痛度得到缓解,同时护理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护理;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分析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心理情况及疼痛度的影响,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6年至2017年期间进入我院的100例骨折患者为例,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4-87岁,年龄区间(56.8±4.7)岁;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3-86岁,年龄区间(57.7±4.8)岁。尺挠骨骨折20例,股骨骨折17例,胫腓骨骨折16例,锁骨骨折17例,肱骨骨折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分析比较,患者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的住院护理,包含普通住院、用药、健康教育等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内容有:(1)基本护理。护理者需要对患者的基本状况细致掌握,如家庭、受教程度、经济条件等,具有针对性拟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对于患者住院接受治疗阶段的疑问给予耐心地解答;(2)术前护理。患者术前护理者需要将与骨折有关的知识告知患者,对患者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给予安抚,辅助其建立较高自信心[1]。并将术前的准备工作、应注意的事宜、饮食方面向患者介绍清楚;(3)疼痛护理。护理者需要和患者加强沟通,对患者疼痛度及疼痛耐受度基本掌握后,依据其爱好,通过听音乐、看视频、聊天等方式将其的注意力转移,尽量多鼓励与爱护患者,帮助他们构建战胜病魔及疼痛的信心;(4)饮食护理。合理地搭配好患者的饮食方面,尽量多摄入一些蛋白质与维生素。并养成一个良好地作息习惯,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5)锻炼护理。对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给予指导,对其的积极性加强鼓励,并依据患者本身的实际情况拟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适当地锻炼患者的各项功能,如肌肉收缩、关节运动等[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DS、SAS平均分数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平均分数,研究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组间相较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诱发骨折的主要因素在于因创伤性或是骨骼病症导致的骨头衔接性中断,通常最多见是创伤骨折,因为骨头正常的连接性被中断,软组织受伤,肿胀疼痛,性能方面受到显著的障碍,为患者自身以及家庭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还会使患者心理以及情绪方面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3]。

骨折患者手术后应长时间进行功能、骨骼复位及矫正方面的锻炼,造成患者在活动方面受到一定时间的限制,无法正常的活动,甚至于无法自理的生活,对患者及家庭形成影响。所以,骨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会不断下降,降低疼痛值。并伴有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脾气暴躁、抑郁、焦虑等。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仅是对住院部普通病患与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级别的护理,其主要模式则是遵守医生的嘱咐,护患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及信任。心理方面的鼓励干预作为护理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模式下,通过正确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姿态、行为等有关方式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将患者基础状况相结合拟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适当地指导与鼓励,使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有所改善,消除患者心理存在的顾虑,在护理中,患者能够感觉到护理者的专业性,由此使护理者的服务获得患者的认同,并促进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据相关报道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可让患者始终保持好心情,这对病情康复很有利,还能降低不良情绪。

本次研究表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DS、SAS平均分数及VAS、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果说明,骨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不仅能改善患者心理存在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疼痛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综上所述,强化护理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既能使患者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获得改善,还能使患者疼痛度得到缓解,同时护理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旭. 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11):1471-1472.

[2] 张淑红. 心理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情绪及疼痛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医药, 2016, 29(4):808-810.

[3] 杨林, 兰丽娟. 心理护理对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影响的临床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5):194-194.

论文作者:蒋丽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论文_蒋丽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