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视角看滨海新区的空间重构_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区域视角下滨海新区的空间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重构论文,滨海新区论文,区域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8X(2009)04-0024-05

《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颁布后,天津滨海新区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成为带动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滨海新区应探索区域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利益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开放、弹性的空间结构。

一、从自身问题入手,提出空间整合的方向

(一)问题识别

在滨海新区范围内设有8个产业功能区和中新天津生态城。大港行政区内还设有3个街道,分属中石油、中石化、渤海化工3个国有企业管理。现行的滨海新区行政区划、功能区设置和城市空间结构交叉重叠,不利于整体协调和高效发展。此外,滨海新区还存在着公共设施用地分散、开放空间不成体系、石化企业布局松散、重大项目落位缺少统一引导等问题。

整体空间格局不清晰、投资分散、分工不明,这一系列问题致使滨海新区难以充分发挥空间资源的战略作用,成为困扰滨海新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经验借鉴

从国内外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来看,形成高效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1.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环形城镇带。

图1

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的政治、行政、社会和文化中心以及最重要的经济引擎,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各城市根据自身优势,形成分工明确的多中心、有机城镇群空间结构,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心(面积1500平方公里的农业用地)、绿楔、缓冲带,建立若干中小城镇(图1)。

2.深圳:具有高度弹性和适应性的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30年,深圳创造了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奇迹,从昔日2万人的边陲小镇到经济特区的成功崛起,到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再到如今与香港跨界合作的大都市,深圳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都令人赞叹。除了国家政策、区域依托和地方动员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之外,不得不承认,从一开始深圳就选择了一个具有高度弹性和适应性的空间结构,这是深圳在超常规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图2)。

图2

3.上海浦东:“一轴三带”的弹性结构。

与深圳不同的是,上海的空间发展不是一张白纸,其空间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中心城区的结构调整,而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则是其空间重组的关键节点。遵循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的原则,通过城市中心结构的调整和外围重点区域的建设,上海在不断优化中心城区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奠定了一个大尺度分工的产业布局空间框架,并通过呼应区域和明确重点,逐渐健全了这一分工(图3)。

图3

(三)主要启示

1.多中心的城市地区。

目前滨海新区涉及5个行政区、9个镇、172万的常住人口,相较于国内外其他城镇群的发展,可以判断,无论从规模、空间发展还是所涉及的行政区数量,滨海新区都应该是一个多中心的城市地区。这与上海浦东不同,与深圳类似(图4)。

图4

2.网络化的发展模式。

通过对轴向发展、趋海发展以及网络化发展三种模式的多方案比较,我们认为滨海新区应该采取多中心的网络化城市空间格局,即沿海岸带、沿津滨走廊均适度发展,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协调港城关系,海河中游沿岸地区适度整合发展。这种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模式与滨海新区的发展现实较为贴近,可操作性较强,同时符合多中心模式的城市地区发展趋势。

3.以弹性结构应对城市快速发展的不确定性。

通过对浦东新区和深圳空间结构发展历程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为应对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滨海新区的空间结构应当具备两个要素:高度适应性和巨大承载力。

(四)阶段思考

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多方案比较,我们总结归纳了滨海新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应该说无可厚非。但不得不承认,问题的查找多停留在表象,所提出的空间整合思路和方法主要出于空间形态上的考虑,难免缺乏说服力。究其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探求致使新区空间布局松散的内在原因。经过这样的反思,我们也就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二、从功能区发展轨迹入手,认识空间发展的内在动因

我们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寻找影响滨海新区空间发展的内在动因上,只有找到了内在动因,才有可能根本解决目前空间结构不清、布局松散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对滨海新区空间演变过程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功能区的设立对滨海新区空间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功能区的发展历程

1.由工业企业独立分布向产业功能区转型。

从工业东移到设立开发区,再到八大功能区的设立,滨海新区的工业发展实现了从工业企业独立分布到产业功能区的转型。功能区概念提出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产业集聚,它是滨海新区构建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产业支撑和空间载体,目前这一阶段已经完成。

2.由独立分散的产业功能区向协调发展的功能区转型。

功能区的设立的确对新区产业的集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功能区的规模过大,大多在100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说,每个功能区相当于一个大城市或中等城市的规模。受建设时序、功能定位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布局分散、土地利用不集约、能源浪费以及职住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求滨海新区的功能区不应只有单一的产业功能,而应是产业特色与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城市建设区。

3.向功能区与城区协调发展的宜居新城区转型。

随着功能区职能的进一步成熟,它势必走向与城区协调发展的道路。以宜居、宜业为原则,在每个功能区内部合理解决居民的居住、生活、就业、娱乐等多项需求,以产业功能为主导的功能区将逐步演变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大中城市,与塘沽、汉沽、大港共同构筑多中心的城市地区。

(二)阶段思考

我们回顾了滨海新区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功能区在引领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塑造着新区的空间结构。借鉴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可以认为,功能区就是滨海新区空间发展的增长极,它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将会影响新区的空间结构重组。滨海新区功能区的发展既反映了“工业化前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不断升级的过程,又体现了新区空间结构所呈现出的“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均衡型”这样一个演替次序。

至此,我们似乎为滨海新区的空间发展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是应对国家战略要求,再次审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整个研究过程主要局限在滨海新区内部,缺少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呼应和承接。因此,如何落实国家战略,提升优化整体的空间结构将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三、从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入手,区域协调,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一)国家战略解读

解读国家战略要求可以发现,通过开放带动,实现国家区域空间的统筹协调,是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核心使命,也是滨海新区与浦东和深圳的不同之处。但与周边地区横向比较,却发现滨海新区虽然综合实力较雄厚,但区域带动能力却并不显著: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对京津冀地区缺少带动;腹地广阔,但与腹地之间缺乏良性互动。而滨海新区与浦东最大的差距恰恰就在于腹地经济。滨海新区的空间发展缺少与区域的呼应。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层面。

强调与北京的联系,缺少对环渤海和冀中南地区空间发展的呼应。《京津冀城镇群规划》中已经明确天津的区域责任是协调京津、整合环渤海、带动冀中南,整体打造国际性区域,环渤海地区以及河北省都呈现了趋海发展的热潮,但是目前滨海新区的发展仍然局限于京津的联系,与冀中南地区缺少通达的交通联系,对渤海湾沿海城市的发展缺少引领。

2.市域层面。

津滨走廊单一轴线拓展,南北两翼有待整合提升。2008年天津市20个重大工业项目中有18个集聚在津滨走廊单一轴线,对津滨走廊的城区拓展、交通组织和产业优化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对滨海新区而言,为了进一步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应充分发挥港口等战略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格局。

(二)主要结论

1.区域协调是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经济腾飞的惟一出路。

从国家大环境看,为共同的整体利益进行协调、磋商和合作已经深入到生产、贸易、金融等社会经济生活的更多领域和更深层次。经济全球化促使城市与区域主动走向竞争的前沿,同时也将加剧城市的功能重组。城市社会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将越来越大或对自身的发展难以拥有绝对的自主性,因此,通过不同层次的区域整体协调规划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逐渐在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目前,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呈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国有经济比重较高,民营经济相对薄弱,行政分割与地方保护较为突出,跨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不够成熟。因此,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必须尽快打破行政壁垒,转变观念,实现空间结构、产业发展、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等各个层面的区域协调,从而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迅速崛起。

2.T型结构是发挥滨海新区区域带动作用的重要载体。

所谓T型结构是指京津走廊和沿海发展带,这两条城镇发展带是北京、天津和河北空间发展的“结构共同点”。天津滨海新区位于两个同构的交汇点,因此,它既是天津发展的引擎,又是京津冀整体发展的引擎,也必然是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引擎,肩负着带动沿海城市发展、辐射内陆城市崛起的重要历史使命。

从这个角度看,T型结构是滨海新区发挥区域带动作用的重要载体。

3.区域视角下,确立空间调整方向,构筑开放式的空间结构。

基于滨海新区的现状空间特征,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交通等因素,在强化京津走廊和沿海发展带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滨海新区应当构筑弹性、开放式的空间结构。结合滨海新区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我们提出滨海新区空间结构的整体发展方向:东进、南移、西调、北优、中提升。东进:港口和城市向海发展;南移:化工产业向南部大港方向转移;西调:整合津滨走廊地区各功能区;北优:优化北部汉沽生态环境;中提升:提升核心区综合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多中心网络型的空间结构(图5)。

图5

四、结语

在滨海新区构筑多中心网络型的城市地区,具有以下特点:

(一)继承与发展以往规划思想

回顾滨海新区的规划历程,从1999年滨海新区总规提出的“一心三点”点状发展,到2005年滨海新区总规提出的“一轴一带三城区”点轴发展,再到当前的滨海战略提出的多中心的网络型发展,符合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实现了对以往滨海新区规划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弹性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实现滨海新区的科学发展

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旨在提高滨海新区的整体效能,开放、弹性的空间格局有利于滨海新区实现集中紧凑发展、特色发展。根据自身条件,可以进一步明确各中心的分工,实现优势互补,有助于提升滨海新区的综合竞争力。

(三)有利于发挥滨海新区对全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在多中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滨海新区核心区与中心城区差异化、互补发展;西部航空城地区与海河中游地区互补发展;滨海新区南北两翼与市域南北两翼实现联动发展,有利于发挥新区对全市的龙头带动作用。

(四)有利于发挥滨海新区的区域带动作用

多中心网络型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在滨海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群,通过发展轴带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周边发展。

[收稿日期]2009年3月

标签:;  

从区域视角看滨海新区的空间重构_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