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与节约型园林的应用论文_胡金富

海绵城市与节约型园林的应用论文_胡金富

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目前,节约越来越重要,节约不仅是指物质的节约,还包括园林的设计。我国的城市绿化中,园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我国的海绵城市中,节约型的园林发展越来越符合城市建设的需要。所以,本文在分析海绵城市的概念和节约型园林发展的条件下,来研究节约型园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希望能够给城市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节约型园林;应用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建设使得水文规律受到破坏,带来了很多问题。海绵城市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的概念,科学规划在土壤净化等关键水生态过程中的重要区域,能够实现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构建。所以,海绵城市和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密切相关。海绵城市可以很好地控制地面径流量,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

1、概论

1.1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注重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以及自然净化,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雨水排放方式。园林绿地是低冲击开发模式的关键载体,对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有着特别关键的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低冲击开发、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等,这些都使用多种方法对雨水资源加以控制和改良利用,并和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结合起来。这些把景观设计和水环境管理恰当地结合起来。

国内很多专家对海绵城市建设也进行了很多研究,李俊奇认为,需要保护目前城市自然水体,合理利用城市自然水体设计湿地等有着调蓄和净化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需要避免地下空间的过渡开发,以使雨水能够顺利回补地下水。

1.3绿地海绵的效果

绿地的海绵建设能够减轻内涝等问题对城市的作用,但绿地海绵建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改良以及工程建设的完善,只有全面保护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湿地,才可以合理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

2、海绵城市与园林规划设计

2.1绿地率

研究表明,没有开发的自然绿地的年径流量的外排率在15%-20%。需要尽量制定一个高绿地率的指标,使城市的海绵体在制度上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建设海绵城市就比较容易了。但是绿地率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市域绿地率和建成区绿地率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这是海绵城市的基础。市域绿地率通过规划市域的生态保护线来进行落实,建成区绿地率通过建成区的详细绿地系统规划来进行落实[1]。

在绿地建设中,应该尽量保护绿地,以前的自然林地是非常好的海绵体,因此,我们应该以保护保留为主,尽量保持以前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

2.2人工绿地

绿量的多少是绿地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通常,绿量越多,生态效益就越好,绿量越多,海绵体的效果就越好,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海绵效益是统一的。

应该种没有经过修剪的树木,有专家认为,一棵树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的枝丫的生长状况是长时间自然选择下所形成的最好的结构,当人们把它修剪以后,即使可以长出新的枝条,但这些枝条的组织结构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树枝在树干的附着强度明显不如以前,很难抵抗风吹、雨雪的破坏,造成很多事故,如砸车等。这样的树虽然也在发育,但它已经失去了成长为一棵树的完整价值。

2.3地形和水体

在全部的绿地规划中应该尊重以及保护以前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这是设计的关键原则。保护地形地貌以及以前的植被是海绵城市的重点。

在以前的农田上建设公园,还可以挖掘人工湖,加大公园的水体面积。水体不应该进行硬底化,要保持补充地下水的通道畅通[2]。

全部的道路平台铺装得比较好的状态应该是透水透气、不污染土壤。透水铺装在全球都非常流行,各种新产品越来越多,透水铺装有利于植物根系的呼吸,还可使地面的温度下降,但是,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如铺装的透水问题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城市的各种水体经常由于建设而进行各种各样的人工覆盖,通常是把以前的建成区河道或排水渠加以覆盖,使之成为一个人工的排水渠道,使河道和水渠里的水和大地完全隔开。有的把河道上面进行覆盖使其变成道路,把河流变成下水道,这样做非常不科学。在园林绿地上尽量不进行河流、水体的人工覆盖,已经覆盖的要逐渐恢复回来,使城市水系统恢复自然循环.

3、节约型园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3.1规划阶段

对一般的城市来说,节约型园林主要应该节约用地,但在海绵城市,还应该节约用水,所以,在建设园林时怎样合理利用好城市的水资源,成为规划阶段应该考虑并处理的问题之一。在确定好这些以后,然后确定园林的建设格局还有对土地的要求。在规划的时候,应该注意尊重园林土地以前的地貌,尽量保持以前的地形,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3.2设计阶段

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地形、土地、园林的道路设计等。从土地方面来说,应该尽量顺应自然的发展,若在所选择的土地上以前有非常茂盛的植被,就可以直接把它作为草坪,若有非常好的大树、石头等东西在其中,也可以对它进行利用。设计科学的话会使整个园林在不破坏自然的条件下虽参差不齐但极有情趣。而从植物自身的角度来说的话,海绵城市的植物自身对于水资源的要求非常高,需要非常充足的水分,因此在设计植被的时候应该考虑好植被对水资源的要求然后进行确定。每个园林中都有很多小路,这些小路看起来是随意安排的,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它们的设计是在全面考虑很多因素后才确定的。在设计道路的时候,应尽量减少填埋或挖掘,这样不仅不会破坏生态,也减少了道路的成本。建设园林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最关键的问题是水资源的问题,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水资源的因素,减少水资源浪费以及水环境的污染。

3.3施工阶段

在这个环节,最关键的是考虑怎样节约水资源,怎样节约材料以及能源。在海绵城市的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是怎样减少开采量从而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所以,在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做好勘察工作。

3.4管理阶段

园林建成后,应该对它进行科学的管理,才可以确保园林达到开始的设计效果。园林建成以后,会出现植被破坏、水资源流失等情况。做好管理,及时找出问题,就可以减少出现问题的概率,避免或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后期管理是整个园林在城市建设应用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通过管理能够促进园林环境的维护、资源的重复利用,实现节约型园林的设计目标。

4、案例分析

4.1城市绿地海绵建设的优势

某市水绿交融格局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非常好的载体,该市水网纵横交错,水体面积大约占了30%,绿地率达到了35%,使海绵城市建设有了非常好的基础。

4.2海绵建设思路

统筹规划,保证绿地的均衡分布和绿量的加大。结合城市的总规以及专项规划,科学协调绿地的建设,恰当处理好和四周雨水系统的衔接。科学预留或创造空间条件,对绿地自身和四周硬化区域的径流加以渗透和净化,并和城市雨水管渠体系、超标雨水径流排放衔接起来。

4.3海绵建设的途径

建设完善的水净化、水循环体系,结合以前的灰色基础设施系统配置,实现地上和地下的有机结合。建设丰富的植物群落,自然地过滤和处理雨水,通过树干以及树叶分散以及促进雨水渗透,促进土壤疏松,和土壤中的各种菌、昆虫等相互影响,形成丰富的生态群落。科学选择植被的种类。选择不仅耐旱,还能耐短暂水湿的植物、根系非常发达的植物。

5、结语

一个好的城市建设应该是在节约资源的条件下来进行的。所以在城市建设的时候,应该考虑对资源的节约。当前,每个城市都需要园林来为城市增加绿化,因此,我们建设的园林应该具备节约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杨永莉.节约型园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0):126.

[2]朱元宗,孙婷亭,刘红凡,邵安领.节约型园林在城市人工湖管理中的应用——以洛阳市开元湖音乐喷泉水质改善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04):87-88.

论文作者:胡金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与节约型园林的应用论文_胡金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