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四人同患食管癌临床报道论文_陈小英 1,葛蔓青

父子四人同患食管癌临床报道论文_陈小英 1,葛蔓青

陈小英 1 葛蔓青2

(1四川泸州泸县人民医院 646100; 2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 646100)

【关键词】 食管癌 临床报道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205-01

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1]。食管癌确切的病因不清,但业内共识是该病的发生原因之一与遗传易感性有关。我地处在川南地区,食管癌高发,笔者诊治一例,一家父子4人同患该病,堪称典型,遂报道如下,供同行作研究之参考:

例一:父子四人中现在唯一的幸存者,袁xx,男,59岁,农民。于2013.8月因吞咽梗阻半年,前胸咽下疼痛1月来我科就诊。查体:T36.8°C,P7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神志清醒,消瘦面容,皮肤粘膜稍苍白,全身及局部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呼吸音增粗,无干湿鸣音,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正常。辅查:血常规:WBC15.6X10/L,N89%,Hb86g/L。血液流凝肝肾功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腹部彩色超声肝胆胰脾双肾无明显异常。内镜检查见:食管中段距门齿28cm占管腔大半圈,可见肿瘤呈菜花样凸入腔内,粘膜表面间有小溃疡,上盖坏死组织,境界不清,质地硬而脆,易出血,管腔狭窄,不能进镜。活组织检查:鳞状细胞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食管CT检查:食管壁厚度﹥5cm,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纵膈有肿大的淋巴结。诊断:食管中段鳞状细胞癌,伴纵膈转移。目前患者及家属拒绝作手术、放疗、化疗等,在我科门诊进行口服中西药姑息治疗。

例二:例一患者之大哥,袁xx,当时62岁,务农,于2007年因进行性咽下困难1年,胸部剧痛来我科就诊,内镜检查见:食管上段距门齿20cm占管腔一圈,可见肿瘤呈肉芽肿样凸入腔内,粘膜表面覆有脏苔,境界不清,质地中等,易出血,管腔狭窄,不能进镜。活组织检查:鳞状细胞癌。在我院确诊后未作手术、放疗、化疗等,回当地诊所对症治疗,3个月后去世。

例三:例一患者之二哥,袁xx,当时60岁,务农,于2010年因吞咽梗阻1年多,液体食物也不能咽下半个多月来我处就诊,作内镜检查提示:食管中下段距门齿31cm占管腔一圈,可见粘膜溃疡,表面粗糙,边缘突起,上盖坏死组织,境界清楚,质地硬,易出血。活组织检查:送检粘膜鳞状细胞癌。CT检查提示:食管肿瘤伴纵膈转移。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晚期,未作手术、放疗、化疗等积极治疗。2个多月后去世。

例四:例一患者之父亲,袁xx,当时56岁,务农,于1980年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年多,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诊断:食管癌,鉴于年代久远,具体检验结果不祥。未作手术,当年去世。

进一步调查询问,父子四人均生活在相距分布不远的同一个村,务农,文盲,家庭经济贫困,均酗酒,饮食无规律,常空腹喝劣质酒,经常喝醉。脾气暴躁,动辄打人毁物。

在对其父亲的父母、同父母的5个兄妹、及他们的子女的调查询问中未发现相似病例。例一共4个兄妹,3个男性患食管癌,还有一个姐姐,患卵巢癌,2年前已经去世。

讨论

本文4例系父子四人同患食管癌,表现为家族性聚集现象。有如下特点:均务农,文盲,家庭经济贫困,酗酒,常空腹喝劣质酒,脾气暴躁,就诊时间晚,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期,内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提示为鳞状细胞癌。从本组病例可认为:食管癌跟遗传有一定关系,跟不良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保守姑息治疗一般无效,存活时间短,病死率极高。从本组病例我们应得到一些教训:防止食管癌的发生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对于食管癌的治疗必须得益于早发现。要做到早发现,一要提高医疗水平,二要提高国民经济水平,三要提高全民文化医疗素养。近年电子胃肠镜,高分辨率彩色超声,断层CT,MRI等检查设备在广大的基层县级医院得到普及,作为临床一线医师,一定要跟上现代医疗发展的步伐,掌握其适应症,充分发挥其高科技的潜能,使之更好的为病员服务。另外,临床医师还要作医学科普宣传员,多与病人交流,宣讲医学常识,人们要定期健康检查,遇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胃肠镜检查是医生深入病人体内的眼睛,其诊断之准确性,其介入治疗的先进性,是其他检查无法替代的,及时的检查,可争取到早日诊断早日治疗的有利时机。

参考文献

[1]内科学∕叶任高等主编.—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论文作者:陈小英 1,葛蔓青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3

标签:;  ;  ;  ;  ;  ;  ;  ;  

父子四人同患食管癌临床报道论文_陈小英 1,葛蔓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