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扩大对拉美市场出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美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我国把市场多元化正式作为一项战略政策提出来之后,随着该战略在全球范围的深入贯彻,拉美各国相继开放市场,我国对拉美出口终于摆脱了长期徘徊于低水平的局面。1992年我国对拉美直接出口的金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以后每年都以40%、50%的幅度递增,1994年达24.5亿美元。1995年1—7月,对拉美出口达18.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9%。这个增长幅度不但远远高于全国出口的增长率(39.7%),也高于对所有各个地区的出口增长率。从1993年起,对拉美出口就越过对非洲、大洋洲的出口而居第四位,找到了在排行榜中应有的地位。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时候,对拉美出口还微不足道,1978年时对拉美出口总额仅1.3亿美元。16年中,增长了近20倍,这的确难能可贵。 当然,这20多亿美元,在我国目前每年10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中仍然是占很小比率。我国对外贸易现已跃升到世界第11位,不久的将来要跻身世界八强之列,对拉美出口将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纵观对拉美出口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巩固和扩大我国商品在拉美的市场,目前的有利因素有:
一、拉美经济稳定发展,市场需求活跃
拉丁美洲的经济连续4年稳步增长,1994年增幅为3.7%,在西方世界经济不甚景气的大形势下,这个增长速度倒也差强人意。拉美的通货膨胀率早已从过去的天文数字降到了常人所能接受的水平,1994年拉美各国在治理通膨方面又获得长足进步, 全地区(除巴西外)通膨率从1993年时的19%降至16%。与此同时,拉美的对外贸易也在以较快速度向前发展。1994年全地区进口额达1710亿美元。
二、我国对拉美的促销手段有所加强
1.运输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中拉相距遥远,运输是发展贸易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应该先发展贸易再发展运输,还是先解决运输问题,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经过几十年争论终于得到初步解决,我国继在80年代末开通拉美大西洋沿岸班轮航线之后,又于今年五月开通了拉美太平洋沿岸的航线。目前,两条航线的通航频率都是每月两班,虽然挂港覆盖率还较有限,中拉之间的散货运输问题总算已得到基本解决。
2.金融、保险服务有了加强
金融和运输一样是外贸不可缺少的后盾。80年代以来,中国银行先后和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签订过银行互惠信贷协议,相互提供一定数量信贷额度用以支持本国出口(主要是非传统产品);中国银行在巴拿马的办事处经过几年运营之后已升格成分行,目前正考虑在南美选点建立机构。这必将为便利中拉贸易作出积极贡献。
人民保险公司等保险机构已经开始提供出口信用担保等业务,为出口企业解除后顾之忧。
3.就地推销、组装加工等业务已经起步,改变了“守株待兔”的做法
我国企业在拉美已建立各种机构160余个,投资3亿多美元。独资或合资贸易性企业,起到了就地推销的作用,我国对拉美出口已不再是“站在船上拉船”的做法。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电器及电子产品的组装、加工等业务也已有所开展。
从另一方面来说,发展对拉美的贸易也并非易事。除运距远、周期长等客观存在的老问题外,又有一些新问题亟待解决。
一、拉美国家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行动愈演愈烈
继墨西哥大规模对中国产品罚征高额、超高额反倾销税之后,一部分拉美国家也加剧了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行动。被征收反倾销税或遭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大都是轻纺产品,正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力和出口数量较大的产品。国外的反倾销措施对我扩大出口威胁甚大,万万不可等闲视之。
二、一些国家对双边贸易不平衡表示关注
随着拉美市场的开放和中国企业促销手段的加强,我国对某些拉美国家的贸易已有较大顺差,而在同少部分拉美国家的贸易中,还有中方只出不进的现象。贸易不平衡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可能会导致发生反倾销等贸易磨擦。
三、多头对外、自相竞争现象有增无减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拉美市场,本来是件大好事。但削价竞争的做法已经并且正在使中国产品在拉美的市场受到威胁。自相竞争的结果不但是肥水外流,而且往往导致外国采取反倾销行动。即便是一时“安然无恙”,外国进口商和经销商也会因中国商品的价格难以把握而丧失经营信心。
针对拉美市场的形势就如何保持对拉美出口的增长势头提出以下思路:
1.组织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发生一起,就抓紧解决一起。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反倾销机制。
2.扩大信贷规模,鼓励机电产品和其它大宗产品出口。
3.改善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利用贸易机会。
4.鼓励企业在拉美投资设厂,发展去件去料组装、加工业务和就地取材进行生产和加工业务。
5.进出结合,有效利用进口优势。
6.拓展思路,不局限于只在我国市场和有关拉美国家的市场做文章,逐步建立跨国集团,真正搞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