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大桥中学 谢红春
【摘 要】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 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将探究性学 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 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学生 学习能主动,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曲设情 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 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反思
新课改理念要求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 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学习过程的递进和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突破预设之外的新的构建,这正好 是高效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教学境界。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感悟,谈一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 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 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 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 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 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深有感触地总结说:“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 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这样做的。
二、情感投入课堂,激活课堂
1、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离不开情感的交流。 经实践发现,教师将积极向上的美好的情感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优化课堂效果。在语文课上,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要乐观、热情、饱满、自信。
2、还要借助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学 生都喜欢脸部表情丰富的教师,教师上课时脸带微笑,让学生能消除 紧张、不安等感觉。此外教师的手势也很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手 势语尤其重要,学生可以通过你的身体动作来猜测并理解你说的语 文。实践证明表情、动作丰富的语文教师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
3、 老师要和学生情感交融。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 适时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表扬,都 会让学生的心里开花,更乐于表现,更乐于参与,让教学有好的进展效果。
三、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 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要做的是指明方向,让他们去寻找,探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 主动参与的意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
现在,我们许多学校采用小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 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 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借助他人力量成就 自己。但让小组的合作真正动起来还真不容易。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班也就十几个能专心抓学习的同学,搞小动作,说话、出神、发呆、需要老师提醒两三次的的不下十几个,导致小 组合作学习时,有乘机闲聊的,有瞎起哄者的,有装装样子的,并没有真正俯下身子进行思考;还有的只有合作没有思考,只在听听 别人的意见,不思考也不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以来,合作学习不 但达不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形成了随随便便的习惯。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吸引他们的 注意力,努力让所有的学生思维一步步跟着老师的引导走,说思考就思考,说讨论就讨论。其次,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分工要具体,讨论时,不急于发言,要先思考,争取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 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 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 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 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五、让多媒体教学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一位苏联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 性几乎增加一倍。在今天的语文课中,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显示了独特魅力,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强烈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由于语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或豪迈或婉约,或赞扬或激励。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 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 代替枯燥乏味的口讲,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也远非上述的几点,它涉及到各个方 面,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 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会水涨船高,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 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 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谢红春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情感论文; 高效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