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人性化:中国与东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人性化:中国与东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全球化论文

人性化的全球化:中国与东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中国论文,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与全球化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成就可以用9.6 %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和以四倍数增长的人均收入来衡量;其成就也可以用13%的年出口增长率和去年占发展中世界总额20%的外国直接投资额来衡量。

但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进步可以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期寿命的增长、婴儿死亡率下降55%、成人文盲率下降大约50%等这些成就来衡量。而且不止这些,自1978年中国向世界开放以来,约有4亿中国人已经脱离了贫困。

这就是全球化充满人性的一面。

中国的全球化经验能为别的国家提供借鉴吗?我认为中国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不仅要看中国过去的成就,而且还要看中国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正在扩大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她的人民准备参与全球知识经济的竞争,并继续消除贫困,正如朱镕基总理所明确强调的那样。

人性化的全球化

当世界各国在辩论全球化是否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否能帮助穷人的时候,像这样的教益和指导几乎就不是那么及时的了。

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各国已经变得愈加密切,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还从未有那么多的人享受了那么多的进步成果。

但全球化不是一个新趋势。也许这个词本身是新的。但这个概念——当早期散居的人们逐渐地进行更加广泛、复杂的交往和联系时,跨边界的活动扩展一直就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诚然,在这个进程中也有潮起潮落,盛衰更迭。

郑和是全球化的先驱。在15世纪早期,他七次从中国横跨亚洲到非洲的航海之行超过了先前世界上所有的海上探险,为中国和大约35个国家之间开辟了贸易、移民和其他活动。

16世纪提供了另一个例子。在那个时期,欧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迁。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相对是富足的,由于一个蒸蒸日上的企业家社会、远洋贸易船队、日益增加的商业活动以及一个貌似国际金融体系的出现,经济得到了增长。科学和技术创新正在改变着社会的性质。就在郑和死后不久,古腾贝格开始制造印刷机。400年前, 中国人曾发明了活板印刷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传播了知识和思想。

然而,到了16世纪末,战争、人口的增长、高通货膨胀和恶劣天气导致了粮食短缺,给这个繁荣和乐观的时代带来了暂时的挫折。

经过18世纪晚期,到了19世纪、20世纪早期,我们目睹了许多经济学家所称的第一次真正的全球化浪潮,当然,这是由工业化带动的。实际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早期的全球一体化水平反映出了我们今天所经历的全球化,虽然是在一个不同的基础上。然而在20世纪早期,当世界经历了日益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冲突和一次大萧条的时候,如今已是发达国家的贸易和工业化增长速度均降了下来。可是,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化的步伐再次稳健地向前迈进。而且在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化得到了加速发展,其范围得到了扩展,从贸易到金融市场,再到现在的信息和知识领域。

虽然机会增加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了,但许多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却也增加了,这是一个悖论。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给予今天的穷人以发展机会,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些人将这称为赋予全球化以人性的一面。它指的是采取必要的政策和行动,确保全球化的好处被大家共享。

东亚危机

在某种程度上说,东亚最近的危机就是所面临的挑战的一个缩影。

1997年末袭击东亚的金融危机一直就被称作是“全球化的首次危机”。不管我们是否接受这种论断,毫无疑问的是,这场起先发生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危机已经对该地区许许多多的穷人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

我们估计在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5个国家里,每天挣钱不到1美元的穷人的数量已经增加了大约1000万人;因为大量的人朝不保夕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严重的经济衰退使得数千万失去工作的工人和辍学儿童的生活雪上加霜。

然而,长远地看待这些发展问题是重要的。在先前的20年中——全球化和扩展的外国贸易和投资对东亚经济强劲增长做出贡献的时期——该地区消除贫困取得的成就确实令人震惊。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重新连接、重新建立我们在那个时候所确立的基础。

从危机中得到的重大教训之一是在新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即使各国在拼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竞争力,他们也必须通过制定一个明确的接受穷人、弱势团体的社会议程以及实行有助于管理资本流动和风险的政策、制度来补充这个发展目标。该地区许多政府采取的行动表明,这些教训已经被公开汲取,他们加强了社会保障规划建设(包括养老金和失业计划);重组和加强了企业、金融部门;透明度和治理的改进正在进行当中。在付诸实施的同时,要继续坚持根本性的发展优先权,比如初等教育、支援最贫困团体和省份。

经济的平衡增长仍是迫切的,它本来就是东亚奇迹的基础,将来仍起着关键作用。例如,我们估计,如果东亚保持目前6%~7%的增长率,如果这种增长率是均衡分配的话,那么该地区穷人的数量会从目前的大约2.8亿人减少到2008年前的约5000万至7000万人。 经济增长是核心因素。

必要的国际行动

对于东亚真实的东西对世界其他地方来说也是真实的。全球化为各国扩展贸易、增加投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为这种赶超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它对于改变今天这个星球上20%的人口消费了80%的商品和服务的站不住脚的不平衡状况是必要的。

但不是每个人都享受到了全球化的好处。进步一直就是很不均衡的。各国间、一国内部的总体不平等状况仍然存在,许多地方的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状况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以解决这个问题。

让我阐述一个国际社会需要做更多事情的三个关键领域吧。

1.贸易扩张

首先是贸易。现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商品出口额和服务出口额中的比重分别占到了大约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东亚的贸易扩张尤其富有戏剧性。

然而相反的是,世界最贫困国家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仍然很低,只有0.4%。次撒哈拉非洲的出口增长率只有东亚1987—1997 年增长率的五分之一。对于最不发达国家来说,问题不仅是由于全球化使他们陷入了贫困,而且他们正面临着被逐出全球化的危险。

国际社会需要紧急行动起来,帮助那些最贫困的地区,让他们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分享全球化的好处。比如,经合组织国家每年在自身农业补贴上就花了3000亿美元,这笔钱粗略地相当于次撒哈拉非洲国家全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国家所能做的帮助最贫困国家更好地与全球经济体系相融合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向最贫困国家开放他们的农业市场。

2.私人投资

行动的第二个领域就是关涉私人投资流动。目前,占全部净长期私人资本80%多的15个经济体私人资本流向了发展中国家。

东亚表现很出色;中国表现也很佳,占到了全部私人资本投资的五分之一。但所有的次撒哈拉非洲国家只接纳了2%的私人资本投资。

最贫困国家需要在一系列的问题上得到更多的帮助,这些问题需要被提及是为了使他们的经济对私人投资更具有吸引力。他们需要营造一个能够实现政策可预见的环境,一个清楚的规制框架,他们需要建设一支技术娴熟的劳动力队伍,他们需要建设基础设施。

3.互联网

全球经济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断裂”之处就在于知识转移和互联网领域。信息通讯技术已经渗入更为发达的经济体,推动了他们的经济发展。经合组织成员国内一半多的国内生产总值据估计来自于知识的分配和应用。可是,最贫困国家的20亿人却从未打过电话。

对穷国获取新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威胁在于他们将被远远地抛在后面。然而,机遇也在于确保最贫困国家深入地获取知识。

每天挣钱2美元或更少的30亿人不能与全球经济相接轨, 除非我们做更多的工作,帮助他们利用因特网和其他新技术的优势。当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许多文盲的时候,那些问我们为什么要推动因特网发展的人,还未看到那种巨大的影响,即互联网甚至在最贫困的村子里都能获取基本的医疗信息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必要的国家行动

当然在本世纪末,各国自身必须行动起来,确保增强实力,并充分利用全球一体化的好处。东亚从金融危机中的迅速复兴就是一个国家和人民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取得成功的很好的例子。

没有余地去洋洋自得。经济复兴在各国之间、各国之内也仍是不平衡的。许多人继续在遭受苦难,并奋力摆脱贫困。尽管遭受了过去三年的挫折,东亚现在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即它是惟一一个能够实现国际发展目标的地区,作为该地区最先实现的任务,到2015年东亚要消除一半比例的赤贫人口,这个成就是值得称赞的。

结论:全球化与消除贫困

新世纪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确保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飞速进步服务于全人类。特别是它们的应用能导致贫困的进一步消除。我们现在充分地了解了如何指导全球化的力量并促使它朝规定方向前进。我们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掌握在专横的全球化力量的手里。

在这个领域,东亚和中国的经历是鼓舞人心的。在金融危机过后,该地区正发生着深远的变化。一个新东亚正以一个新面貌出现:能够管理风险,抵挡未来震荡的更强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以及能够保护最弱势团体的新的社会安全网。

总而言之,艰巨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毫无疑问,东亚在其全球化的路途中建立起来的丰富经验不仅使其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而且也是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最大成就的地区。中国在这方面遥遥领先。

标签:;  ;  ;  ;  

全球化人性化:中国与东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