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伸展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530021
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高低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节约能源与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成为了当务之急。而绿色建筑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对绿色建筑的具体设计要点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绿色建筑;外墙;幕墙
前言:“绿色建筑”设计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一、绿色建筑概述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建筑在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基本且对人们的健康无害,并且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设计的主旨在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此,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不能以环境污染、使用者健康侵害和自然环境改变为代价,要突出绿色建筑设计的功能,要提倡绿色建筑的适度功能,做到节约和效率,使绿色建筑更好地发挥功能和系统价值,达到设计绿色建筑的目标。
二、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建筑布局
合理的朝向设计能使建筑从阳光中获取大量的能量,住宅往往需要平行布置,并且朝向南面,同时彼此之间要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冬季的日照时间。建筑的体形系数(建筑物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从节能的角度宜首选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建筑层高固定时,对于确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资源来减少建筑耗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使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域尽量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使具有相似使用功能的功能区域尽量位于同一区域。
2、外墙保温
墙体的保温分为外保温和内保温、外保温的保温性能不但远高于内保温,而且由于保温材料本身散发少量有害物质,对家居的室内环境有较小影响。
推广具有低热转移值的墙体节能材料,一种是外墙自保温材料,另一种是外墙外保温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南方地区夏季,建筑外墙的东西面受日照时间很长,这两个面墙的外墙保温是家居节约空调能耗的重要部位。外墙采用色彩比较深的颜色,这很容易吸收热能,在夏热的家居中很浪费空调的能耗,不利于节能环保。所以热保温隔热措施还包括外墙表面尽量采用浅色设计,以反射太阳辐射热。
3、采用高效节能的外窗与幕墙系统
外窗采用中空镀膜玻璃PVC-V塑钢门窗、断桥铝合金门窗节能门窗,既降低外界的噪声分贝又增加玻璃的强度,使节能住宅的隔热性能大大提高,夏季需要空调降温的时间相应减少。如南方地区的东、西面外门窗还应采用合适的外遮阳措施,结合外立面造型,形成整体有效的外遮阳系统。
4、自然通风
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住宅区气候的好坏。自然通风是调节环境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因素主要就在于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体设计及三维空间布局。因此,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住宅区的空气流动情况,是确保住宅区气候良好、通风情况合理的根本前提,有效提升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热舒适度,住户无需增加任何投资,就能实现居室环境的健康舒适。
5、光环境设计
(1)合理设计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将室内的照度控制在赢得区间内,在设计上应尽可能地挖掘自然采光的优越性。
(2)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自然采光的情况,应对光线的强度对比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强光刺眼,建立建筑采光阳光与热量需求之间的平衡。
(3)遮阳设计
建筑外部设置遮阳装置能有效的减少进入室内太阳辐射,从而大大减小了空调的负荷,从而减小能源的消耗,一般外遮阳有水平、竖直、综合、挡板四种基本形式,并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一般我国的建筑是在南向和西向设置遮阳设备,为了同时保证建筑夏季遮阳和冬季争取日照,一般所设置的这样工具是可进行人为调节的。
6、因地制宜地选用材料
建筑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并带来较高的环境污染。建筑师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应具备生态和经济的意识,选择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小的材料。设计中选用耐久性较好的建材,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最好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建筑同步,减少材料的更换、维护,从而节约费用。建筑中加大木材、废纸、纤维保温材料等可再生材料的利用,不仅较少建筑的投资,还可减轻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发的生态问题。
7、节水设计
首先,节能的绿色建筑性能应提倡使用节水器具的;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设置合理,完善的室内供水系统;合理利用市政管网和压力;按照预期用途被设定水表,改善仪表的测量精度;热水和供水系统设计合理,设置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供水系统,开发和利用;园林绿地节水灌溉设施。
8、立体绿化
引入“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夏季爬山虎覆盖墙面形成一道绿墙,绿墙与墙面之间形成大约300mm宽的间层,这间层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性能,而且绿墙还能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屋顶绿化是在建筑屋顶上采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上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形成一护“空中花园”。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
9、噪音控制
为了加强整体房屋的隔音效果,可以采取加固窗户的措施,这样就保证有足够的隔音效果。而建筑物的缝隙过大,同样会导致建筑物隔音效果的降低。但在整体的建筑规划设计中,窗墙的整体比对外围护墙体的综合隔音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10、绿色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作为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对环境危害极小,是绿色建筑能源的最佳选择,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避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例如,目前国内外经常采用的被动式采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PV系统等都是充分利用这种绿色能源的结果。通过实现建筑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土壤蓄热蓄冷等来减少建筑制冷、采暖和照明的能耗量。
三、结语
综上,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设计过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当地自然条件,从建筑布局、外墙、门窗、通风、采光等都达到绿色设计,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让建筑设计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天人合一原则的重要行为方式和理念认知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新光.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J].山西建筑,2009,(23).
[2]孙璐.面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设计[D].天津大学,2005.
[3]黄绳。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J]。建筑学报,2010,(9)
[4]刘彩萍.浅谈绿色建筑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
论文作者:黄柳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建筑论文; 外墙论文; 墙面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遮阳论文; 自然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