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1日到12月31日40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G-6-PD酶活性检测,对确诊为G6PD酶缺乏症的5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云南仍为新生儿G6PD酶缺乏症的高危地区;男女婴G6PD酶缺乏症比较,男婴多于女婴;新生儿G6PD酶缺乏症以溶血性黄疸为主要表现,黄疸程度重,易引发胆红素脑病。结论:G-6-PD缺乏症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早、进展快,程度重,胆红素脑病发生率高。
【关键词】 G-6-PD缺乏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079-02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dehy- drogenaseG-6-PD)缺乏症是一种人类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疾病,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4亿人罹患G-6-PD缺乏症,G-6-PD缺乏的发生与人种及地域有很大关系,各地发生率差异较大。高发地区为地中海部分地区、东南亚、印度、非州和拉丁美洲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和国家。在我国,G-6-PD缺乏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尤以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江西、贵州等地区发生率高,北方地区较少见。常在一些诱因下发病,发病的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由此而产生的高胆红素血症,尤其在新生儿期发病,病情多凶险。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各因素触发的新生儿黄疸、急性溶血,而核黄疸是新生儿G-6-PD缺乏症患儿致死的重要因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核黄疸致智力低下或死亡,在新生儿早期对该病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可积极预防由于G-6-PD缺乏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发生,有效保护新生儿健康。我院新生儿科2012年1月~20012年12月共收治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05例,其中确诊为G-6-PD缺乏症的53例。为了解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现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405例,确诊为G-6-PD缺乏症的53例,其中男45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5.62;入院时日龄≤ 3d 28例,~7d 20例,>7d 5例;足月儿50例,早产儿3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1] 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标准为:生后24小时内血清总胆红素>102umol/L,或生后24~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或生后48小时血清总胆红素>220.6umol/L,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255umol/L。
②新生儿G-6-PD缺乏症: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采用G-6-PD测定试剂盒(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其结果用每克血红蛋白中G-6-PD活性表示,正常值为>5.9U/gHb。
1.3 黄疸出现与消退时间 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17h~6d,平均为39.58±23.22h,~24h 15例,占28.30%;~72h 35例,占66.03%;~5d 3例,占5.66%。黄疸消退时间为生后10.5±2.5d。
1.4 合并症及并发症 新生儿贫血43例,占81.13%,胆红素脑病28例,占52.83%,听功能障碍5例,占9.43%,眼底出血2例,占3.77%,新生儿败血症1例,占1.89%。
1.5 治疗与转归 治疗干预措施参照《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2000年),全部患儿都采取对症支持、蓝光等治疗。倘若患者存在较高的血清蛋红素,则医务人员可添加白蛋白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主要采用间断光疗,确保每天进行光疗的时间达到24小时。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达到24-48小时。倘若患者存在换血指征,则医务人员应当给予换血治疗,本次研究给予换血治疗患儿为19例,占35.85%。治愈率高达75.47%,1例家长放弃,5例死亡,死亡的均有胆红素脑病,出现了肺出血、DIC等严重的并发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发生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05例中云南籍347例,四川籍39例,贵州籍8例,浙江籍5例,河北籍3例,新疆籍2例,北京籍1例,其中确诊为G-6-PD 缺乏症的53例,籍贯分属云南、四川、贵州。故G-6-PD 缺乏症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所占比例为13.08%,且均发生于南方籍患儿。405例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出现胆红素脑病175例,其中由G-6-PD 缺乏症引起的35例,占20.0%(35/175),占G-6-PD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66.0%(35/53)。
2.2 性别差异 53例确诊为G-6-PD 缺乏症的患儿中,男45例,女8例,男女比例为5.62;男多于女,本组男女比例为5.62:1,与G-6-PD缺乏症的病理基因是在X染色体的长臂2区8带上有关。
2.3 以溶血性黄疸为表现,黄疸程度重。53例确诊为G-6-PD 缺乏症的患儿中,43例伴有贫血,占81.13%,53例均有网织红细胞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在336.2mol/L~1044.3μmol/L,其中5例胆红素水平超过650μmol/L,1例达到1044.3μmol/L。
3.讨论
G-6-PD缺乏症是南方地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本组G-6-PD缺乏症占同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08%。本病主要有以下的临床特点:① G-6-PD缺乏症的病理基因是在X染色体的长臂2区8带上,故男多于女,本组男女比例为5.62。②黄疸出现时间早,本组全部为生后6d内发病,均值为39.58±23.22h。③黄疸程度重,男女婴血清总胆红素均值分别高达491.47±142.70μmol/L、452.50±50.05μmol/L,血清总胆红素在336.2mol/L~1044.3μmol/L,其中5例胆红素水平超过650μmol/L,1例达到1044.3μmol/L。④都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⑤治愈患者光疗时间长,治疗后易反复,往往需反复光疗。⑥易合并胆红素脑病且后果严重。
该种疾病极易引起患者出现黄疸症状,并且病情发展迅猛,极易出现胆红素脑病。本次研究中,405例患儿,175例存在胆红素脑病,占比43.21%。其中,由本病导致的患儿为35例,占比66%。因此,G-6-PD缺乏症易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并且具有较高的疾病发生率。国内研究表明,27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中,70%是由本病引起。本次研究中,5例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分别达到1044.3μmol/L,858μmol/L、812.8μmol/L、740.8μmol/L,664.4μmol/L,5例中除1例合并眼底出血外,其余4例均无合并有感染、早产、出血、缺氧等高危因素,且5例中3例死亡,2例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这说明G-6-PD缺乏症是导致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其所引发的后果很严重。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患儿均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见,早期确诊疾病,并且给予有效治疗具有现实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此种疾病是通过治疗干预进行控制的。完全可以预防的。通常情况下,该种疾病出现南方地区,尤其是云南地区,并且由于黄疸症状病情发展迅猛,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胆红素脑病。可见,探究该种疾病有效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首先对进行体检的孕妇进行G-6-PD缺陷筛查,并且建议对有缺乏症禁止使用氧化性药物及食物;对有G-6-PD缺乏的妇女所生的新生儿,生后及时进行脐血筛查,发现有本病者,应于生后严密监测胆红素的动态变化。(2)当前产科及儿科医师对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或RH血型不合)均较警惕及重视,而容易忽视对G-6-PD缺陷的筛查,故对非O型或非RH(-)母亲所生新生儿皮肤黄染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难消退,且母亲来自南方地区时,需积极完善G-6-PD酶活性测定以明确,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救治,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提高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3)本病发病率高,建议将G-6-PD缺陷的筛查也列入南方地区(以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常规项目。临床实践表明,尽早确诊,尽早给予有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降低治疗费用,并且可提高当地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黄世荣. G-6-PD缺乏症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及其特点[J]. 中国医疗前沿,2012,11:1-2+43.
[2]袁义,陈玲.新生儿G6PD缺乏症并发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J]. 临床急诊杂志,2013,10:484-486.
[3]花少栋,温建武,刘楚芹,何逢爱,封志纯.蓝光治疗对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所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反应的影响[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02:50-54.
[4]杨丽,高于,夏斌等.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合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分析[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03:296-299.
[5]向飞艳,肖晗,刘秀珍.179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G6PD缺乏筛查及临床意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08:840-842.
论文作者:赵玫(通讯作者),李斌,高瑾,杜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胆红素论文; 新生儿论文; 缺乏症论文; 黄疸论文; 患儿论文; 血症论文; 血清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