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商业企业发展的思考_商业论文

加快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商业企业发展的思考_商业论文

对经济转型时期加快发展我国商业企业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快发展论文,时期论文,经济转型论文,我国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未来15年我国面临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在转型过程中,如何顺应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要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多层次商品流通网络,是扩大商品流通的重要条件。在转型过程中,还要求商业企业正确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使传统商业企业向现代商业企业转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一、逐步建立在全国统一市场基础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化商品流通网络。这是商业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商业所有制形式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商品流通网络仍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条块分割严重,行政界限鲜明,不能顺应商品的自然流向,束缚了全国统一市场基础上的商品流通网络的发展;零售流通网络发展过快,存在“失控”现象,大型零售商场重复建设情况严重,少有特色,“千店一面”,成为制约我国商品流通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农村流通网点少且较分散,很难满足农民群众消费需求。总体而言,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交通运输不够发达等因素制约,我国商品流通网络有待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遵循科学合理的商品流通网络布局原则,建立以经济区域为依托,以大城市为主导,以中小城市为纽带,众多小城镇与广大农村相衔接的“金字塔”型流通网络,牢固树立“大流通”观念,冲破地区界限,组建区域化零售与批发网络。

二、使传统的商业企业向现代商业企业转变。传统商业企业由于所有制形式单一,企业缺乏自主权,为此必须转换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商业企业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更新观念,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当前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首先,由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转变,使企业面向市场,做到从“要我管理”转变为“我要管理”。其次,由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在对职工进行制度约束的同时要加强自律教育,激励职工的敬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再次,由单一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和资本运营型转变。现代企业管理是全过程的管理,特别要以市场为导向,视用户为“上帝”。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转变的最大特点是突出资产增值和整个产业的保护,以及为此而开展的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开放。另外,还要实现由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变。现代企业必须适应国际化经营的客观要求,从国内外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来考虑,不断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坚持博采众长,独创一家。

三、实现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配置利用效果最佳的途径。集约化经营就是通过挖掘潜力,通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科学管理降低经营成本,形成切合实际的规模、布局和优化人员组合,优化库存结构,盘活用活资金,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全方位提高企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首先,要实现人才集约化。强化人才的吸收和培训,实现“金字塔”式的人才模式,是人才集约化的最佳模式。位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决策层人才,他们是企业形象和实力代表,必须坚持“四化”标准,优胜劣汰。中间部分是执行层人才,这部分人是企业的中层领导,他们的素质关系着企业成败。最底层是操作层人才,即企业各个岗位上的员工。要培养职工敬业精神,树立“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振兴”观念。其次,资金集约化。这是目前商业企业运作资金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其运作重点:一是掌握好资金投向;二是下大力气盘活死滞资金;三是把新的销售立足于回款的基础上,把回款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部位上,使资金保持最合理的投向;五是集中资金打好短平快。资金集约化管理核心就是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灵活性、效益性集中得体,分散得当,使资金象血液一样在企业躯体内畅通无阻。第三,经营格局集约化。优化经营格局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组织程度上的优化,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经营规模。比如搞企业集团要看它的经营要素是否重组,资源是否重新配置,避免片面性与盲目性。二是结构上优化。企业要以市场为轴心,按市场需求来配置企业的现有资源,什么盈利就经营什么。为了抵御市场风险,企业要挖掘潜力,开掘经营,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格局。第四,信息集约化。企业面对日趋复杂的经营管理活动,更需要迅速、准确的信息为决策服务。商业企业经营过程就是经济信息的循环过程。企业领导要重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信息处理现代化进程,建立信息网络,把信息变成财富。第五,管理集约化。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市场经济体制下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手段。根据国有商业企业现状,对企业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及承租制,使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经济实体。

四、加快商业结构调整,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在当前市场环境极不宽松,商业面临诸多困难的形势下,加快商业结构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1.调整组织结构,增强整体实力。商业企业的实力往往来源于企业的规模。实践证明,规模大的企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当前商业企业要抓住机遇,大力实施企业兼并联合,破产重组,整体购进,组建集团等,具备条件的还可以发展连锁经营,逐步推行配送制。逐步实现企业间资产的合理流动,从而使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2.调整经营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商业企业突出特点是单一化经营结构,即单纯的批发、零售、单纯的商品经营、柜台经营、国内贸易等。要走出困境必须走“多样化”经营结构之路。一是向生产加工业延伸,冲破经营界限,瞄准市场需求,大胆上马生产加工项目。二是向多经济成份延伸,大力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经营、国有民营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三是向生产厂家延伸,实行工商、厂商、农商、牧商联合,开展总经销、总代理,联购分销、分购联销业务,形成充满活力的经营格局。四是向农村延伸,形成城乡并举的格局。五是向外经外贸延伸,创造条件开展对外贸易形成内外贸结合的局面。

3.调整商品结构,扩大特色服务。要改变当前商业企业普遍存在的千店一面的现状,大力实施“名、优、特、高、精、新”的经营策略。“新”即用新商品、新服务适应消费者需求;“特”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独特优势;“精”即要有自己的拳头精品,引导消费者提高消费档次;“名”即开名店、卖名牌;“高”即大力发展中高档商品经营;“优”即商品优、服务好、环境美、信誉高。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不断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强化企业管理,广泛占有畅销商品货源,买断部分名优商品的区域经销权,形成强大阵势,取得规模效益。

4.调整资金结构,发挥最大效用。当前制约企业经营的最关键因素是流动资金短缺。商业企业在坚持多渠道融资的前提下,最关键的是抓好资金结构的调整,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是调整优化资金投向。要把资金投到能创高效益的名优商品的规模化经营上来,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调整优化资金管理,健全管理制度,严把费用开支关。三是调整优化资金积累。最大限度地获得现有营业设施的利润率,同时盘活存量资产,严把商品购进、入库关,合理存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商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努力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标签:;  ;  ;  ;  ;  ;  

加快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商业企业发展的思考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