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情绪;护理质量
前言:糖尿病是老年群体常见慢性病,由于病程长,要长期药物控制。老年患者多存在多种合并疾病,身体机能较弱,经过长期治疗后,患者极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为研究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本文于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64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2例,性别:男/女=14/18,年龄(75.12±3.06)岁,平均病程(5.62±2.23)年。观察组32例,性别:男/女=13/19,年龄(74.73±3.15)岁,平均病程(5.31±2.11)年。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指导患者定时用药,督促患者定期参与复诊检查,给予患者药物指导,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和运动。
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士,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组织健康讲座,对老年群体展开健康教育,普及相关知识,提供健康指导,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问,同时注意语气和态度,保持微笑,耐心回应患者的问题,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患者的信任,推动护理和治疗的开展[1]。通过讲座普及糖尿病知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发病原因和注意事项,着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个案访谈:根据患者病情结合个案访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病情和情绪状态,充分尊重患者的想法,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帮助患者调节负面情绪,多鼓励患者,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接受心理护理。
(3)放松疗法:给予患者放松疗法,可通过音乐疗法、深呼吸等方式,让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保证稳定的情绪,对患者加强鼓励,通过阅读、运动、下棋等娱乐活动,缓解心理负担,转移注意力,放松心理情绪。
1.3 评分方法
(1)使用SAS量表和SDS量表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2)使用自制量表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以及护理态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观察组SAS(30.06±8.27)分,SDS(29.75±7.70)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2.2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工作能力(95.68±4.76)分,工作效率(92.93±4.57)分,护理态度(97.41±2.05)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 2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3 讨论
糖尿病在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出现连年升高的趋势,由于糖尿病病程长,患者需要长须服药控制病情,随着病程进展,还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引发多种合并症,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患者身体健康水平产生直接影响,造成患者依从性的降低,不利于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从而控制病情,维护治疗效果[2]。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兴模式,从患者自身情绪态度出发,对患者给予行之有效的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通过心理干预,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经本文研究,对照组SAS(41.92±8.19)分,SDS(39.63±7.95)分。观察组SAS(30.06±8.27)分,SDS(29.75±7.70)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见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患者能够抱着积极心态自我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另外,观察组工作能力(95.68±4.76)分,工作效率(92.93±4.57)分,护理态度(97.41±2.05)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心理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医院护理水平,对临床治疗起到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让老年患者建立乐观心态,接受治疗,心理护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推广应用具有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荣.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6):101.
[2]董芳.探讨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1):177-178.
论文作者:宋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情绪论文; 老年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糖尿病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