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传承至今,得到了大力弘扬和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珍惜光阴、励志自强”“敬老爱老,孝感动人”……耳熟能详。在传统美德的熏陶下,中华大地出现了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硝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他们的浩然正气惊天地泣鬼神,为后人景仰。但纵观当前,日益开放的信息社会使过多的暴力影碟、社会黑幕、惨恶事件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在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社会环境里,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认识能力与分辨能力,责任感、同情心……似乎很难光顾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情感世界杂草丛生,美德之花日益褪色。现代教育究竟该怎样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使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见诸行动,养成习惯,蔚成风气呢?我认为:
一、让孩子在浓郁的班级文化中感受美德
环境对人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力提倡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的今天,我尝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不但让墙壁说话,还让班里的一切设施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德的内涵。
开学伊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属于自己班级的口号:“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它被高高地书写在黑板的上方,这无疑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我还引导他们参照名人名言设计适合自己的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不断朝目标前进;班里张贴的一句句激情洋溢的话语和一项项具体的奖惩措施使学生向往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知书达礼的人;“竞争对手栏”为全体同学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人人奋斗有目标;墙壁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警句激励同学们持之以恒,爱国爱家;“荣誉窗”及时记载同学取得的辉煌;“星星伴我行”“明日之星”给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催生一种你追我赶的力量。为了让教室更有生机,我号召同学捐花,在盆花旁边写上“谢谢同学们对我们的爱护”,署名为 “花草树木”。它让孩子们感到温馨,仿佛花草也有情意,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爱护花草的意识。除此之外,我在与学生交往中尝试不用“要这样,要那样”、“禁止这样,禁止那样”的语言,而是用商量的口吻与他们平等对话,聆听孩子们的心声,真心诚意地关心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美德的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
效果证明,孩子们在充满爱意、催人奋进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升华,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二、让孩子在丰富的阅读中积淀美德
语言文字能熏陶学生的情感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诗词豪情万丈,认真体味一番,它不但让你感慨不已,还能让你意志更坚强,志向更远大,如岳飞的《满江红》;有的散文情意浓浓,它不但让你动情,还能让你的感情更丰富,内涵更厚实,如朱自清的《匆匆》;有的杂文脍炙人口,它不但让你激情燃烧,还能让你的爱憎更分明。杜甫、鲁迅、张爱玲、刘墉……他们都是一个个阅历丰富的作家,由于他们时刻心系祖国,时刻让心灵与世界对话,时刻让内心与文字对话,所以他们的情感世界细腻而敏锐,他们对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令人动容。基于此,我们应引导学生看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如《传统美德系列丛书》等,让这些书教会他们懂得善良,理解责任,知道同情,学会感恩。
三、让孩子在实在的生活中体验美德
生活中处处有美德,有真情。有长辈的爱护之情,有小伙伴的友爱之情,有邻里的关怀之情,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情……要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去感受生活,实践中体验美德。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万事孝为先”是中华传统美德之精髓。我们可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向父母献孝心”活动,给孩子们布置一些特殊的作业——给妈妈洗脚,帮妈妈做家务。要求写成日记,并请家长反馈信息,然后通过评选“孝敬星”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一次次小小的亲身实践,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使得母子之情更浓了,家校感情沟通了,师生关系融洽了,正所谓“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我们应该创造合适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生活,他们的世界不应只有书本、电视机、四面墙壁……我们要充分利用“三八”、“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国庆”等节日,以及民间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实践出真知”,你让他们烧一顿饭,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亲人每天就是这样无私地为他们操劳着;你让他们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他们一定会从那厚厚的老茧中读懂他们的辛劳;你让他们把买零食的钱省下来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那么他们一定可以体会到助人乃快乐之本;你让他们与人为善,使用文明用语,那么他们一定会享受到美德所带来的温馨。长此以往,美德之花一定会在生活这片沃土上常开不败。
四、让孩子在真诚的赞扬中享受美德
现代教育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赏识非常重要。我们要善于肯定和赞扬学生思想中的“金子”、言行上的“闪光点”。每当发现学生发扬美德,哪怕是细微的举动,如讲文明礼貌,我们也要大力宣扬,不吝赞美之辞,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美德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更深化对美德的认识,更彻底地践行美德。
让美德教育牵引着孩子们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回到原本的心灵去感悟他们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我们渴望听到那美好的感情如汩汩的泉水叮咚作响,奏起充满人性的乐曲;渴望看到那灿烂的美德之花在生活这片沃土中盛开,不时释放出沁人心鼻的芬芳。
论文作者:何苑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美德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学生论文; 让你论文; 传统美德论文; 之情论文; 《教育学》2017年4月总第1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