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说开去
尹建成 甘肃省民乐县教育体育局 734500
近几年,我们组织并参与了几次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认真聆听了参评的语文课,感触与思考颇多。这些想法一直在煎熬和折磨着我--一个专职教研员的心灵和良知,似有不吐不快之感。
一、再现与回放
情境一:有75%的老师因为是异校上课,老师登上讲台的第一句话均是: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你们高兴吗?你们欢迎么?同学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齐声回答:高兴,欢迎。
情境二:面对一些情境性很强的文本如《信任》、《修鞋姑娘》、《为了他的尊严》、《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等这类课文,在还没有进行字、词、句的朗读与学习,老师就随口提出一个问题:这篇课文美么?生齐答:美。师接着问:感动么?生齐答:感动。
情境三:面对课件中展示的伟人图像(如贝多芬),老师无一例外地会问:看到他,你会对他说点啥?学生的回答也无外乎以下两个体例:×××,你真了不起;×××,你是个伟大的人,我要向你学习。
情境四:所有参评课都设计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字、词由课件“写”,课文由课件“读”,情境由课件“现”,过渡由课件“引”,课件成了老师须臾不能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沉下心来细想,似乎又缺点什么,缺点什么呢?......
二、分析与反思
情境一的镜头,不管学生众口一词的“高兴”,还是异口同声的“欢迎”,这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么?本人不敢苟同,不高兴又能怎样,不欢迎难道老师就可以不上?说穿了,这实质上是来自于老师的让学生无法拒绝的“心理压迫”。
情境二的“美”与“感动”,实质上是一种无文字解读的“顺意应答”(顺着老师的意思应答,我姑且称之),也是无共鸣的“集体感冒”,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苍白表达,更是在老师和听课者眼前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最终导致学生心灵与文本的对话在一种“虚假的共鸣”中“走了过场”。
情境三的回答,是一种“程式化”、 “模式化”的“学生相”的真实再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试问,学生对贝多芬都不了解,如何学?学什么?在这里学生在老师的刻意诱导和课件的渲染烘托中“被工具”、“被发展”了。我相信,一堂好课的“好”是写在孩子们脸上的,这比什么精细的“标准”都来得真实。
情境四的课件,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重形式、轻内容的典型反映。然而课堂也在课件眼花缭乱的声光电中,迷失了语文味,找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本源”、“本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更不是课件演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悟出来的。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感悟与思考
1.关于课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科学地使用课件。课件只是手段,而通过文本字词句篇的理解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课件的使用要做到适时、适宜、适度。对于学生生活中不常见的现实世界需要课件的再现,如西部孩子眼中的大海及热带风光,东部沿海孩子眼中的黄沙大漠、驼铃冰雪;对于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内容需要课件的帮助;对于遥远的无法想像的历史内容与场景离不开课件的还原等等。
但是,老师的板书及生字的规范书写离不开老师的示范---不可用课件代替;学生的朗读与老师的范读离不开亲历---不可用课件播音;对字、词、句、段的理解与感悟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不可用课件演示;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立足文本的描写---而不是课件展示的电视剧、电影中演员或角色的形象。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众声喧哗中,在声光电的眼花缭乱中,人们往往会迷失本真,泥沙俱下,我们只能萃取精华,留住语文教学借助字词句篇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个根,只要根还在,看似无华的泥土下,漫长的等待其实是潜移默化的孕育。
2.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通过工具性来体现。人文性勿须讲解,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的一种玩味,揣摩、体验、领悟,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心灵感应,是一种潜质性的童心与文学大师的心灵碰撞与交融,是通过具体的工具性即字、词、句、篇来品味而得。那么如何落实“人文性”,只有抓住工具性,才能使这种“人文关怀”实实在在而不是空虚乏味,也才能使这种人文性真实可信而不是无病呻吟,而这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也才能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滋润学生的“心灵鸡汤”。
3.回归教学的“本味”。本源异者,文不能净;本源粗者,文不能细;本源小者,文不能大也。这就提出了一个“本味”问题。如何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味”,笔者认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化,是帮助学生实现知情意诸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习得与传承。“本味”是极朴素、极真实的,找回“本味”,就是要求我们返璞归真,洗尽铅华尽素颜。
纵令尘世污染难免,我心自有明月清泉。如何回归语文课堂教学的“本味”?那就是做课堂教学本该做的事,提课堂教学必须考查的问题,一刻也不能忘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人即目的”,使“工具”让位并服务于 “价值”,让真善美充溢课堂及教学,去除冗余、最少杂质、最少异化、最少虚假、直奔主题---让学生获得真实的语文感受。
论文作者:尹建成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6
标签:课件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是一种论文; 语文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4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