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0 以“征文”为广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栏论文,广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商人做广告的手法,可谓五花八门,而且“无奇不有”,在旧上海以征文的形式来为自家商品做广告就是一例。
在上世纪30年代,西药大量涌入十里洋场的上海。为了推销西药和与同行竞争,药商们便使出了浑身解数,以求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药品不同于食品,直接鼓励人们去吃药的广告收效甚微。于是,他们想出了“征文”的招数用来扩大宣传,增加广告效益。上海的“中法大药房”是法国人和中国商人开办的“合资企业”,为了与英、美商人竞争,他们特意举办的“中法大药房‘赐尔福多’延年益寿粉奖学金征文”,在当年就轰动了上海滩。
此次“征文”活动,由于名义上是“提倡国粹”,所以要求参加征文活动的中小学生做一篇文言文,而实际上是扩大“中法大药房”的知名度和可信度,是企业自我包装的手段而已。作文题目虽与药品无关,也没有涉及“赐尔福多”延年益寿粉,但必须有“自爱爱人”、“孝莫大乎事亲论”之类的内容。显然,药房的董事们是期望用这些文章来标榜高尚和仁义。
为了凑趣和郑重其事,他们还聘请了上海一些文化名人,如严独鹤、周瘦鹃等来充当“评委”,而且最高奖金高达千元,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一时在上海成了街谈巷议的焦点。当然,真正能获奖者是不多的,但是所有参加征文活动的人,都记住了“中法大药房”和“延年益寿粉”,这种广告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中法大药房”的如意算盘取得了预期的目的,虽然花去了不少钱,但给人们留下了“乐善好施”、“助学”和“提倡国粹”的美名,同时,也为这家药房的商品打开了销路,让同行们大大失落,自愧不如。
由此,用企业“征文”及企业出资办学、赞助体育比赛等,就成了商人们做广告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并沿用至今,如每年的“丰田杯”足球赛、“法拉利”汽车拉力赛等便是例子,其广告效果确实不错。
标签:征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