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播到欧洲,中国就不会比欧洲先进吗?”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_火药论文

“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播到欧洲,中国就不会比欧洲先进吗?”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_火药论文

“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到欧洲去,中国不就比欧洲先进了吗?”——研究性学习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中国论文,进了论文,就比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背景介绍

这是我在上海立达中学(注:该校是大同中学支持的民办初级中学。)初三(6)班代课时的一个案例。这是个思维很活跃的班级,学生喜欢讨论问题。

在学习《东亚和西亚封建国家——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注:《历史》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第九册(上)第四章。)时,坐在第一排的一个男生就“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罗盘针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字、糖、棉花等都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些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说:“蛮好我们当初不交给阿拉伯人传过去,这样,我们就比欧洲先进了,轮到我们打他们而不是他们打我们。”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引起了周围学生的小声议论,从表情上看,有不理解的,有不同意的,也有许多是赞成的。经验和责任告诉我,学生在思考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应该充分肯定其积极性;同时也意识到,其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对相关的历史知识不了解,思维逻辑有明显漏洞,情感和态度的人文缺失等等,而且这类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悉心引导。应该及时把握这样一个教育与教学的良机,让学生明白问题所在,形成先弄清“是什么”,再探究“为什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式和正确的思维逻辑。我想,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思维方式,比起简单空泛地谈论“我们的发明对世界的贡献非常大,我们应该为此而自豪”,更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于是,我决定调整原来的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二、研究过程

师:××同学,你能否对全班再说一说你刚才的想法?请大家一起来回答你的问题,好吗?

(××同学重复刚才的说法。)

师:这个想法太有意思了!同学们,请大家先想一想,怎么回答?可以前后排一起小声讨论。

(学生互相议论,教师巡回。)

师:现在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技术到底是怎么传到西方去的?有谁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我们在初一的历史课中学过的。

生一:我知道。火药是在打仗中传播过去的。

师:很好。元朝的时候随着蒙古人的扩张,火药被带到了欧洲。那个时候被称为“黑火药”。火药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战争实现的。

生二:老师,你讲得不对。

师:哦?说说看,老师错在什么地方?

生二:书上说是阿拉伯人传播的,而你说是蒙古人传播的。

师:好。这说明你很认真地在听老师的讲述,发现了问题,反应很快。确实,课本中说是阿拉伯人传播的,但是在很多研究这方面历史的专业书籍中都提到火药是在战争中被蒙古人带到欧洲去的。蒙古扩张,一直打到了阿拉伯、欧洲。因为用火药来攻城,而人家也可以学来派用场,所以,就这样传到那里去了。

生二:那是教材写错了吗?

师:不能这么理解。其实火药传播到西方去不是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由某个人完成的。蒙古人扩张把火药留在阿拉伯,留在欧洲,人家挨了打,吃了亏,就会学习。阿拉伯人反抗蒙古人,那么阿拉伯人就认识到了火药的巨大威力,他们学习后又在以后的向西扩张中西传。所以,我们教材中这样写,也不算错。两种传播,究竟哪一种是主要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材料来证明。刚才老师没有讲全,幸亏你的提醒(面对生二),谢谢!

(生二与不少学生笑,有人鼓掌。)

火药的传播不像现在,比如说你申请了一个专利,如果别人要使用,必须征得你的同意。当时这种通过国家间的大规模战争在客观上产生的传播,很难说是由谁可以决定“传”或者是“不传”的。这是一个自发的、长期的过程。

那么其它发明是怎么传播的呢?有没有同学知道?

(沉默)

师:那么老师来说了。老师看过一本《中国科技简史》,书中讲到,中国的造纸术在唐朝的时候由一批战俘传到土耳其斯坦。在公元8世纪的时候巴格达出现了第一家官办的造纸作坊,后来意大利也出现了造纸厂。所以大家可以发现,造纸术的传播有偶然因素。至于指南针到底怎么传播到西方的,有阿拉伯商人的作用,也可能有中国人在航海的时候传播过去的,但一般地说,当时阿拉伯人在通商方面起了主要的作用。这和刚才我讲过的火药一样,不是由哪一个人传播过去的。

现在大家对几个基本事实比较清楚了。而且可以发现,文明之间的交往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也不是谁说了算的问题。

好,我们再看××同学这句话里的一个问题。按照××同学所说的进行逻辑推理:如果我们不传过去,就比欧洲人先进吗?

生三:肯定不是。我认为这个观点就像一个人有点好东西,总怕别人知道,藏着掖着,不敢和别人分享,当然钱除外(笑),结果就得不到别人的意见,也就没有进步了。同样道理,当时如果没有传播过去,中国今天可能依然保存那些好东西,但是也没有发展,有可能连现在发展程度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外国也是如此,还不如中国。老师也说过,中世纪的时候欧洲远没有中国发达。大家都不发展,那我们今天不就不能打“电玩”,去“嘉年华”(注:嘉年华最早起源于古代埃及,后成为古罗马的农神节,演变成欧美的传统节日——狂欢节,并为全世界各地所接受,成为集游乐、舞台、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集会,其核心是大众广泛参与。)了吗?我们的神州五号也就上不了天了!

生四:古人也没有“电玩”打,也不到“嘉年华”玩,难道他们就没法过日子了吗?他们也有自己玩的东西,也有自己的乐趣。我认为关键不是说没有发展了,而是我们的东西不传过去,我们就可以不受人家的欺负。你看,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就一直被人家打,如果没有传播过去,那我们不就可以过安安稳稳的太平日子吗?那么,就算没有现在先进又怎么样呢?不是照样生活?

师:哦,很有爱国心,让人感动,看来对中国近代史印象很深。不过,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最后的一句话令人费解,“就算没有现在先进又怎么样呢?不是照样生活?”言下之意是……

生四:哦……?这话说错了,收回!

师: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按照你的逻辑推论下来,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不传过去,欧洲肯定就不会发展,于是我们就不会受欺负。言外之意,欧洲的发展是我们的东西传播过去所导致的。不传过去,欧洲就没有发展?

生五:我认为世界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并不能因为中国的东西没有传到欧洲去,欧洲就不发展了,只不过可能发展的速度没有现在快而已。三大发明的西传促进了发展,但不表明没有这个传播,欧洲就一定比中国落后。

师:不错,这位同学的逻辑很清楚,阐明了传播和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也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都知道,天文望远镜是伽利略发明的。实际上在他发明之前,荷兰人就已经发明了,但伽利略没有看人家,就自己着手研制出来了。从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很多东西,你在研究、在发明,其实同时也有很多人也在从事这个工作,只不过可能速度上有差别而已。但发展肯定是大趋势。

生六: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东西传到人家那里去,人家就用得上,发展那么快,而在自己老家却没有派用场呢?怎么就没有促进自己的发展?比如火药,在中国军事上曾经有点作用,像康熙王朝的红衣大炮,但后来主要用来做鞭炮,怎么到了西方,人家就制造出了更先进的大炮呢?什么原因?

师:问得好!这是个很大、很深的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的魏源的《海国图志》在自己祖国没有受到重视,但传到日本以后,当时日本政府却把它看做民族振兴的一个法宝,社会上下都学习这本书。后来,日本摆脱落后状态走上富强之路,这本书功不可没。但是,想要回答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个很深的问题了,涉及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具体的时代背景等。这个问题留待以后学了世界近代史再来讨论。如果有兴趣可以多关注,多思考这个问题。到这里,大家基本上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传播或者交流肯定会促进发展,那么原因何在?

生七:我认为技术传播出去以后,大家都来使用,然后就会发现它的不足,一起讨论改进,这样会使得它比以前更好,就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师:说得好!你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吗?

生七:瓦特改良蒸汽机。

师:好。其实,我们在初一就学过一个例子。活字印刷是中国发明的,当时主要是泥活字和锡活字,使用局限性比较大。但是日本、朝鲜人把它改进成了铜活字,后来又造出了铅活字,给大家都带来了好处。

生八:老师,前两天看了一本书,里面讲到一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是一个外国人说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中国同西方国家把彼此的发现结合起来,必将使双方都取得飞速的发展。这个学者很遗憾为什么中西方之间没有早点进行有意识的合作和交流,否则今天的世界可能又是另一个样子。

师:老师也看到过类似的说法,不过要正确理解这位作者的假设和遗憾,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给欧洲”的假设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一样,“如果中国与西方在古代就彼此结合起来”的假设,其本身也是不存在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我的理解是一种写作方法,不是真的去假设历史。他的用意与其说是假设过去,不如说是为了强调现在,当今世界信息交流的条件是古代世界不可比的,各国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我们从历史中能得到什么启示。你们同意吗?

生八和大部分学生:同意!

师:好,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有问题的同学可以下课再来和老师一起探讨,对世界科技文化交流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老师这里来,看看有哪些书籍可以供你参考。下课。

三、教师说课

这位学生其实提了一个很“成问题”的问题,我也立刻意识到了。但是,面对这样的问题需不需要关注?有没有讨论的价值?当然要!否则就背离了历史教育的目的;如果要关注,应该怎么做?问题解决的过程很重要,不但要让学生明白问题出在哪些方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悟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把“问题”变为教育的机会。我先回避了学生提出的本不存在的假设问题,“曲线救国”,从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入手。史实清楚了,实际上也就含蓄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的虚假性;第二步,直面虚假问题,从思维逻辑进行引导,不但让他意识到思维逻辑上的漏洞,而且再次用事实说明问题的虚假性;最后以问题和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传播、交流对大家都有利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还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清应如何看待教材的知识,稍涉史学思维方法问题(因为是初中学生,没有做过多的说明)。对另一个学生提出的很有深度的问题也稍作了分析,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

这个讨论共进行了二十多分钟,我的感觉总体上是好的,但事后想来,仍有遗憾之处:

一、对学生提出的这个本不存在的假设,在讲清事实的基础上应该针对初中生认识能力还不强的特点能更明确地点出来。如果再能趁热打铁,给全体学生分析一下历史上的“如果”问题,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没有“如果”的价值和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哪些问题是应当需要通过“如果”来进行历史的反思的,则对学生思想方法上的指导会更加有益。我没有顺势拓展下去,失掉了一个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教育的有利机会。

二、对学生问题里隐含的另一个方面——人家打我们或我们打人家的斗争哲学、冷战思维的倾向没有给以关注。21世纪,和平与发展是主流,历史教育应当通过总结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教训,使学生认识并建立和平竞争,优势互补,争取双赢多赢的文明观、发展观。

对这两个问题,今后应寻找机会,设法予以弥补。

标签:;  ;  ;  

“如果中国的好东西不传播到欧洲,中国就不会比欧洲先进吗?”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_火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