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常生产生活中,由于石化生产引发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石化生产的危险性主要源于其生产流程和生产技术的复杂性和制成品性质两方面因素,生产操作不当和制成品泄漏都会直接造成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虽然在石化生产过程中使用新型生产技术已经大大降低了危险发生的几率,但仍然还存在许多制约该行业发展的因素需要企业管理者予以高度警惕和重视。对生产过程实施安全管理以及使用安全技术都能降低石化生产的风险系数。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进行讨论。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发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在石油化工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经常会处出现火灾或者爆炸等安全事故,给石油化工带来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所以,做好安全管理措施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石油化工;生产安全;安全管理
引言
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发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在石油化工行业是一种高危行业,经常会处出现火灾或者爆炸等安全事故,给石油化工带来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所以,做好安全管理措施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石油化工生产的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引发石化生产安全问题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石化生产流程和产品本身具有的特性,例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反应,因此对环境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又如石化制品多为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十分容易发生泄漏,所以对生产和保存条件提出了挑战。因此,企业也应该将着眼点放在提高管理水平上。另外,对于化学药品、危险品的存放与管理也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安全事故,如火灾、中毒等一些常见事故的发生,均可能发生在化学品的库存以及运输环节。
1.1 生产流程和技术操作不规范
石化生产的工艺和技术流程十分复杂,且对于生产操作有严格的要求,所以生产人员在操作时必须将环境条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要严格按照生产要求进行操作,不允许有一丝马虎大意。不仅如此,在制成品出厂保存和运输环节也要根据其自身性质对保存和运输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其符合储存和运输标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操作人员往往不会特别重视这些操作要点和环节,致使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1.2生产设备定期检查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气密性不好,存在一定的故障,从而导致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事故。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而未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此时也会对石油化工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
1.3安全管理不到位
据有关部门调查得知,多数石油化工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操作问题,而在于企业的自控力度不够,没有健全的生产安全管理体系,且由于基层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上不去,最终导致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实际落实,从而引发了安全事故。
2.对于石油化工生产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2.1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要做好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是做好安全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石油化工行业只有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加强生产设备的检修力度与次数
化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比如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生产设备设施台账制度等等。重点要加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大型生产设备、储罐、仓库存储设备以及安全装置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维修,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及时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树立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因为石油化工属于高危行业,所以企业在实施安全管理时,要将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实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保护好每一个员工的生命安全。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三点。第一点,认真做好每一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让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范,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做到安全生产。第二点,树立安全生产的榜样。对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并且成绩优异者,企业要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号召所有员工进行先进性学习。对于违章操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严厉处罚。第三点,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发现有违章操作,要及时纠正。如果不听劝阻,就必须马上停止操作,并接受安全教育,直至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如果性质恶劣者,可以考虑予以开除。
2.4实施有度扩张,实现生产的连续性石油化工企业
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与经营方案时,要针对企业自身经济实力、生产工艺与生产效率、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制定科学严谨的规模扩大建设规划,在保证企业各厂区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进而实现规模效益,同时严格控制各厂区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与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培训工作,保证企业向大规模经营的平稳过渡。
3.石油化工生产安全技术的分析
3.1 故障安全控制技术
故障安全控制(fail safe control简称FSC)技术系统是基于微处理器、模块化、可进行软件编程和组态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安全控制、串行通讯、系统诊断、故障报警、实时操作记录和查询历史记录等功能,其高度的自诊断功能,可确保FSC在生产过程的安全时间内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保证生产装置的安全性。
3.2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是针对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非正常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措施。非正常状态主要包括过渡、异常、事故、灾难等几个阶段,其过程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连续稳定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的手段之一。Frank将故障诊断方法分成基于知识的、基于解析模型的和基于信号处理等三种方法。Purdue大学的Venkatasu Bramanian将故障诊断方法再分为定量模型方法、定性模型方法和过程历史方法,还有学者提出了数据驱动方法。
3.3 基于虚拟现实的化工企业安全仿真技术
基于虚拟现实的化工企业安全仿真技术系统,主要采用兰维仿真技术在计算机上重现现场的环境和设备,模拟事故发生时的声、光、影等特效,同时允许用户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按预案要求进行相关的操作处理,达到熟悉和演练预案的目的。该系统具有比其他仿真系统更高一级的功能,诸如3D用户界面、可交互性、特效模拟等优点,同时还能与工艺流程仿真模型服务器进行互相通信。通过该系统可仿真出化工企业实时的生产状况,可通过对故障和预案的设定对各个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并可对操作成绩进行评定。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安全工作也需要开拓创新,对于石油化工产业有效地管理,能够更有力的保障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有力地能够保证石油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管理,既需要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把控,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相关的安全技术的研究与探讨。要及时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解决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让企业员工随时保存持头脑的清醒,做到警钟长鸣,才能开创化工安全的新局面,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创建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邝志敏.论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09(17).
[2]高有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
[3]刘炳新,马向民.浅谈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
论文作者:朱振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石油化工论文; 操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