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活动的全面施行,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行深入挖掘,尽量快速提升学生个体的习作能力。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信息资源存储少,见到的事物也比较贫瘠,作文创作的难度非常大,要怎样才能够快速提升学生个体的习作能力,这是所有语文教师永远都在探究的课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新课改相关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对习作素材内容、方式等进行积累和学习,并且基于学生自主拟定的主题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与热情,切实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快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习作水平;有效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实际习作过程中欠缺鲜明的个性,这是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在上了小学之后才接触和学习到汉语,使用汉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比较弱,并且因为当地民族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交谈使用民族语言,也就不擅长使用汉语进行表达。这样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常出现语序杂乱、语句不通、词不达意等问题。现实生活当中的新鲜事物比较少,能够阅读到的书籍也比较少、信息交流较为闭塞、知识面狭窄等都会导致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缺少素材。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站在现实的立场上,积极进行探究与突破,找到能够快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习作水平的教学方式。
一、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冲破民族语言的束缚
很多学生都能够将本民族语言表达得很通顺,而在使用汉语口语的时候,特别是书面形式的表达时,就会出现语言顺序杂乱的状况。这是因为学生尚未真正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律。小学时期的一年级开始,教师就需要在实际教学以及现实生活中使用规范形式的汉语,避免日常口语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为学生营造更为优良的语言环境,语文教师一定要基于教材内容中的正确发音,在汉字认知的过程中矫正学生的发音,对学生出现的语法使用错误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并且更要同当地的民族语言进行比较教学。从最基本的汉字认识,到组词造句,从写一句话到创作一篇文章,让学生在积年累月的练习中把汉语当成是自己的语言。鼓励学生将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使学生意识到习作实际上就像与人交谈那么简单,在心理上不再害怕写作,基于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并提升学生个体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使用汉语同人进行交流,也为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用阅读学习催动学生的写作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比较偏远,信息交流比较闭塞,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也比较少,学生能够接触到的阅读书籍更是非常少,可是写作并不是空谈,其要求建立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之上。为了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其在习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教师要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其多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可让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去看书,通过对书籍的多看多记,对书籍中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分析以及情感表达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书籍目录,鼓励学生自己到图书室中进行阅读,遇到图书室中未储备的书籍,及时同家长进行联系,动员家长为学生购买学生想要的书籍,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节约,或者也可以订阅报纸或者收听、收看新闻节目,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信息面。引导学生对已经收集到的词汇、句子等进行理解、分类,并能够灵活地进行应用,对作者的立意谋篇心理进行探析。基于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深入理解、心领神会,其能够润物无声地解决学生不知道如何写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书籍博览,并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作读书笔记,能够实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境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书籍内容摘录下来,并且进行归类整理和保存,这样自己可以随时进行翻阅,对作者的立意、描写方式等进行学习,触类旁通地对在阅读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让其变成自己的阅读储备,用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充实。
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积极拓展,引导学生勤加练习
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通常都是心理有很多想法,却不知道应该怎么下笔。只有时常动笔练习习作,反复应用,持续探索,才能够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应用到习作练习中,让学生从最初的不会到会,从最初的搜肠刮肚到后来的游刃有余。多阅读书籍多练习习作,对于藏族自治州的小学生而言是极为关键的。鼓励学生先将句子写好,再去练习一段话的写作,最后再去尝试文章创作。抓住各种机遇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在教材内容要求的写作练习之外,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记录,比如日记或者周记等。随堂习作练习一定要同课后习作练习结合起来,大作文和小作文进行有机结合,在持续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习作敏感度。收集并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与事,累积学生进行写作的素材资料。为学生布置习作话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现实生活,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练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比如,藏族风情、节日活动、建筑物等都同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接近。也可以组织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基于活动进行习作练习,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于藏族小学生来讲,题目的难易程度需要掌握好,从最简单的会话开始,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抒发。着手于各种不同形式的修辞方式,例如比喻、排比、拟人、等都能让学生写出更为优美的句子,反复练习之后学生会写出更为优美的篇章。
四、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个性亮点进行深度挖掘
以生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理念,少数民族小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也一样要认真关注这一点,积极培养学生个体的习作能力。发展学生个体的习作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参与习作的自主积极性。习作教学以往都是教师为学生布置作文主题,学生去进行写作,教师对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进行点评,一般都是对作文中的错误位置进行挑选,找出学生写作的不足之处进行批评,评语一般都非常简单。学生看到的是教师简单的评语,并不知道自己出现错误的位置到底应该如何改正,或者自己写的不好的位置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改进,逐渐就失去了参与习作练习的兴趣与热情了。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习作成果,发现学生作文习作中的闪光点,并且要进行深入挖掘,用欣赏的眼光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对学生要积极使用鼓励的语言,尤其是藏族地区的学生,其能够使用汉语进行习作已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了。作文当中出现微小成绩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比如一个流畅且通顺的句子,一个深刻而通透的描写等都是值得表扬的,对于学生的小进步,教师要使用鼓励的语言去肯定,用正面、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习作,学生才会产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从以前的惧怕写作变成积极参与写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使用很多种方式,其是不断积累和锻炼才能够形成的。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究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快速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为其日后更为深入的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艳丽.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2]黄国壮.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识字能力[J].广西教育,2015(1):60-60.
[3]王玉梅.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小学低年级作文零起点教学实践[J].学周刊,2017(7):133-134.
论文作者:青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习作论文; 学生论文; 汉语论文; 能力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论文; 书籍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