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者的六种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领导者论文,六种论文,意识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领导者个人的素质与执行力密切相关,作为领导者至少要增强六种意识。
学习意识
经济时代的领导者如同战争年代的军事家,是站在社会和时代前沿的一个群体,不仅需要以第一时间占有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理念和思想,随时把握社会和时代前进的脉搏,还需要以求学、求是的态度和精神去创新。领导者在企业中处于决定企业方向的特殊位置,其自身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领导者尤其是企业的决策者更要多掌握一点知识,多了解一些信息,企业就多一分胜算。这就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善于用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和未来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广泛学习和掌握当今世界的新知识、新经验,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高度来审视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
全局意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既要坚持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注意了解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来认识、来把握、来部署,利用大局推动工作,围绕大局抓好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在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围绕大局,紧紧贴近大局,决不能偏离大局。作为领导者尤其是正职,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统揽一切,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善于把握,抓好全局。
进取意识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的精神动力。进取是创新的支撑点,进取不止,就要创新不止。否则,满足现状就是落伍,缺乏危机意识就会失败,没有创新能力或创新能力不强也永远没有发展的希望。企业领导者不应该循规蹈矩,受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规律的束缚,而要善于独立思考,克服经验主义、保守主义,反对四平八稳;要敢于创新,敢于冒风险,有创业眼光和综合组织能力。邓小平认为,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改革没有一点冒险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新路。企业领导者要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闯劲、百折不挠的韧劲、无私无畏的拼劲,使改革创新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在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中创造新的功绩。
责任意识
责任,乃职之本也,无职则无责,无责则位虚。作为领导,在其位、谋其政,办好事、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皆为分内之事。可见,责任乃身份、职位所赋,所谓有其名就是履其责,从而建立权和责的有机统一。作为领导者能够主动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是下属为之欣慰的事。增强责任意识,恪尽守土之责,这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名领导者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思想作风的重要标志。明确自己担负的职责,就要集中精力、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工作的落实在于责任落实,责任的落实在于责任追究。只有领导敢负责任,员工才能敢负责任。领导都担负不起责任来,试问一般员工的肩膀又能扛得住多大的责任重担呢?如果领导敢于担责任,那么员工就会不惧怕错误,就会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尽职尽责,这样,企业岂有不发展之理?
所谓公仆意识,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方便群众。而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就是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身体力行。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经常了解人民最关心什么、最想什么、最需要什么,真正把基层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选择,扎实地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正确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要求,并善于将群众意愿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最基本的依据。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意见和要求作为指导和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并以此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想民所想、急民所需、解民所忧。抓落实的成效如何,理当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评价,群众在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分量就有多重。我们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民字当先,以民为本,说白了还是那句话:把百姓装在心里。我们企业领导者要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
自律意识
常怀律己之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企业领导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有自律意识。能否严格律己不只涉及个人荣辱,更关乎党的兴衰成败。常怀律己之心是坚持执政为民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永久不变的宗旨。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各项成果,党的领导者就必须自觉处理好个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就必须常怀律己之心。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松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做到越是在顺利的时候、越是在得到赞誉的情况下,越是要省察自己的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是否符合党组织的标准和人民的要求。只有常怀律己之心,才能确保自己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领导者要不断增强自律意识,用“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反省自己的言行,以“日日弹尘”的境界清理自己的杂念。做到“四管”:一是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想的不想。二是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三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不说。四是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领导者除了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外,还要善于反躬自问、常思改进。唯有如此,才能肩负好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