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二五”中部地区发展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发展论文,二五论文,模式论文,方式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4-0049-09
DOI:CNKI:13-1356/F.20110420.1014.012
在国家提出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依然明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选择一种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或模式,是“十二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中部崛起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积极进展。从追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追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按经济运行规律办事的科学性和主动性,准确认识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新时期中部地区全面崛起至关重要。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部崛起的有效途径
中部六省(包括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生产、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也是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自2006年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经济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中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程度较高,其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低层次劳务经济基础上的增长,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还很低。这种以传统产业支撑的经济增长,是一种“落后的增长”,是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实现的。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没有经济快速增长就失去了中部崛起的基础;但如不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不突出产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指向,就会加剧经济的粗放式增长,加剧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因此,中部地区只有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科学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也是新时期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中部地区崛起产生重大导向作用[2][3]。
1.经济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对经济发展内涵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4]。从发展经济学理论来看,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包括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等。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5][6]。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它不仅包含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经济、产业、城乡等)优化、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要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7],与经济增长力式比较,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外,还要求从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上来;从封闭、半封闭的经济转向开放经济;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牺牲环境发展经济转向力争经济与环保双赢;从机械的物本主义转变到生动的人本主义,把经济的增长同满足人民的需要、保护人民的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9][10]。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涵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从过去只注重增长不注重发展,只看产值不看效益,只谈收入不言成本和代价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用发展的实绩评价经济,用实在的经济推动发展;二是优化结构。主要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如产业、需求、城乡、收入分配等结构的不断演进。其中,产业结构是基础性结构,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意味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三是运行平稳。由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我国经济运行具有波动剧烈、运行不平稳的特点,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利于减缓经济运行波动幅度、使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自然和谐[11]。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支撑完成我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因此必须转向减少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五是统筹协调。既要注重其内容层面,如统筹国内与国际、中央与地方、当前与长远利益之间关系等;也要注重其内容本质,即运用统筹兼顾这个基本方法来协调处理好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中的一些重大比例关系,谋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概括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3]。具体而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就是要增加消费增长速度,提高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特别是提高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和农村居民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公平合理地分配经济增长成果,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以现代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发展的主线,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就是要增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特别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是人力资本的积累[11]。以上“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涉及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重大关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领域和基本要求。
总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基础上提出的重大的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要实现快速崛起,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内涵和主要内容,认真分析中部地区现行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质量,找出其中的内在症结,然后针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促进加快中部崛起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与新特点
“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态势和新特点,空间新格局正在形成,城市化发展加速,产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中部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依然存在着整体化意识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滞后、发展环境严峻等诸多问题。
(一)经济发展速度
1.GDP总量变动情况
2000年~2005年,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比重由20.4%下降到18.8%。2006年以来,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51,864.17亿元,占全国的19.0%;2008年为63,188.03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19.3%。
2.人均GDP变动情况
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人均GDP的变化趋势表现有两个特征:一是就全国四大经济板块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东部地区人均GDP一直是中部地区的2倍以上。随着近年来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2008年中部地区人均GDP达到17,066元,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6.1%,全国的75.2%,与东部和全国的差距出现缩小的态势。
3.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中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缓,2001年~2003年平均增速为19.4%,略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004年~2005年平均增速高达2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提高,2006年~2008年平均增速高达31.4%,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2008年中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83.7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1.7%,比2005年高2.4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高1.1个百分点[12]。
(二)经济发展质量
1.产业结构状况
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2003年为16.89∶46.75∶36.36,2006年为15.3∶48.5∶36.2,总体上形成了“二、三、一”的新格局,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了加强,能源化工、制造等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商业和生活服务等传统第三产业繁荣活跃,交通运输业的瓶颈制约全面缓解,金融、保险等现代第三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目前,中部地区正在加强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外贸依存度情况
2000年~2008年,中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绝对值在全国四大区域中处于最低地位。在中部崛起战略开始实施后,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3年~2008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高达32.8%,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2008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为33.8%,居四大区域首位。2008年进出口总额992.36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为3.9%,比2007年提高0.5个百分点。总体上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有所改善,但外向型经济仍然滞后[12][13]。
3.城市化水平情况
中部地区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约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占中部地区人口的67.2%。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由于中部地区农村人口过多,城市化比率较低。2008年中部地区的城市化率为38.8%,略高于西部地区0.3个百分点,落后于全国6.9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一些省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从各省的城市化水平看,6省的城市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仅湖北、山西的城市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河南仅为36.03%。
(三)经济发展效益情况
1.居民收入情况
随着中部地区的较快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长。2007年增速约为15.3%,2008年约为18.3%,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2008年中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152.8亿元,约占全国的20.4%,比2007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两者均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5%左右。2007年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0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地方财政状况
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为2,263.72亿元,约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之和的15.0%;地方财政支出为4,713.94亿元,约占全国地方财政支出总和的18.7%。“十一五”以来,中部地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均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略快于收入增长速度,占全国比例继续提高。2008年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4,403.1亿元,占全国的15.4%,比2007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9,782.7亿元,占全国的19.9%,比2007年降低0.2个百分点[13]。
(四)科技进步与人才教育
1.科技进步水平
从科技投入来看,2007年中部地区高校研究与发展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占全国总数的17.09%,与东部地区相比约低28.91个百分点,与西部地区相比约低3.9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总投资占全国的比例仅为14.26%,而东部地区所占比例则高达为54.83%,西部地区所占比例约为16.89%,比东部地区低40.57个百分点,而且也比西部地区少2.63个百分点。从科技产出来看,2001年中部地区人均技术成果成交额约为27.48元,而全国人均技术成果成交额则为61.33元,比中部地区多出33.85元;2007年中部地区人均技术成果成交额达到了62.02元,而全国则为168.51元,比中部地区多出106.49元,可见中部地区科技产出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甚大,且差距还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2.人才教育情况
从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生数来看,2007年,东部地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生数达到了2,927人,而中部地区则为1,906人,仅占东部的65%;东北地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生数也达到了2,399人,比中部地区多493人。从三产从业人员受教育分布来看,2005年,中部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文盲和小学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初中则略好于全国,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2.28(第一产业)、3.28(第二产业)、4.14(第三产业)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高中的比重分别为4.31%、17.94%、24.86%,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0.37、7.43、0.83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专的比重分别为0.19%、5.66%、20.38%,比全国水平分别低0.04、1.24、3.4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部地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初中后教育严重滞后,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短缺,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13][14]。
(五)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1.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十一五”中部地区的平均单位GDP能耗为1.39吨标准煤/万元,平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82吨标准煤/万元,平均单位GDP电耗为1,280.58亿千瓦小时/万元,中部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根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从节能目标的累计完成进度来看,到2008年中部地区各省中节能目标完成60%以上的省份有湖北、湖南和江西,分别为64.59%、61.82%和60.41%,接近完成节能目标60%的有河南、安徽和山西,分别为58.31%、56.26%和53.09%。
2.水环境质量情况
从“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的累计完成进度来看,到2008年中部地区各省中湖北和河南两省已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60%以上,分别为98.4%和90%;山西和江西两省接近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60%,分别为55.2%和51.2%;安徽和湖南两省距离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60%还有较大差距,仅完成了38.5%和11.4%。
3.大气质量情况
从二氧化硫减排来看,中部地区二氧化硫减排目标的完成进展顺利,山西和湖南提前两年基本完成了“十一五”减排目标;河南和湖北也都完成了“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约80%;安徽和江西完成了“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约70%,中部地区二氧化硫的减排控制情况较好,各省二氧化硫减排均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进度要求。2005年以来,中部各省市工业废气排放量总体上呈现逐年缓慢上升势头,到2007年排放量累计增加了37.31%,这说明中部地区的大气质量还不容乐观[15]。
(六)其他发展状况
1.空间结构“向心”与“离心”并存发展
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出区内与区外两个协调发展的互动。中部六省所具有的共性和优势,使得各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化组合、发挥优势和联合协作的愿望,并已经和正在形成“向心”战略合力,共同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另一方面,中部六省所具有共性和落后使得它们各自为政、相互竞争,为了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均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沿海发达地区,从而轻视了区内省际间的经济联系,在中部崛起战略方面就出现了“离心”趋向。
2.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带动城市化加速
目前中部地区已初具形态的城市经济圈主要有河南的中原城市群、湖北的武汉城市圈、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的马芜铜经济圈、江西的昌九工业走廊和建设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西的大太原经济圈等。从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来看,这些城市经济圈现已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成为吸纳产业和人口的强聚集体。
3.“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正在全面启动
中部地区正在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和六省的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建立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从中着手解决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问题;正积极推进建立全国能源原材料基地,发挥中部地区资源优势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正积极推进建立现代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着力挖掘中部地区发展潜力;正积极推进建立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构造中部地区与区外及国外联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的动脉网络,实现全国乃至世界生产要素、信息流、资金流汇集中部地区,助推中部崛起。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战略观念淡薄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中部地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害怕风险等陈旧观念仍然比较浓厚,特别是近年来在空间结构上的“离心”与“向心”并存发展,使得中部地区的战略整体意识淡薄,导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和合作机制发育滞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各种隐含甚至是政府明文规定的地方保护,致使中部地区战略合力形成缓慢,区域协调发展效益不甚理想。
2.“三农”问题突出
中部六省除山西外均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支撑经济发展的县域经济普遍存在着“粮食大县,经济小县”的特征。中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但是转化这些基础资源的深加工体系尚欠完善,不能有效地形成产业链,造成资源的附加值低,农业经济效率不高。2008年中部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30%,农业人口比重占62%。过多的农业人口和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导致中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中部地区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迟缓。
3.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仍显缓慢。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在四大区域中所占比重最高,比全国高近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更是比全国低3.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使其二元结构矛盾比东部及全国平均水平更加突出,直接导致了中部区域资源集聚能力较弱、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区域间产业关联度较低,从而弱化了中部产业的竞争力。
4.城市化滞后
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速度较慢,城市整体规模小,龙头城市与边缘城市之间对接能力不协调,严重阻碍都市圈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都市圈内部产业同化严重,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与合作关系,整体协作较差,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这种状况影响和制约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5.产业集群发展不充分
中部各省内部资源禀赋比较相似,缺乏有效的合作博弈关系,导致区域产业结构严重同构和低水平建设,并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产业链配套不理想、集群内企业间协作和关联度较低、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过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聚集的资源集成效应,阻碍了产业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过渡,难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集群。
6.发展环境严峻
中部地区现在处于东西南北四面快速发展的夹击之中,虽然国家把中部崛起已经提到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的总体战略高度上,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些政策尚未完全到位,政策效应也没有充分显现。中部六省市场经济发展不如东部,要素分配弱于西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部地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改变“中部塌陷”状况[16]。
三、 “十二五”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
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要求和中部地区区情出发,中部地区不能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探索内源型和外向型相结合,以内源型为基础、以经济一体化为突破口、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内在驱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解决困扰中部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一)“内源型”发展
“内源型”发展是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立足点。中部地区不能复制沿海地区的外生型发展模式,这是整个国家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如复制沿海发展模式可能导致各个省份竞相降低环保标准和产业进入门槛,最终使中部地区成为又一个污染避难所,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中部地区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科学发展”的老路,严重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产业转移还出现了“南流北走西夺”的新局面,即南流到东南亚国家,北转到环渤海和东北地区,部分越过中部直接落户西部;加之中部地区土地储备不足、生态容量的限制,客观也制约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中部地区不能像东部发展那样依托国际市场,而必须主要依托国内市场,探索有别于沿海模式的中部“内源”型发展模式。
中国开始进入以内需拉动、内涵发展为主的内源型经济发展为主的时代。根据国家最近出台的关于“珠三角”、“长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关政策走向,可以发现,国家在力促沿海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沿边地缘功能的同时,试图促进沿海与内地的分工、协作与互动,沿海与内地开始进入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将有大量发展要素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增强内地发展动能;另一方面,沿海和内地之间在发展方式上也开始出现分工协作、互相支撑和互补的格局。沿海与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阶段的到来为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创造条件,内陆地区内源型发展为沿海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支撑,内陆地区内源型发展将成为整个国家发展方式分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海地区属于外向崛起,东西部则是通过国家投资外部推动的崛起,属于外生崛起性质。中部地区则主要依托内需拉动和内源要素,主要依靠自身潜力挖掘和发挥,依靠内源优势的发展,属于典型的内源型崛起。这是中部地区崛起与其他区域战略推进相比的特点。2006年~2008年间,中部地区开始提速;2009年,中部地区开始进入崛起的起步阶段;中部崛起阶段的到来将为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拓展空间,中部地区崛起进程的推进也将为内源型模式的探索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国家赋予中部地区的湖北和湖南探索“两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全局使命,此外,安徽探索自主创新,河南探索循环经济、山西探索资源型省份发展转型。所有这些都是与“两型社会”建设相关的主题,而“两型”社会本质上就是资源与环境成本内生型社会,因此,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阶段的到来大大丰富了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的内涵,中部地区肩负的探索使命与“内源型”发展高度契合[17]。
(二)“一体化”发展
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看,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打破各个区域独立发展的思维方式,确立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已是时代的要求。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发展,除政府应适时调整区域政策以外,还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倡导区际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目前,随着“中部崛起”被纳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部地区已经初步完成了地理中部—概念中部—战略中部的转变,正在成为新的区域政策板块和经济板块,但是,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原因,中部六省一直存在着各自为政、自谋发展的局面,缺乏要素自由流动的有效配置,反而成为诸多产业布局的“孤岛”,严重阻碍了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导致对内形不成凝聚力,对外形不成竞争力,对上形不成注意力,对下形不成号召力,中部各省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离心化”发展趋势,严重影响了中部地区崛起[18]。
从整个中部各省发展的战略思路来看,湖南向南发展、安徽向东发展、江西对接长珠闽、山西融入京津冀等,促使中部地区难以“抱团发展”,形不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中部地区正面临着为东部沿海边缘化地区的倾向,使得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效应难以发挥。在此格局下,只有通过政策行为和制度手段将“孤岛”连接起来,才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协作的合力。因此,要实现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必须突破中部各省之间及省区内各地间市场体制障碍,加强区域协同与合作,进而促进中部经济一体化,为中部整体崛起奠定体制基础。中部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不是各省经济之间简单的叠加,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彻底打破行政区划的传统概念,把原本分割的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实现中部经济一体化,保证各种资源流动的畅通无阻,才能提高中部的投资回报率,促进中部的快速发展和崛起。
(三)“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是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驱动力。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供应商以及相关的机构所构成的群体;是产业经济在空间的集中现象,它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正向)、产业关联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从而构成产业经济的竞争优势,这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互利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力形成专业化市场和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促进经济要素进一步聚集。因此,产业集群对于促进区域增长和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中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所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19]。
从中部经济发展状况看,各地内部资源禀赋比较类同,加之各地方缺乏有效的合作博弈关系,导致区域产业结构严重同构和低水平建设,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滞后,严重制约了产业聚集的资源集成效应,阻碍了产业聚集向产业集群的过渡,难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因此,把握中部地区的具体情况,联系主导产业合理选择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及其激励措施,推进和提高“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的水平和层次,是中部崛起政策设计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20]。
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低廉的劳动力、较低的土地成本等优势,但作为内陆省份,从区位、观念、体制、发展等优势来看,均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资本”份额相对稀缺,财力有限。在资本相对稀缺、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各地政府应把握各自实际,找准产业政策实施的着力点,明确未来较长时期的产业主攻方向,促进重点产业的优先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应优先考虑产业关联效应强的优势产业;通过完善服务、规范管理,努力营造快捷、便利的办事环境,规范市场和法制环境,打造资金、技术、人才与科技成果流入聚集的“洼地”等方面,为迎接产业转移、发展产业集群奠定基础,争取在短期内造就若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四)“自主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是中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中部地区要完成这一中心任务,中心环节在于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有利于克服资源、环境的制约,有利于提高竞争力,能够通过推动要素结构、产业结构、社会总需求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从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1]。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增加和简单劳动的投入,导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锐减、环境污染加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增长。它不仅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带来资源消耗的降低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因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已成为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中部地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社会总需求结构优化和升级,能够实现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平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能够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进而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因此,自主创新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优化经济结构,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的起伏。更为重要的是,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就能够掌握核心技术,树立世界知名品牌,从而不再成为低端产品的工厂,企业职工工资能够正常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得到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2]。
四、对策建议
(一)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拉力。内源型发展主要靠内需拉动,中部地区是国内市场枢纽,作为人口密集区域,又是国内市场培育潜力最大的区域,这为中部地区开发国内市场从而形成内源型发展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扩大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现已成为当前国家推进发展方式整体转变的战略性举措,国内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成长潜力持续增强。因此,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将成为中部地区内源型发展的基本拉力,中部地区要将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培育内源型发展模式的战略重点,通过市场网络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形成承接国内外市场要素转移的平台,形成国内市场体系的枢纽和制高点。
(二)强化中部战略意识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政策支持的相对缺位,使得中部六省表现出对政策的“饥渴”,促使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分别提出相关发展战略以期争取国家对应支持。但是,各省的分别“突围”要求并不适应板块的整体发展,中央政府对政策的给予也将顾此失彼,甚至造成政策的平均化分配,不能够充分发挥政策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中部地区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形成整体合力,有利于区域优势互补,促进中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此,中部六省就应配合中部崛起的整体布局,强化整体意识而不是各省为政,充分利用中部崛起战略的相关政策,自下而上的一体化需求配合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两股力量共同促进中部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三)注重经济增长效率
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刚进入中期阶段,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在目前国际市场资源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突出条件下,单纯依赖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经济增长依赖路径,依靠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创造新的发展模式,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在逐步降低投资率的基础上,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必须向投资要效益。内需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率下降是制约中部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整体水平,调节劳资、政府与居民之间不合理分配关系,逐步缩小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优化收入结构,逐步扩大劳动者——中低收入者的分配比重,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好的内需基础将为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提供强大动力。
(四)推动新型工业化
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是新型工业化,要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行重点突破,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就业压力较大的中部地区而言,在相当一个时期内还必须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发展。现阶段,中部地区不仅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更要注重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诸如冶金、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中部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演变。发挥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的传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和品牌农业;充分利用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中部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如煤、电、冶、化等,实现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抓好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结点建设,培育大型商贸企业和物流集团;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且不乏精品、名品线路,继续支持精品旅游景区和线路建设,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业旅游和红色旅游,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同时,鼓励金融部门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发展社区商业、信息、咨询、法律等社区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需求。
(六)加快发展产业集群
当代的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区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中部各省应该加强分工与合作,把地域相同、经济发展基础相同、又具有类似地缘特征的产业归集为同一发展群,群体之间既保持经济的独立性和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计划,又打破彼此壁垒,实现经济的融合和共享,推进集群化建设。在产业的选择上必须扬长避短,才能保证在与沿海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同类成熟产业集群相抗衡,在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上,应选择对土地、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对交通区位的要求比较大,资金投入相对较小,产出相对较多的产业;以内需型为导向型的产业;具有产业链上下延伸,关联度较高能带动大批相关企业的产业;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就业率提高的产业。这些产业必须符合国家产业规划、能耗低、环保和循环利用等要求,确保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中部地区六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在于尽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吸纳和留住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型企业,坚持走技术型经济发展路子。一是要根据构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要求,着力建立科技创新的平台,集中精力研究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二是要把企业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制定相应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三是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引导,增大对研究和开发方面的经费投入;四是要加快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人物;五是切实提高科研技术人员的待遇;六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中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创新基础环境,比如湖北和安徽两省的高校数目以及科研院所的数目在全国处于较靠前的水平,关键是怎样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中部地区崛起必须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符合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求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一是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和部门分割的现象,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深化产权制度、分配制度、财税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改革政府经济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公司制改革的步伐,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五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平稳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六是建立常态的地方政府间联席、对话机制和平台;七是加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力度,促进中部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国外市场的对接,实现两个双赢;八是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构建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
(九)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一是要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通过必要的投资和政策倾斜,加强扶植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二是要提高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着力解决一些中部地区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行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效结合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比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问题,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和自然环境改善等问题,都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殊政策,弥补按区域确定一般政策的不足;三是整合国家区域政策保障机构,为了提高国家区域政策的有效性,目前有必要整合现有的“西部办”、“东北办”和“中部办”,设立一个包含“四大板块”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委平级的国家区域政策委员会,成员由中央综合部门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代表组成,以充分反映发展条件和水平不同地区的呼声和要求,体现区域之间的平等和公正性。
收稿日期:2010-11-02
网络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110420.1014.01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1-4-20 10:14:00 AM
标签: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论文; 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十二五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十一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