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维导图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大脑的思维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学习内容,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初中学生表示英语词汇学习过难。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处理与整理词汇信息,能力促进学生词汇理解能力的提高,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思维导图
就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状况来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词汇不仅是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还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有效的创新词汇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对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发现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较为显著的效果,有助于促进词汇教学水平的提升,所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也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并对其进行了更多的相关研究,希望能够使其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所谓思维导图,其也被称为心智导图,是一种呈现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这种工具简单有效,实用性十分强。思维导图使用了图文兼容的方式,将不同级别的主体关系使用相互隶属和层级图呈现出来,将主体关键词和图像以及颜色等建成一种记忆连接。思维导图是在20世纪中期阶段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这种思维的核心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融合在一起。人类大脑呈现的是一种发射性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到大脑的信息和资料,不管是感知、记忆或者是想法,比如文字、味道、图像、节奏或者是颜色等,其都能够成为一个思考核心,并且以此核心为基础往外扩散出更多的关节点,每个关节点和核心主题都有一定的关系,而每个连接都能够成为另外一个中心主题,然后再进行扩散,以此呈现出放射性的立体结构。这些关节连接就能够成为人类的记忆,就好像大脑中神经元一般相互连接,成为人类大脑中的“私人数据库”。将思维导图使用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这种思维方式和策略十分符合人类大脑的思维方式,不但可以加强思维能力,提高注意力与记忆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而这些恰好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相契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效率,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定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肯定会存在一些难度,这样就让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学习兴趣。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把思维导图使用在词汇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在学习词汇时要记住很多词汇,在此过程中总是一个词汇反复记忆,记住了却又忘记,忘记了又得重新记忆。这样循环往复,学生就会对词汇学习产生厌烦,进而对英语失去兴趣。而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词汇进行分类与区分,这样可以缩短学生记忆单词的时间,点燃学生求知的兴趣和信心。
2.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将教师教学的知识进行记忆,然后在考试的时候获得好的成绩,这只是知识学习最浅的层次。知识学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掌握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才发挥了知识的根本作用。教师在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时,要尽量发挥自己想象,绘制出极具个性的思维导图。在设计和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要从学生本身出发,绘制出学生容易接受和符合语言规律的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绘制出一个中心主题,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延伸出更多相关的词汇,这样可以有效地锤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英语词汇主要是以记忆为主,只有记住了词汇的读音和意思,这样才能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建设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的词汇,所有的内容都是基于一个关键点而发散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经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建设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其在词汇基础上巩固自己学习的知识,在词汇上入手,对英语句型和语言等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把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以此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应用思维导图,掌握全新词汇
英语词汇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对独立且全新的英语单词进行学习,更需要学生从已有的词汇量出发,向外进行扩展。一个新的单词,之所以称之为“新”单词,并不一定是学生完全没有见过的单词,可以是因为其词性的变化,而引出了这个单词新的意义与使用方法。同样的单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就可能表达不同的含义,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利用图形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学生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会将新的词汇与已学词汇进行联系。比如教学water这个单词,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单词,学生肯定都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水”。而当其词性由名词转换为动词的时候,其意义为“浇水”,这个意义学生就很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新单词,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脑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water这个单词作为思维导图的出发点,然后利用词汇的词性分出两条线,一是名词性质,一是动词性质。之后,再往上添枝加叶,明确其意义与用法。在这样的思维导图的帮助之下,学生会建立起自己的英语词汇库,全面了解每一个英语单词。思维导图在新词汇学习中的利用,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更加容易地学习新的英语词汇,提高其词汇水平。
2.应用思维导图,熟悉词根词缀
英语的词根与词缀就像是汉字的偏旁部首一样,英语词汇的形成离不开词根与词缀。每一个词根与词缀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它们的意义与词汇本身的意义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加强词根词缀在思维导图中的利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比如“un”这个词缀,它是一个否定词缀,加在哪个词前面,就表示与词汇本身相反的含义。加在happy之前,就表示相反之意,为“不高兴”;加在fit前面,同样表示相反意义,为“不舒服”。在利用这一词缀进行思维导图的应用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确词缀“un”的意思,之后,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词汇量,对un这个词缀进行运用,找到可以与之搭配的单词。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将这些单词进行分组,以此为依据建立思维导图,使这些不同的词汇联系起来。这样,利用思维导图,学生会熟悉词根与词缀,了解词根与词缀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意义。只有这样,思维导图才能与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
3.应用思维导图,辨别相近词汇
比如讲解personal与private的区别,二者都具有“个人的,隐私的”的意思,让学生区分这两个词的意义与用法就成了教学的重点。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两个词的相同处,即都有“个人的”与“隐私的”的意义。那么这个共同点就可以作为思维导图的起点。二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强调个体、单独,而后者强调隐私。这可以作为思维导图分枝的依据。在学生建立起思维导图的框架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这两个词进行造句,打造一个词汇的应用语境。将这些句子添加到思维导图之中,成为树枝上的叶子。一个详细的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逻辑更加清晰,也可以使学生对于词汇的理解更加清晰。加强思维导图在近义词区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水平。
总之,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既是一种教学挑战,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通过思维导图开展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很好地整合教材中有规律和特点的英语单词,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单词词汇网络。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得到很好的丰富,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单词记忆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 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教学分析[J].学周刊,2016,(12)。
[2]汪玲玲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4,(16)。
[3]张淑静 外语心理词汇和母语心理词汇的差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5,(05)。
论文作者:张睿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思维论文; 词汇论文; 学生论文; 词缀论文; 英语词汇论文; 单词论文; 词根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