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价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_城市化率论文

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价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_城市化率论文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估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宿迁市论文,江苏省论文,为例论文,发展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苏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就在于加速工业化。加快发展工业化的前提是必须对工业化所处的发展进程作出正确的判断。本文根据有关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宿迁市工业化所处的发展进程进行综合评估,并从中归纳出若干基本结论。

工业化与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估的理论综述

工业化是一个过程。这是迄今为止多数学者在工业化涵义问题上的一种共识。自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工业化作为以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为开端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共同拥有的一个坚定信念。自从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经济落后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以后,(注:Rosenstein-Ridan,“Problems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Economic Journal 53,202-11.)工业化又正式被看作是与现代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同义的一个基本概念。(注:马尔科姆姆·吉利斯、D.H.帕金斯等:《发展经济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698页。)

(一)工业化的概念

虽然工业化一直是经济史和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学术界对工业化概念的表述似乎并不充分,更无标准的定义与结论。在目前关于“工业化”这一概念的众多定义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四类:

1.从生产工具的角度,认为工业化就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为起源的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如德国经济史学家鲁道夫·吕贝尔特在其《工业化史》中所指出的:“……只是在机器时代破晓以后,随着纺织的机械化,随着蒸汽机作为一项新的能源,随着从单件生产过渡到系列生产,过渡到大规模生产,人类社会才开始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工业化的这种变化。”(注: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2.将工业化定义为社会生产方式的一种变革。如堪称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所言,工业化是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是一场包括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在内的“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的一场带有阶段性(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变化”。(注: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192页。)

3.从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入手,认为工业化乃是机器大工业诞生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一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61页。)

4.从资源配置结构的转换角度,将工业化定义为资源配置的主要领域由农业转向工业的过程。如西蒙·库兹涅茨所言,工业化过程即“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

显然,上述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揭示了现代工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这一工业化阶段的主要内容。

(二)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本文将主要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角度,对应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籍以阐明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1.克拉克大分类法

1931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一书中,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思想。克拉克在其1940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的条件》一书中广泛使用“三次产业”划分的思想,籍以剖析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特征与规律。从低收入到高收入,从经济发展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具有规律性的特征。

(1)经济从不发达(低收入)向经济发达阶段演进过程中,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都处于持续的下降过程;第二次产业产值与就业比重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就业比重的上升较产值比重的上升更为显著;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呈显著上升趋势。

(2)从低收入到标志着工业化基本完成的高收入(发达阶段),第一次产业产值大约下降40个百分点,降到仅约占国民经济产值的5%;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相对稳定,但就业比重上升显著,从约占10%上升为约占40%;第三产业产值几乎翻一番,从约占30%上升为60%左右,就业比重从15%左右上升为60%左右。

(3)第二产业产值在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阶段),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较为明显,在工业化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其产值比重上升趋缓、或者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工业化初级阶段上升迅速,在达到35%以后上升速度放缓,进入发达阶段则开始下降,标志着进入“后工业社会”。

以上具有普遍规律的特征表明三次产业间产值与就业比重的此消彼长是经济发展水平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表现。尤其是第二产业产值与就业比重从快速上升到稳步上升再到下降的过程,是对应于经济发展量化指标人均收入水平从低收入向高收入发展的过程,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2.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经济发展六阶段论。它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趋向成熟阶段、群众性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并且认为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起飞阶段直接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并且认为,起飞阶段仅仅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注:Rostow,W.W.,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3r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3.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

钱纳里按经济增长源将经济发展进程中典型的经济结构转换对应人均国民经济收入水平划分为三大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注:Hollis Cheney,1986,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p.72.)

(1)初级生产阶段。此间人均国民收入约在400美元(注:这一部分如没有特殊说明,有关人均GNP的数据均为1970年美元。)以下。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人均收入的低水平,使对制成品的需求增长缓慢,抑制了制造业的发展,农业产出的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从供应的角度考察,由于农业的资本积累能力差,该阶段资本积累率低,虽然劳动力供应增长加快,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明显,因此,该阶段供求两方面都不具备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2)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均国民收入跨度较大,约从400美元到4000美元,该阶段资本积累率保持高水平,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表明经济发展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转换历程。此间经济重心从农业转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经济结构转换的主要标志是制造业在经济中的份额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大于农业部门的贡献率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增长的加速主要得益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3)发达经济阶段。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换可从几个方面界定。进入第三阶段的人均国民收入约在4000美元以上。在较高的收入水平上,制成品的收入弹性下降,制成品在国内需求中的份额下降,但出口需求仍能保持增长。制成品在总需求中的份额最终下降,使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20世纪50-60年代,几乎所有发达工业国家都经历了这一转折。

以上三种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虽然角度与标准各有不同,但都认同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生质变、从不发达向发达演进的最关键的、也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三)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量化指标

工业化的核心在于制造业的发展。在对经济结构转换过程的考察中,制造业被一致认为是工业部门中最活跃、对工业化阶段最具战略作用的部分。

从根本上看,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展发生质变的过程,这种过程虽然难以完全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但是,运用一些量化指标,对于揭示工业化的本质特征、界定工业化发展阶段、进行国际、区际比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界广泛认同的用于衡量工业化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劳动力就业结构、工业(制造业)内部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以及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等六个方面。

实证分析

本文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工业(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以及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等五个方面展开宿迁市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判断(由于没有宿迁市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数据,因此无法从这个方面来展开具体的分析)。

(一)人均收入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宿迁市尚处于工业化的萌芽状态

钱纳里建立的工业化标准模型(注:Hollis Chenery,1986,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p.45.)将经济结构转型过程的国民收入水平变化划分为6个阶段,涵盖了从欠发展阶段到成熟经济阶段的全过程。国民收入水平变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以下6个阶段:第一时期为农业社会,第二至第五个时期为工业化时期,第六时期为后工业社会,也就是说,工业化按人均收入水平可分为四个阶段。从表1可以看到,由于美元币值的变动,以1970年美元计算,人均GDP介于280-560美元为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2100-3360美元为工业化的结束阶段;而按1996年美元来衡量,人均GDP1240-2480美元才进入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到9300-14880美元才是工业化的最后阶段。

表1 人均收入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964年美元1970年美元 1982年美元 1996年美元

1

200-400

280-560

728-1456 1240-2480

2

400-800

560-1120 1456-2912 2480-4960

3

800-1500 1120-2100 2912-5460 4960-9300

4 1500-2400 2100-3360 5460-8736 9300-14880

注:1964年与1970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1.4,1970年与1982年的换算因子为2.6,1964年与1996年的换算因子为6.2。资料来源,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宿迁市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3662元、3993元和4377元(人民币),折算成1970年美元分别为89美元、97美元和287美元左右,相当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的1/3左右,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宿迁市人均GDP水平变动情况表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宿迁 江苏 宿迁 江苏 宿迁 江苏

人民币(当年价格)3662 10665

3993 11773 4377 12922

当年美元(当年汇率) 442.811289.60 482.831425.58

529.26

1562.52

1970年美元 89.28 260.0097.34 287.01106.70

315.02

注:2000年美元与1970年美元的折算因子为4.96。具体数据来源于有关统计年鉴和计算所得。

由此可见,宿迁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处于相当低的层次,从人均收入水平这个角度来分析,对照工业化标准模式,宿迁市尚处在农业社会,工业化虽有所发展,但最多处于萌芽状态。而从人均收入水平这一指标来分析,全省工业化平均水平已处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宿迁市的工业化水平滞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二)产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化阶段——宿迁市处于工业化的起始阶段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认为,三次产业的GDP构成中,在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化的演进使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较快上升,并拉动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当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中期(中期的第一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份额时,工业化进入中期的第二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并保持稳定或有所下降时,工业化到了后期结束阶段。

工业化阶段中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是由于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的提高。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一般模式为18%,随后逐步提高,同时人均GDP从280美元提高到2100美元(1970年美元),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36%的最高水平,并形成自然限制,此时为工业化的后期结束阶段。

2002年,宿迁市的三次产业构成为34.43∶37.30∶28.27。在三次产业的构成中,尽管第二产业已经超过第一产业的比重,但近几年来并未出现第二产业比重较快上升的发展态势(见表3)。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宿迁市处于工业化初期。

表3 宿迁市三次产业GDP结构的变动(%)

宿迁市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9年 40.75 33.59 25.66

2000年 37.92 35.31 26.77

2001年 36.07 35.99 27.94

2002年 34.43 37.30 28.27

江苏省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9年

13.04 50.9336.03

2000年

12.00 51.7036.30

2001年

11.40 51.6037.00

2002年

10.60 52.1037.30

全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年

15.90 50.9033.20

2001年

15.20 51.2033.60

2002年

14.50 51.7033.80

资料来源:具体数据来源于有关统计年鉴和计算所得。

不仅如此,宿迁市三次产业结构严重滞后于全国和江苏的平均水平,2002年全国和江苏三次产业构成分别为14.50∶51.70∶33.80和10.60∶52.10∶37.30,第一产业比重均已降至15%以下。按产业结构变动规律来分析,目前全国和江苏全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这说明宿迁市工业化程度大大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工业化的任务是十分繁重且艰巨。

从工业(制造业)占GDP比重这一角度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与产业结构变动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2002年宿迁市工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7.71%(由于没有制造业的具体数据,在这里以工业的数据来近似衡量制造业),远远超过工业化第一阶段制造业占GDP比重18%的一般模式(这符合我国工业化比重高于一般模式中工业化完成阶段相应的基本特征),但近年来宿迁市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占GDP比重的提高相当缓慢,从1999年到2002年的三年间,宿迁市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仅分别上升3.7和1.4个百分点,并未出现第二产业较快上升的基本特征。

综合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和工业(制造业)占GDP比重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可以判断宿迁市工业化处于起始阶段。

(三)劳动力就业结构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宿迁市处于工业化初期

劳动力向制造业的转移成为工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衡量经济结构变化及工业化阶段的另一重要标尺是劳动力就业结构。按西方学者理论,工业化初期阶段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58.7%、16.6%和24.7%,此时人均GNP为280美元。工业化进入中期第一阶段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43.6%、23.4%和33%,此时人均GNP为560美元。当人均GNP达到1400美元、工业化处于中期第二阶段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28.6%、30.7%和40.7%。当人均GNP达到2800美元、工业化处于基本实现阶段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23.7%、33.2%和43.1%。当人均GNP上升到4200美元、工业化处于全面实现阶段时,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是8.3%、40.1%和51.6%。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由工业(制造业)就业拉动的。

表4 宿迁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动(%)

宿迁市江苏省全国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56.54

16.22

27.2442.73

30.1727.1050.022.5 27.5

200155.48

17.07

27.4541.78

30.4327.7950.022.3 27.7

2002

51.28

18.24

30.4839.60

30.3030.1049.40

22.8027.80

资料来源:具体数据来源于有关统计年鉴和计算所得。

尽管近年来宿迁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有所提升,但提升的速度相当缓慢,2001年宿迁市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为51.28%、18.24%和30.48%,农业的就业规模仍超过50%以上,而且第二产业的就业规模仍低于20%,就业的结构层次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与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基本吻合。这说明宿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非常大,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由此决定了宿迁市今后的工业化进程可能步履较为艰难。由此可见,按照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就业结构的有关标准来判断,宿迁市处于工业化的初期。

(四)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宿迁市工业化发展处于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中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还反映在工业(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转换。根据其它国家的历史经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四个时期。第一阶段是重工业化阶段,包括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和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包括以一般加工为重心和以技术密集加工工业为重心的两个时期;第三阶段是技术密集化阶段,包括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其中上一阶段的第二时期也就是下一阶段的第一时期,因此又称四个时。一般来说,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是工业化的中期,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工业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时,为工业化的后期阶段。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反映的工业化特征是重工业化阶段,而轻工业中的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制造业和重工业中的加工工业属于加工装配工业,可代表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反映的工业化特征是高加工度化阶段。2000年、2001年宿迁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77.36%和77.80%,与此相对应,轻工业中的以非农产品为原料制造业和重工业中的加工工业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0.28%和19.88%,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居绝对的地位。

表5 宿迁市工业内部分行业增加值统计表

2000年 2001年

工业增加值 占总额的比重 工业增加值 占总额的比重

(万元) (%)

(万元) (%)

工业增加值265614293503

轻工业164423 61.90 176496 60.13

以农产品为原料

150200 56.55 160159 54.57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 14223

5.35 16337

5.57

重工业101191 38.10 117008 39.87

采掘工业 62332.35 7431

2.53

原料工业 55279

20.81 68168 23.23

加工工业 39679

14.94 41408 14.11

资料来源:具体数据来源于有关统计年鉴和计算所得。工业增加值是以生产法现价计算的,数据为国有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统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

从轻工业内部来分析,轻工业内部以非农产品为原料工业的发展相当缓慢,2001年与2000年相比,绝对值的比重仅增加2114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仅提高0.22个百分点,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轻工业的比重为91.35%,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54.57%,始终居于绝对地位;从重工业内部来分析,2001年重工业中加工工业的增加值比2000年提高了1729万元,尽管有所提高,但占重工业的比重和占全部工业的比值反而下降。这说明,宿迁市工业高加工度水平不仅很低,而且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发展得相当缓慢。这足以证实,宿迁市工业化发展处于重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五)从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来判断工业化——宿迁市工业化处在准备期

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化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表明,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城市化率之间有着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般可以认为,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城市化率介于10%-30%之间;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率在30%左右;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一般在70%-80%之间;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率在80%以上。城市化进程一般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所对应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表6。

表6 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对应关系

城市化阶段基本特征 城市人口/总人口

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城市是手工业

生产的集中地和农产品的集散地,城乡差别不大。 30%以下

中期阶段 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农村成为城市粮食、资源和工业原材

料的供给者并依附城市,城乡差别相对较大。 30%-70%

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城乡一体化,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出现

后期阶段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不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是城市人70%以上

口内部职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综合整理形成。

在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同步推进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推行以城市为中心的重工业化战略,城乡分割和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的苏南农村工业化也是要求“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结果城市化进程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也是严重滞后的,从1978年到1999年,苏锡常三市的城市化率年均上升一个百分点,上升到目前的40%左右。

近年来,宿迁市的城市化率有了较大的提高,2002年的城市化率为28.69%,比1999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提高的速度较快,但仍然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低于江苏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宿迁市的城市化水平甚至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城市化率32%的平均水平(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测算的中低收入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为53%,低收入国家为32%)。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宿迁市的工业化还处在工业化的前期准备阶段,尚未真正进入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表7 宿迁市城市化率变动表

年份 总人口 非农人口 城市化率(%)

1999年499.73 110.24 22.06

2000年505.24 121.51 24.05

2001年510.84 140.54 27.51

2002年513.00 147.17 28.69

资料来源:具体数据来源于有关统计年鉴和计算所得。

基本结论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价与判断是非常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一致。特别是目前所运用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价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在总结国外工业化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不能完全适应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分析判断。因为同外国相比,我国的工业化有其特殊性。但是经济发展与工业化阶段有其固有的规律性,我国的工业化发展的情况尽管比较复杂,但仍然遵循世界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综合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研究,本文就宿迁市工业化发展总体水平得出了以下三个基本结论:

1.宿迁市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从总体上分析,还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渡阶段,工业化尚处在萌芽状态;

2.宿迁市工业化发展阶段大大滞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还低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平均水平,是江苏全省工业化的“短腿”,将严重影响江苏全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观;

3.宿迁市工业化因起点低、起步晚,总体水平滞后于全国和全省工业化的平均水平,而且由于基础差,潜力不强,今后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步履艰难,必须要依靠外力的强有力地推动,统一思想、举全市之力。

标签:;  ;  ;  ;  ;  ;  ;  ;  ;  ;  ;  ;  

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价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_城市化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