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候车亭的质量直接影响侯车体验,而候车亭存在两个主要服务对象,一是出行者,二是公共交通工具。如何从更好服务于二者的角度出发,探索出有利于出行体验的要素是本文的出发点。如何针对地方室外环境特点来处理候车亭的选址、设计及生态性环保性。
关键词:候车亭;寒冷地区;选址;生态性
引言
在满足与环境协调,美观,统一的基础上,候车亭作为城市的小标签,成为城市形象与环境的重要部分。除了建设满足基本候车功能需求的候车亭以外,现有的候车亭理念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建设理念逐渐高端,逐渐向智能型,环保型,友好型发展。然而气候寒冷地区的候车亭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冬季候车采暖问题。
位于寒冷地区的新疆,气候环境独特,冬冷夏热,每年有近六个月的时间处于温度较低的天气,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乌鲁木齐市位于北疆地区,该地区冬季较冷,夏季较为凉爽,这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冬季候车成为难以出门的一大原因。候车是一段与室外冷空气直接接触的时段,如何提升冬季居民的出行率,提升冬季的城市活力成为冬天要面对的问题。除此之外,乌市冬季采暖加重大气环境负担在多年治理下逐渐好转,而随着汽车的购入量逐渐增加,汽车排放量带来的污染状况不容小觑。汽车排放尾气的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已经占城市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比例。而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作为一大环保要素,如何使公共交通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改善候车体验成为增加绿色出行的重要环节。
1、乌市候车亭现状
乌市公共交通候车厅空间多为开敞空间,仅有BRT车站内部有相应的暖房,暖房内多采用电采暖,清洁环保。但现已有公交线路近百条,BRT线路数量占不到的1/10。而多数候车亭空间依旧与气候较温暖地区的候车亭一致,并没有相应的冬季降低候车亭内外温差的措施与设施。这对于乌鲁木齐这一严寒地区的居民,冬季短距乘车处于最不佳的室外出行体验。提供良好的候车环境成为解决公交亭冬季寒冷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即:一方面是照顾人体的舒适要求;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能源条件,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来创造城市空间及建筑内部的舒适环境。
2、寒冷地区候车亭设计理念
在现有环境下,寒地建筑物围护结构是建筑内部热量散失相对采暖作用微小,不能成为冬季为行人提供热量的来源,但高大的建筑会形成一定的风影区。在风影区内,风速对人体散热的影响作用降低风速作为人体热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会直接影响到行人的出行体验。将候车暖空间布置在风影区,既可以降低冬季人体的不舒适感,也可以影响到采暖能耗的损耗,是一个相对较为简单的公交亭布置方式。可以利用候车厅亭周边微环境,根据现有的技术支持,寻找出风速环境较为平缓的范围,在计算的范围圈内建立公共候车亭。减低风速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或建立起与常年风向有拮抗作用的候车亭栏板,为候车人员可以有效地规避冬季风环境对后车体验的影响。在建筑空间布局方面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有目的地引导通风、日照等因素来改善、优化基地范围内的微气候环境,从而提高人们室外活动的舒适性。所以在考虑室外公共候车环境时也应该将其置入周边环境所形成的微气候环境中进行分析。在此区域内的公共建筑部分,可以对该范围的候车亭提供相应的热空间支持。将候车空间与微环境中较为稳定的空间相联系,将周边环境中的热舒适空间纳入公共候车的空间的组成部分对该区域进行相应的政策鼓励与补助,为出行者提供稳定的取暖空间。
与利用现有环境不同,提供范围内的热源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性化措施,但如何解决能耗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必然面对的问题。从室内到室外,人的体感有一段相对滞后的过程,这与室外风、光、热以及衣着等外部环境有关。如何利用公交站点与公交车良好的衔接,将行人在候车时段与空气接触的时间降低到人体体感能力相近的时间成为重要的突破点。根据人体热舒适度性的调查可知,人体感知冷暖的影响因素与风速、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穿衣指数等有直接关系。假设乌市近十年最冷月的室外平均温度为t,室外风速为v,空气湿度为w,人体热迟钝性导致的散热为Q。将人体散热量粗略计算得出相应的散热数值Q’,将Q=Q’得出相应的散热所需时间,既可以形成出相应的热钝性的半径与适宜环境温度。提出一种被动式、低能耗的设计方法,以“被动优先、主动配合”的方式来建设和组织候车亭。而相对于能耗的消耗,可以考虑采用生态设计理念,引入阳光房,集热墙等理念,将清洁能源作为城市候车空间采暖的基础能源,从设计源头来解决能耗问题。除可再生能源外,充分利用周边地段的废热能耗的二次利用,地热能耗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从周边的采暖余热中来满足冬季候车亭的采暖要求。
再者,随着建筑智能化的普及,公交站点的环境也可以建立智能化的数据库。建立相应的站点出行统计,将候车人数密集区设立相应的采暖设施,以做到节约能耗。除此之外,建立相应数据设备,将公交出入车站的运行状况实时反应在智能终端上,为出行的居民提供时间参考,尽量减少户外候车的时间,也是可以积极探索的一种改善冬季候车的方式。
除此之外,降低候车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设计、施工、使用等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生态理念的运用至关重要,利用装配式结构构件,在候车亭的全生命周期内回收,加工再利用,实现建筑材料的环保再利用。
为更好地提升冬季出行的体验,调动冬季居民的出行与活动的积极性,建设可以抵御严寒的候车环境将十分有吸引力。它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居民采用绿色交通作为出行方式,同时有利于环保与生态城区建设与发展。应该针对不同地区建设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候车空间,采用积极的方式创造良好的侯车体验空间。
3、结语
构建有良好的出行体验的候车亭,其本质的目的在于提供优质的通行的联系点,将各个公交站点作为节点,以点带面形成区域,为区域内的交通做相应的沟通作用。如何更好地提升寒冷地区城市冬季的活力,构建城市绿色出行系统是相当重要的。
公交候车亭存在于户外环境当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天气状况、自然环境等方面因素。不仅要适应气候变化,更应该合理有效的利用生态能源。因此,第一,在能源利用上,尽量采用零损耗、零排放的清洁生态能源。
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的发展活力。为了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首先要做到对基础设施布置的合理规划。其次要充分考虑到基础设施的设计合理性,最后要以人性化作为评判标准,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环境。做到城市的细节优化,环境优化,从而达到生态优化,城区优化。
参考文献:
[1]冷红.寒地城市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J].城市建筑.2017
[2]王惠杰.城市公交车候车亭人性化设计浅析.[C].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
[3]王菁.风光互补式室外低温座椅系列公交亭设计.[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
[4]叶洋.寒地城市中心区步行与公交出行的空间适宜性探析.[J].建筑学报.2016
[5]陈朔. 基于生态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共交通设_省略_究_以南京城市公交候车亭设计为例-. [J].工业设计 .2016
[6]门雷元.济南市城市公交候车亭的人性化设计.[D]山东大学.2013
[7]郑尚毅.智慧型绿色环保公交候车亭设计.[C].2019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论文集.2019
论文作者:杨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候车亭论文; 环境论文; 冬季论文; 城市论文; 采暖论文; 空间论文; 室外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