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中心卫生院 150039)
【摘要】 目的:讨论疼痛的临床处理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3例疼痛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治疗后的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找到病因并进行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疼痛,减少治疗时间。
【关键词】 疼痛;临床处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207-02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人们把疼痛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疼痛作为一种感觉,并不是单一的,常和其他感觉混杂,构成了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还具有一定的“经验”属性[1]。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伤害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的疼痛感觉;二是机体对伤害刺激作出的疼痛反应,并带有较强烈的情绪色彩,表现为一系列躯体运动或内脏反应。笔者对疼痛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3例疼痛患者,其中男30例,女33例;年龄39~70岁;其中面部36例,肢体10例,胸腰部17例。
1.2方法
1.2.1处理原则 疼痛处理的最佳方法是病因治疗。对于某些特殊种类的疼痛可给予特定的治疗。对于急性疼痛在未明确病因前,慎用麻醉性止痛药,以免延误诊断,必要时可适当地给予止痛或安定剂等。对于慢性疼痛,既不能明确诊断,也不能提供特异治疗时,可本着以下原则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1尽早诊断、治疗,否则由于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异常兴奋状态,本来用一般疗法就可缓解的疼痛,将不再有效;对反复发作的疼痛及时用药,若等到无法忍受时再用药,镇痛药常需加大剂量。
1.2.1.2慎用麻醉止痛剂,注意耐药性和躯体依赖性发生,预防并及时处理副作用。
1.2.1.3重视精神因素在治疗中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疼痛时伴有情绪改变,是边缘系统参与的结果。焦虑和应激状态可使疼痛加剧。
1.2.2常用药物
1.2.2.1镇痛剂:可选择性地抑制痛觉中枢有关部位、使疼痛减轻或消失而不使意识丧失的药物。根据其药理和镇痛作用,可分为四类。
轻度疼痛者可使用扑热息痛、消炎痛或是阿司匹林等[2]。中度疼痛者可使用麻醉剂或是非麻醉剂,有镇痛新。美散痛等。重度疼痛者,多数都是采用麻醉剂,例如吗啡、可待因等。治疗特异性疼痛的药物。有些抗抽搐药可以治疗反复发作的神经痛,如痛痉宁每次0.1~0.2g,每日3次口服,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6g,因其抑制网状结构一丘脑反射系统,抑制病理性多神经元反射和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突触传递机制,故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苯妥英钠(Dilantin)每次0.1g,每日3次,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0.8g,因其可能阻抑皮质细胞异常放电,故用来治疗三叉神经痛。
1.2.2.2抗抑郁及安定剂 疼痛病人常伴有情绪紧张,焦虚不安,辅以安定剂及抗忧郁剂,可增强镇痛作用。
①氯丙嗪:每日3次,每次25mg,对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有抑制作用。因副作用多,不宜长期应用。②安定:每日3次,每次2.5mg,可能通过抑制性神经递质γ一氨基丁酸,选择性地抑制边缘系统和脊髓运动神经元,提高脊髓反射的突触前抑制。③奋乃静:每日3次,每次2~4mg,作用类似氯丙嗪,但副作用少。④丙咪嗪:每日3次,每次25mg口服,为抗忧郁药,使脑内游离的去甲肾上腺素增加而发挥作用。⑤苯乙肼:每日3次,每次10~15m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其抗忧郁作用可能与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儿茶酚胺降解,使后者脑内含量增加,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有关。
1.2.3神经阻滞:即神经封闭疗法,采用不同而适宜的药物(多用局麻药和激素),直接阻滞末梢神经或神经干,而起到缓解和消除疼痛的目的。麻醉剂硬膜外注射、高渗冷溶液作神经干,椎旁神经及硬膜外阻滞 可使疼痛缓解。
2.结果
治疗后的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3.讨论
生物学界认为,疼痛既是造成或加剧组织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也是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信号,从而引发一系列保护性反应。目前主要有下列三种学说。
特异学说:1895年Vanfrey首次提出,认为皮肤有四种感觉:触、温、冷、痛。它们以点状分布,在受到不同刺激后产生不同感觉。近年的研究认为该学说提供了一定证据,认为痛觉感受器是“旁血管神经丛”的游离神经末梢。伤害性刺激主要引起Aδ和C纤维兴奋,将特定感觉信息传入脊髓及相应通路后,再向上传导到丘脑和皮质,产生痛觉[3]。型式学说:认为没有特殊的感受器,所有体感末梢性质相同,不同的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构型不同,产生不同的感觉,感觉超过了一定限度即引起痛觉,虽然实验证明同一神经纤维可以传导多种形式的信息,但也不能据此根本否认神经末梢的生理分化。闸门控制学说:是Melxack和Wall吸收有关学派合理部分于1965年提出的,1979年他们又作了修改,被认为是近二十年来疼痛研究中三大事件之一。主要由闸门控制系统、中枢控制系统和作用系统三部分组成。脊髓后角中的胶质区细胞是闸门控制系统的关键,它以突触前抑制的方式调节脊髓后角第一级感觉传递细胞—T细胞的放电水平。粗纤维传入冲动兴奋胶质区细胞,使传入纤维末梢去极化,产生T细胞突触抑制,降低细胞放电水平;细纤维传入冲动抑制胶质细胞,使传入纤维末梢超极化,产生T细胞突触前易化,细胞放电增加。因此粗纤维传入冲动能关闭闸门,而细纤维传入冲动使闸门开放,粗细纤维的传入活动决定了T细胞的放电水平,直接影响疼痛的发生。当T细胞放电水平达到或超过一个临界水平时,便激活了作用系统,产生痛觉和一系列复杂的痛反应。
【参考文献】
[1] 韩济生.疼痛机制研究对疼痛治疗的推动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1):8-9.
[2] 张天锡,印其章.疼痛机制与疼痛治疗[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1):U021-U028.
[3] 郭建荣.急性疼痛治疗发展趋势-多模式镇痛[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2):129-132.
论文作者:王慧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疼痛论文; 细胞论文; 抑制论文; 突触论文; 痛觉论文; 神经论文; 作用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