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广播电视台 贵州 毕节 551700
笔者在地方电视台从事民生新闻节目管理五年多,平时与采编人员在策划选题,谋划重点报道时,为了推陈出新,提升内容新颖度、关注度,可谓是绞尽脑汁,经常会陷入思路“枯竭”。如今,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线索来源渠道广,海量碎片化的传播让媒体人疲于应对,既要抢时间又要抓深度,有时候难免应接不暇,新常态可能会让人不再状态。再加上电视的采访周期相对滞后,如何及时快捷完成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对电视人来说,始终是一个考验。本文重在探讨媒体人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如何选择线索及如何实施好选题的方法。
作为地方民生新闻节目而言,本土新闻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各类资讯五花八门,如果仅仅是把其他地方的新闻拿来编辑处理,其时效性、贴近性也会大打折扣。基于此,如何选题至关重要。这里就需要提及新闻专业术语:新闻的第二落点。“第一落点”指最先报道、第一时间点报道、“先声夺人”的新闻。“第二落点”指别人已经先报道过,但其他媒体从事件发展的另一个时间点或新的角度组织报道。突发事件来得突然,但并非新闻资源就此彻底流失,它还有一个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可以通过“第二落点”来继续“烹调”。
一、新闻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要及时把握实施“第二落点”报道
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最先发出来的往往不是传统主流媒体,通常我们把第一事件报道的新闻叫做“第一落点”,此时此刻,对于第一落点的报道,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记者是没有在现场的,然而,主流媒体并不是没有报道的空间。其实,第一落点的报道往往是碎片化的,这些只言片语虽报道了基本的事实,但新闻背后的新闻往往需要媒体人去挖掘。
那么,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记者去报道第二落点的事实时该如何做呢?这需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但有一点是必然的,就是换位思考,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分析研判。比如最近毕节市威宁县在一个月之内连续发生四次地震,在发生第一次地震时,市内各公众号均第一时间通过地震部门进行了报道,此前由于威宁每年都会发生一次地震,震级大约在4级左右,震感极小,影响甚微。所以公众对此新闻其实是“不感冒”的。所以,在判断是否具备第二落点报道的价值事,通常主流媒体都不予考虑。但今年由于短时期内连续发生4次地震,虽然仅有一次有震感,但由于异于常年,所以具备了第二落点的要素:即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我们在关注这一话题时,就把专家的访谈作为重点,同时,记者也赶往现场,针对震感较强烈的一次地震对当地群众进行了走访。毕竟,毕节市大部分范围并不在地震带上,有了此次报道,也可以通过科普,让市民了解地震的缘由。
市民的关注度是确定我们是否实施进一步采访的主要依据,但有时候,市民对当党委政府的一些政策、制度乃至工作成效并不完全知晓,但这些都是与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这也是我们是否实施第二落点的报道的动因。最近我在编一条通讯员传来的稿件时发现了一个线索,说的是毕节市的织金县举行一个开工仪式,准备修建一个残疾人老年公寓,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篇稿件总共就是100个字左右,只是简单地告知了当地开工建设一个小项目,并未做更多的背景介绍。我们都知道,现如今农村建立养老院是已经实施了多年的惠民工程,基本上每个乡镇都建有能容纳几十至几百人的敬老院(老年公寓),让老人们集中生活,集中供养。如果说这只是一个敬老院的开工,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闻,但由于该敬老院只是专门针对农村残疾老人,那就具备了新闻的新鲜性和重要性。但第一落点我们没有抓住,甚至不知其情况,因为该条稿件基本上没有更多的阐述。随即我在当天的选题会上即做了安排,首先暂时搁置这条消息,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安排记者奔赴织金,挖掘其新闻背后的新闻,对此我们把这个题材作为一个多条新闻组成的组合式报道来实施:第一条:该敬老院的开工;第二条:介绍我市农村敬老院的建设落地情况;第三条:为什么要单独建设农村残疾人敬老院(采访当地民政部门介绍项目实施的原因、意义、规模等)、第四条:毕节市对建设农村残疾人敬老院的规划情况(采访市民政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实施四条新闻的采访报道,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把一个原本无人关注的“小新闻”延伸放大成一个深度报道。
二、抓好第二落点报道能够让“隐形”新闻深度现身
经常我们在编辑稿件时会发现,记者最热衷做的是一些显性的事件性新闻。民生新闻有小民生和大民生之分,通常我们最容易做也似乎最“省事”的就是这些观众求助新闻。然而,作为主流媒体,导向性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看待问题要有高的站位,善于从平凡的时间中找取问题的所在,抓住问题的核心,让一些“隐形”的新闻事实得到凸显。比如作为《直通百姓》这样的民生新闻节目来说,一段时间市民的下水道、自来水管网经常出毛病,记者三天两头就去报道这里的管道漏水,那里的排污沟堵塞等,最后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加以解决,尽管经过我们的报道后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又一次又有观众打电话来反映类似的问题,我就要求记者拓展视野,把问题指向城区的管网建设和维护工作上,于是,记者在采访完该反映人家的情况后,不再直定住社区,而是专程赶到水务部门,了解整个城区的管网建设及改造情况,记者这才发现,其实,市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很多是因为城市的管网老化所致,而今政府正在大规模、有计划的实施管网更换改造,随后记者也赶到多个施工场地对工程的进度等情况进行了采访。由于此次报道中还涉及自来水的民用价和商用价及公益性用水等政策性问题,最后,我们也把关注点放在这一方面上,最终播出的新闻共5条,不仅把城区管网改造现状说清楚了,也把居民们关心的自来水收费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于是,由一个市民求助热线延伸出来的话题得到了深度挖掘,通过电视及公众号的特别编排,引入市民的互动,最终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第二落点的表现形式和选题方向
哪些信息及新闻事实具备实施第二落点的报道呢?笔者归纳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点:
1.重要性。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否具备新闻报道的重要性,要善于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加以判断,这件事是否是市民关注的话题,是否具备延伸出深度内容的要素。
2.新鲜性。新闻贵在新,新事物、新政策、新动向、新趋势,新鲜的事实如果加以拓展,势必取得先天的报道优势。
3.拓展性。即题材是否适合拓展出大众关注的话题。有的新闻事实可能是老生常谈,但在特殊的阶段,又能延伸出新的含义。
4.素材再加工。此素材指的是记者平时遇到的突发、动态新闻,这样的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其价值在于记者是否会有效利用。我们栏目中播出的很多新闻,我们经常会拿出来比较和分类,通过补充采访再创造,让之前的“点”引出更多的“面”,找出新的热点话题。比如我们曾经报道过几个小区的高空抛物现象,之前只是把对事件进行常规的报道。但数量多了以后,我们会进行归类,把这个话题拿出来通过补充采访律师、小区管理者、居民等,让大家来谈各自的看法。之前的案例就成为很好的点,这样我们就省去了很多重新寻找类似事件的随机性案例。
5.不同阶段实施相应的热点话题。比如在每年不同的传统节日、重要时间节点、政府工作的中心工作、市民关注的阶段性话题等,通过找点的方式以及大家谈等互动方式,挖掘新的“落点”。
6.根据全国各地的热点新闻寻找地方的有效落点。比如近期国家出台的离婚冷静期、医保异地直接报销、手机控至孩子失去监管带来的悲剧、抖音模仿带来的不理智行为、搭顺风车带来的威胁等等,话题无时不在,作为地方台民生节目,只要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我们都可以去引导市民去思考,或者为市民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总结
其实不管是新闻的第一落点还是第二落点,其价值在于记者是否能在一定的阶段去把握好这些题材,让“隐形”的事实冒头,让普通的新闻换发出新的价值,同时还要在“巧”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好主流媒体的各种资源,该省力时不要多跑冤枉路,真正实现话题不断的走向“升级”。
论文作者:郭磊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落点论文; 新闻论文; 毕节市论文; 记者论文; 市民论文; 媒体论文; 管网论文; 《成功》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