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何满

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何满

罗定市林业局林政股 527200

摘要:森林资源调查是掌握森林资源信息和进行林业分析决策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森林资源的复杂性,现行调查方式、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林业发展需要,因此本文对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问题;措施

对森林资源的数量与特征测度的活动称为森林资源调查[1]。开展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是弄清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消长变化规律,以便为国家、地区和森林经营单位制定林业政策、编制林业规划、指导林业生产提供依据。我国将森林资源调查分为三类[2]:清查全国森林资源的调查称为一类调查;为编制规划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称为二类调查;用于作业设计的调查称为三类调查。这三类调查范围由大到小、精度由粗到细,相互补充,又自成体系,形成完整的森林资源调查体系,为森林资源科学规划、合理经营,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森林资源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结构复杂,并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其分布、数量、质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要获得连续、稳定、准确的调查结果并不容易,因此本文对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1 现阶段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类调查体系之间衔接不够

目前,各类调查之间存在目的、方法、标准、周期不一致的情况。我国各类调查基本上为单一目的服务,一类调查为评价全国、区域、省内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二类调查为评价经营单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状况,三类调查用于指导森林作业,三者之间缺乏协同性和兼容性,调查数据利用率低,共享性差。调查方法上,一类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二类调查采用区划调查方法。调查标准上,一、二类调查各有一套因子的定义和代码。不仅如此,国家层面只认可一类调查结果,省市区只关注二类调查数据。在调查周期上,一类调查为5年,二类调查为10年。

1.2 调查设计单调,手段落后,调查效率低

抽样调查设计,欧美、日本等国普遍采用群团样地、同心圆样地,其目的是节约调查时间,容易控制边界和隐藏样地。我国采用单个样地和方形样地,寻找样地耗费时间多,边界控制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边界木调查误差大。从统计学角度看,这样的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不能采用分层、成团、两阶和部分重复等抽样方法。在调查手段方面,虽然我国在一、二类调查中应用了3S和PDA技术,但利用水平不高,数据采集基本上采用传统工具,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调查因子也比较少,主要是森林面积、蓄积量等,缺少碳储量、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因子。

1.3 调查周期过长,成果时效性差

国外只有美国、韩国等采用年度调查方式,大多数国家调查周期为5~12年,但调查周期较长的国家也会在汇总全国数据时,利用森林生长模型预测最先参与调查地方数据,并更新到汇总数据中。我国一类调查每年只能完成全国1/5的省份,二类调查从准备到完成需要2年时间,由于没有设置统一的时间基准点和建立年度更新机制,主要指标5~10年没有变化,汇总数据时效性问题突出,在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参与国际公约报告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1.4 二类调查任务不清晰,实用性不高

二类调查主要用于地方调查,但此类调查存在任务杂、用途与分类不规范、各地调查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且与森林采伐限额周期不协调[3]。二类调查分为森林资源调查和森林经理调查,两者调查目的、用途不同,因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调查手段、统计方法也良莠不齐,有些地方调查数据与一类调查结果相距甚远,难以承担森林资源监测任务。如前所述,二类调查周期为10年,森林采伐限额周期为5年,后者与五年规划期一致,但与二类调查周期不协调。另外,森林经理复查方法也未明确,落实“林地一张图”也存在接口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改进措施

2.1 理顺各类调查,统一调查体系,加强资源整合

针对现阶段一、二、三类调查关系不清的问题,应及早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各类调查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发挥宏观决策与微观经营相结合、现状调查与动态监测相统一、不同成果相互补充的作用,使得不同类调查成果相互兼容和共享。同时利用生长模型模拟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统一抽样体系,利用航空相片、卫星影像等遥感技术成果进行分层抽样和设置样地,并且将森林资源调查与生态环境因子监测统一到同一监测体系下,提高监测成果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2.2 完善抽样技术,改进调查手段,提升调查效率

抽样技术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调查目标不同抽样技术与方法也不一样。相比我国抽样技术运用的缺陷,发达国家在抽样技术应用的系统性和合理性更值得借鉴。德国和我国都采用系统抽样法,尽管德国三种调查(森林资源清查、森林健康调查、森林土壤与树木营养调查)方式在抽样面积、抽样强度方面有差别,但抽样体系是一致的。美国采用三阶分层抽样,虽然调查内容、因子不同,但都是在同一框架下进行的。在调查手段方面,发达国家普遍应用了3S技术、超声波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林分速测镜、叶面积测定仪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我国只有大城市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测量工具,所以应尽快改善技术手段,以提高调查效率。

2.3 协调调查周期,丰富调查内容,加强动态更新

随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普及,调查工作效率也会有明显提升,调查人员在同样的时间内可完成更大范围和更多内容的调查,这样有助于缩短调查周期,也使得不同地方的调查周期趋于同步,保障更大范围调查数据一致性和时效性,加快森林资源动态更新的速度。在调查内容上,应转变对林业资源的功能定位,从单一经济效益考量转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目标上,所以应建立多因子、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以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同时,还应加快基础数据的整合,例如将森林资源数据与DEM高程数据以及气象、水文等空间数据进行整合,以提高数据信息量和成果水平,为此,需要不同行业和部门开放基础数据的共享应用。

2.4 针对二类调查,明确监测任务,衔接林地标准

对于二类调查来说,目前存在着森林经营单位与县域行政单位调查各有不足的问题,即前者调查深度不适应森林经营水平提高的要求,后者调查时限与采伐限额时限不同步。针对上述问题,应根据经营方案、采伐限额、林业规划等不同任务要求,在调查主体、内容、周期、深度、复查等方面进行协调,以提高二类调查成果质量和有效利用率。在监测体系建设方面,应基于“林地一张图”建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明确动态监测与限额编制任务。同时,应将森林调查林地分类标准与国土部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进行衔接。

3 结语

森林资源调查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动用人物资源多的工作,为了高效、有序开展这项工作,应理顺各类调查关系,统一技术标准和抽样体系框架,更新技术装备,改进调查方法,完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时效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参考文献:

[1]李云,陈晓,张英团. 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对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的启示[J]. 林业建设,2016(1):1-9.

[2]吴雪琼,李华,崔文举.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现状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2015(1):168-172.

[3]周昌祥. 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回顾与改进意见[J]. 林业资源管理,2014(4):1-3.

论文作者:何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何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