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1 几种高层建筑常见的主体结构施工体系
1.1框架结构体系
该体系是由梁、柱构件通过结合点连接组成的结构,其优点是建筑整体性能比较好,平面布置较为灵活,可形成较大空间;缺点是施工现场工作量较大、模板的磨损较为严重,另外由于属于柔性结构,抗水平荷载,抗震性能较差。框架结构是多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也是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单元,但其H:B≤5,否则为了满足强度,刚度的要求,易形成肥梁胖柱,不仅影响主体外观,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施工中可采用木模板或者钢模板用于楼盖模板,也可以采用滑模施工。
1.2剪力墙结构体系
是利用建筑物的内墙和外墙作为承重骨架构成剪力墙结构体系,一般采用大模板和滑模施工工艺。大模板被广泛的应用于现浇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性能强、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利用滑模施工的优点是整体结构性能优、施工速度快。此体系侧向刚度大,可以承受较大水平、竖向荷载。缺点:平面被分割成小开间。另外,框-剪结构属于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结合体,同时期平面布置灵活,又有较好承受水平荷载,且抗震性能良好,所以一般使用于15~30层,H≤120m的高层建筑。
1.4筒体结构体系
是指一个或者几个筒体作为承重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筒体结构的竖向承重全部采用现浇工艺,模板可以采用组合模板、大模板和滑动模板等。筒体结构体系的整个筒体如一个固定于基础上的封闭的空心悬臂梁,不仅可抵抗很大弯矩,也可以抵消扭矩,是非常有效的抗侧力体系。
2.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2.1钢筋工程施工
(1)钢筋的制作和运输:在钢筋加工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验收及送检工作,验收合格后并经甲方、监理确认,方可开料,入仓库要分类挂牌堆放整齐,并且应作相应的保护工作,防止钢筋在储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钢筋加工的形状以及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等。加工好的钢筋,根据进度需要按品种、规格分类挂牌堆放整齐。(2)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在钢筋安装前需要备好必要工用具,了解施工条件,做好技术交底,并使每个工人都懂得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绑扎钢筋时必须搭设工作台,另外,纵向钢筋必须设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钢筋保护层与结构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在相应位置,垫块厚与保护层相同。保护层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绑扎好钢筋需要严格定位,绑扎前还需要放样,以保护该部位钢筋绑扎质量。钢筋在安装时有其一定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例如在帮扎钢筋网时,其长宽尺寸偏差不应超过正负10毫米,需经过钢尺测量。
2.2模板工程施工
(1)安装基础模板:当垫层施工完成后,应选择具有足够稳定性、刚度、强度的模板,根据轴线定时量水平基础,边线应运用基础平面尺来量好,且用油漆在各暗柱角做好标记,以此来保证整个模板安装的过程中部能够把材料支柱根据各控制边线加以固定、确保模板硬度和稳固性、增加模板在浇筑作业中施工载茼及负载的承受能力。安装基础侧模应把握好垂直角度,尽可能做到偏差缩小到3mm以内。另外,运用一些比较细比较稠的水泥砂浆将模板与垫层的结合部分存在的缝隙填充严实,确保不会发生漏浆的现象。最后要拉通线较直模板上口,尽最大可能做到边线的顺直。在浇筑工序前应定时检查加固支撑的扣件、承重架等是否固牢拧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施工主体结构模板:立杆作为结构的重要支撑,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应确保竖立于比较坚实的平面上、能够很好的承受支架和上层模板安装完毕所产生的载荷。若不能确保则可能会造成FJ-A结构支撑无法逐层进行拆除,甚至上下支柱处于同一垂线致使主体结构的整个体系的施工无法正常进行。支模的工序为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其不能固定,下面的工序将无法进行。使用脚手架时不能把主节点连墙体、横纵向扫地杆、横纵向水平杆等进行拆除。
(3)拆除模板:拆除模板要结合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具体实际的温度情况,把握好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初凝、墙体12N/mm?强度时应及时将穿墙拉杆进行松动、将模板脱离浇筑混凝L的墙体,以此避免模板表面与混凝上粘结、做好拆模的准备工作。耍根据相应顺序对模板进行拆除,在其过程中往往是不承重或者少承重的进行先拆,有所承重或较大承重的则后拆;首先拆除一些后续支立的,先支立的最后拆除;支撑的部分首先拆除,最后拆除方木模板。同时要注意及时将拆除物搬运到一些比较安全的场所,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2.3混凝土施工
(1)选择原材:应确保所有施工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材料还需有具体的出厂日期、包装和强度级别的证明书,并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逐项检查核实。(2)控制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使混合土易和性、水泥强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但同时也会造成造价成本的增加、混凝土的体积和用水量产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应加强对掺入水泥量的控制,使其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应注重安定性比较好、水化热较低水泥的采用,以此来适当减少水泥水化热现象。混凝土的搅拌应采取机械振捣的方式,尽量做到上下均匀振动。(3)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项目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应经过审批才能加以进行。施工前进行合理预测,对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应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及补救措施,以此确保浇筑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与之同时,还要合理控制标高、截面尺寸、模板位置等,使支撑能够足够的牢固。
2.4砌体工程施工
(1)在施工中把好材料关:水泥采用普通P.O42.5 硅酸盐水泥,必须有水泥质保书。黄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得超过4%。白灰膏必须6×6mm? 的筛网过滤过,在沉淀内储存两周以上方可使用。砖要求几何尺寸正确,头角方正,无破损,强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进场后重新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砖块应提前2d浇水湿润,含水率10-15%。防止干砖砌筑和边浇水边砌筑。
(2)砌体工程: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采和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形式。砌筑时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前应试摆;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砌筑应刮浆适宜并加浆填灌,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门窗洞口的预埋木砖、铁件等采用与多孔砖大小尺寸相同的预制砼块,将木砖、铁件等预埋在预制砼块内。
(3)砌体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做样板墙:砌体应按照统一标准砌筑方法,使砌体工程达到优良等级标准,在砌体施工前,选有代表性的房间先做样板墙。请设计院、质监站、建设单位和监理共同检查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经实测和观感评分达到优良等级后,再大面积全面施工。
实行质量动态控制:砌体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内外粉刷和装饰工程质量,所以砌体工程质量工程创优夺杯的主要环节。在砌体工程施工中项目部增设质量工程师1名跟班监督、检查。实行对砌体工程质量动态控制,使砌体工程质量在严格的受控下作业。
总结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建筑施工中,必须加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总体质量,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进行施工和质量管理。确保建筑物建设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罗锦楼.浅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广东科技.2010年第7期.
[2]宋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3期.
论文作者:杨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结构论文; 模板论文; 钢筋论文; 砌体论文; 混凝土论文; 体系论文; 主体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