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六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及启示

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六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及启示

朴林[1]2002年在《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文中认为20世纪后期,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印尼专业集团、日本自民党和台湾国民党,这些曾经保持了几十年一党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在研究这些执政党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尽管各党的情况有所不同,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其根本的原因却具有共性,即它们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由于党的建设没有搞好,而日益丧失了其赖以存在的民众基础,从而失去了政权。本文试图从民众基础对执政党政权巩固的重要性出发,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述广泛而稳定的民众基础对执政党保持执政地位的关键作用,并着力从六大政党丧失民众基础的原因分析中寻找启示,以便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探寻加强执政党党的建设,赢得民众支持的有效途径。稳固而广泛的民众基础是执政党保持执政地位的关键。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就是,它是通过对国家政权的控制而达到其政治目的的。从法理依据来说,国家政权是受权于全体公民的,执政党如果不能获得与这种受权关系相适应的民众基础,它所控制的国家政权就会发生异化,执政党就将受到群众的反对,其政权也就无法得到巩固。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没有稳固的民众基础的政党,无法在选举中胜出,自然无所谓执政地位的获得与巩固。而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又具有其客观必然性,与之相适应,政党要取得和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不断巩固其民众基础;在民主政治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稳固的民众基础,执政党领导的有效性也将大大降低,执政党也难以维护合理的政治参与,这些都将极大地动摇执政党的地位。从执政党自身来讲,导致六大政党民众基础丧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执政党所奉行的经济政策无法保障人民物质利益的实现;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决策失误,影响了政局的稳定,甚至破坏了国家与地区发展的基本社会秩序,从而导致社会的混乱,引起人民对执政党领导的有效性的怀疑。第二,党的权力核心的分化,基层组织的软弱无力以及失去广大党员支持,使执政党无法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削弱了执政党功能的发挥。第叁,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金权政治以及政党制度的改革失误,使执政党不能构建合理的保证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体制。第四,严重的腐败颠倒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直接导致人民利益受损;进而,招至人民对执政党的不信任甚至公开的反对。六大政党失去政权的事实,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执政党要想巩固其执政地位,就必须遵循执政党的执政规律,不断加强和巩固它赖以生存的民众基础。为此,执政党必须努力做到:第一,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正确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二,健全党的内部组织。第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治运行机制。第四,从根本上防腐反腐。

朴林, 王冬梅[2]2003年在《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六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后期,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印尼专业集团、日本自民党和台湾国民党,这些曾经保持了几十年一党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尽管各党的情况有所不同,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其根本的原因却具有共性,即它们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由于党的建设没有搞好,日益丧失了其赖以存在的民众基础,从而失去了政权。本文试图着力从六大政党丧失民众基础的原因分析中寻找启示,以便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探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赢得民众支持的有效路径。

朴林, 王冬梅[3]2004年在《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六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一些大党丧失政权的现实,再次证明了政党执政的一条规律:执政党要想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不断加强和巩固其赖以生存的民众基础。

张富文[4]2011年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这一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既能够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域,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更为丰满和更进一步深化,也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尤其能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研究,从而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为线索,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较研究、文本分析以及共时性和历时性等研究方法,系统归纳和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体系,总结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得出以下结论:(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指针;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实践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其具体内容为:通过革命手段,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核心内容;通过科学发展,实现“八个统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保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精神动力。论文由引言、正文七章和结语组成。引言部分简要说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评析了本课题的学术研究概况,界定了相关概念,介绍了论文的创新点、重点难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中,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概念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概念的界定是本文颇具特色之处。第一章主要梳理、归纳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论体系。本章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和主观条件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立论基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终极目标等几个基本方面。本章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特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批判性和革命性、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章还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区分。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理论体系的细致梳理和概括,是本文的一个独到之处。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毛泽东的人本思想。本章在阐述毛泽东人本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国情基础、文化基础和毛泽东的主观特质因素的基础上,把毛泽东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依靠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观;树立群众观点的公仆观;向人民群众负责、照顾人民利益的群众观等。本章还把毛泽东人本思想的特点概括为人民解放论、人民主体论、人民主权论和人民取向论等几个方面。第叁章是对邓小平人本思想的系统整理和概括。本章在论述邓小平人本思想产生的时代主题、国内环境、理论基础和个人特质的基础上,把邓小平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注重发展生产力,提出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扬政治民主和进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重视科技和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不过分突出领袖个人的作用等。本章还把邓小平人本思想的特点概括为对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解放。第四章主要阐释的是江泽民的人本思想。本章在翔实分析江泽民人本思想产生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基础上,把江泽民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重申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重视科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在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本章把江泽民人本思想的实现途径概括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战略等几个方面。本章还把江泽民人本思想的特点概括为时代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等几个方面。第五章主要梳理和阐述了胡锦涛的人本思想。本章在把握胡锦涛人本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的基础上,把胡锦涛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在发展观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执政理念上,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社会建设上,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创新观上,以人为本,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叁农”问题上,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本章还把胡锦涛人本思想的特色概括为全面性、突破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等几个方面,并把胡锦涛人本思想的重要作用概括为: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理念,实现了“双重”超越,使中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以人为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以人为本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指针,有利于促进政府由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原则和价值取向,能够大力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以人为本作为新时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突破了几个观念,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对胡锦涛人本思想重要作用的概括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第六章主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地位。本文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地位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指针;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实践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检验标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等,这些观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七章总结和归纳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本文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概括为:通过革命手段,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核心内容;通过科学发展,实现“八个统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根本保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精神动力。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创新之处。结语部分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本文把其概括为“四个坚持”、“两个反对”、“一个批判继承”。“四个坚持”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反对”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必须坚决反对个人崇拜;“一个批判继承”即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必须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王光远[5]2017年在《中东北非伊斯兰政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文中指出中东地区伊斯兰政党的崛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历史成因和过程。伊斯兰教不单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这种力量往往在历史变革的关键时刻发挥重大作用。目前,伊斯兰政治力量已经对所在国、地区及国际叁个层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影响着中东局势的稳定与发展。虽然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伊斯兰运动自“阿拉伯之春”崛起后又陷入低潮,但由于受历史与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政治伊斯兰的动能在低位盘整积蓄力量后,未来仍可能实现反转突破。由于秉持现实主义原则和温和妥协的理念,伊斯兰政党的上台对中国的海外利益保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向西开放战略等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但有可能在未来对中国穆斯林聚居地区产生映射效应,需要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 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D]. 朴林. 中共中央党校. 2002

[2]. 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六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及启示[J]. 朴林, 王冬梅. 理论探讨. 2003

[3]. 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六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及启示[J]. 朴林, 王冬梅. 理论参考. 2004

[4].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 张富文. 中共中央党校. 2011

[5]. 中东北非伊斯兰政党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 王光远. 国别和区域研究. 2017

标签:;  ;  ;  ;  ;  ;  

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六大政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及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