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_国际竞争力论文

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_国际竞争力论文

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力论文,评价论文,理论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53(2002)01-0008-05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官方机构、民间组织和学术界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日趋活跃。其中影响最大的观点有3种:国际贸易观、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以上国家竞争力理论观点的提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释了国家竞争力内涵、构成与发展,丰富了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知识,开阔了研究视野。但它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任何一个理论都难以独立地解释国家竞争力的全貌。本文在评析了以上各种理论观点的贡献与局限性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个可能更为全面的一般性理论框架。

一、现有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首先是国际贸易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就是其对外贸易竞争力,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可以用其外贸竞争力来反映和衡量,影响对外贸易活动的内在因素可以用来解释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外贸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国外市场上占领市场份额并获取长期利润的能力。外贸竞争力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一国输出扩张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对外贸易作为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身即影响着该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一国对外贸易的成功有助于提高一国的经济绩效,有助于其国内经济实力的提高,出口导向竞争力通常与国内经济增长密切相联。国际贸易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解释是有借鉴意义的,特别是新古典理论关于要素成本优势决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有一定的适用意义。但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观把一国的外贸竞争力当作国家竞争力,显然是片面和偏颇的。国家竞争力的内涵比外贸竞争力的内涵要丰富和复杂得多,两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引进吸收和输出扩张能力的均衡,外贸竞争力仅是其中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国际投资、国家保护、汇率、开放度等因素。

其次,外贸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贸易动机、格局、利益和贸易政策,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国际竞争力学说是一门涉及经济增长理论、国际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管理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兴边缘性学科,研究的是一国创造财富和国际化的能力,具有极强的福利经济学色彩。

最后,决定一国外贸竞争力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除了比较优势外,更重要的是竞争优势。从国家整体来看,一国的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反映并蕴含了比较优势,是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综合反映,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竞争力的概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意味着制度改进、技术进步,也意味着发挥比较优势。而实践证明,在国际竞争中仅有相对优势的国家不一定有竞争优势,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他们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个国家优势的潜在可能性,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国优势的现实态势;比较优势涉及的主要是各国间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国际交换关系,体现各个国家间不同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和相对优势,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同一产业内的国际交换关系,体现的是各国相同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

由此可见,用出口竞争力或国际市场占有率来衡量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是不全面的。另外,国际竞争不仅在国外市场上进行,也可以在国内市场上由东道国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利用其数据进行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力的回归分析,其结论是高度正相关,并通过统计检验。相反国外竞争与国际竞争力的回归分析未通过统计检验,无显著相关关系。国内竞争对生产率提高尤其重要,它加速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从而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把国际贸易和投资与竞争战略理论融合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他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国家竞争优势实质上是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它们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和基础。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极大地超越了比较优势理论,从而弥补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并成为国家竞争力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国家竞争力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他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我们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他的竞争优势理论与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和产业如何参与竞争并获取竞争优势均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甚至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预见性。但企业和产业的各种外部环境,如体制、宏观经济环境、国际资本流动、社会文化状况等均能对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因素是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重视不够的,甚至是忽视的,但恰恰又是两机构(WEF&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所强调的。而且,波特的理论只为国家竞争优势确立了一个基础性分析框架,必须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才能加以应用。

第三是WEF和IMD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两机构认为一国的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决定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它们包括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法规和政治体系、劳动力市场及流动性等因素,共200多个指标。两机构的观点大大加深了我们对国家竞争力的认识,对人们了解国际经济竞争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探求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优劣势和努力方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方法和依据。但它们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又有许多缺陷和局限,主要表现为:1、评价指标有很多主观因素,特别是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体系更是如此。2、社会经济实力只是国家竞争力的潜在能力,并不表明实际的竞争过程和结果。3、理论依据上的局限性。两机构的竞争力理论基石是经济增长理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特别是世界经济论坛的甚至是经济增长理论的翻版。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虽然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但两者毕竟不是同义词。4、内容的繁杂和无序。两机构以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考察国际竞争力,内容上比波特的诸要素更丰富得多,但它是一个繁杂和无序的体系,几乎成了对一国的综合国力的定量评价。它们虽然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国际竞争力,但在理论分析上却有待提炼和综合,变量太多的函数方程式是难以有确定的解的。

总之,两机构把影响国际竞争力的繁杂因素当作国际竞争力本身是缺乏说服力的。所以,两机构的评价体系只具有参考的价值,我们要注意它们所选择的因素,但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再加以判断和取舍,进而决定我们的评比项目与努力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波特和两机构虽然对国家竞争力的看法大相径庭,但都认为国家竞争力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波特的“国家钻石”系统与两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系统有许多相同的系统要素,如人力资源、知识与科技资源、基础设施、企业管理与战略、政府作用等,但是两系统的结构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国家钻石”系统是封闭系统,而两机构的系统是开放系统,后者强调一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在经济日益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外开放(国际化)既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一国谋求发展的外在压力。一国在此大趋势下,不开放不行,但开放又会受到国际经济传导机制的影响,接受国际经济竞争与动荡的考验。如何在应对国际经济竞争挑战的同时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国家竞争力理论所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国家竞争力理论新模型的探讨

首先,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与本质。笔者认为,国家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倾向于波特的观点。四种国际竞争力有不同的内涵和侧重点,但又互有交叉和重合,按其竞争力内涵由浅至深可大致依次排列为:产品、企业、产业和国家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体系中,产品竞争力是核心,企业竞争力是基础和前提,产业竞争力是依托和场所,国家竞争力是合力和结果。它们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国家竞争力必须以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其中,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和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企业则是微观经济竞争的主体,所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关键地位;产品是微观竞争的客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上。特别是在当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产业内分工和贸易已成为主流,因此差别化产品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核心。当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稀缺性的影响和约束,一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均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当代世界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市场经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已经高度市场化,而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更不是抽象和空洞的国家,国家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它只是以企业和产业为载体来参与国际竞争。一国能持续地创造更多的财富并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最终是因为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而这种生产率一旦在国际竞争中体现出来,就成为了一国的竞争优势。因此,国家和产业的竞争力终归是通过企业来创造和体现的。但企业是特定产业中的企业,单个或少数几家企业是难以形成气候的,它们必须在特定的产业环境和产业结构中才能创造竞争优势,特别是在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中才能如此,结果是形成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所以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的竞争优势有极强的相关性的依赖性,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其次,企业和产业的外部环境能对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环境包括体制和制度环境、要素禀赋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化环境。

当然,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产生和形成也不是孤立的现象,一国的体制和制度环境、要素禀赋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化环境等变量能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国家竞争力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特定的国家会成为特定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母国基地?”(Porter,1990)国家层面上的竞争,如果存在的话,只可能在于为企业和产业创造有利的外部竞争环境的竞争,在于政府效率、制度安排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是否促进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竞争。对此,国家的代表——政府可以有很大的作用空间,它是企业和产业外部环境的主要缔造者,这是波特的理论重视不够的。迷信市场和迷信政府同样是错误的。具体而言,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角度是不同的。

体制(System)和制度(Institution)环境。主要因素有政治经济制度及其稳定性、政府行为与政策、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法律法规等。

政治、经济体制是由彼此间具有特殊联系的一套复杂的制度构成的系统。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制度因素是被排除在外的,即将制度视为已知的、既定的或将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变化去说明生产率的变化和经济增长与否。新经济史学家则指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在技术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形下,通过制度创新或变迁亦能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诺思、托马斯,1989)制度因素可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是因为制度通过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从而使制度的变化具有改变收入分配和资源使用效率及激励创新的潜在可能性。

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定与否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若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则难以交易,或成本过高而使交易不可能发生,如90年代初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企业。同样,制度长期没有创新也给交易带来高昂的成本,影响企业竞争力,如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国有企业。

政府行为和政策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例如“亚洲四小龙”在发展阶段转变时适时将进口替代政策转向出口导向政策,其结果是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并使其经济表现优于拉丁美洲。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市场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存在着结构性、功能性和制度性市场失效问题,为了纠正市场失效,政府应参与和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收入的合理分配,促进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增长,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职能,就是解决市场失效问题。但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应该是谨慎的,而不是滥用。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政府本身的失效即政府失效,而政府失效会导致市场的扭曲及资源的低效配置,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危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诺思,1994)“除非某种干预政策有助于克服市场失灵,否则这种政策将不会加速经济总体增长……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贸易和产业政策应该针对发生市场失灵的特定活动。”(克鲁格曼、奥柏斯法尔德,1998)就国家竞争力而言,政府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以此作为评判政策成败的首要标准。国际竞争力政策应理所当然地成为政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国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健全的市场体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优化资源配置,优胜劣汰,提高企业和经济运行的效率。例如要素市场不健全,企业无法有效地从市场上得到生产要素,它就难以提高竞争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滞后发展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未能使我国在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拥有竞争优势。

要素禀赋环境。一些比较优势产品因为有竞争优势而成为出口产品,因此那些能够影响比较优势的因素也有可能影响现实的国际贸易形式,国家要素禀赋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格局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有经济周期、通胀率、利率、税率、基础设施等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会削弱企业竞争力,如亚洲经济危机使东亚、东南亚国家的一些企业受损,竞争力下降;利率、税率过高会损害企业竞争力;基础设施不完善则制约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国际化环境。主要包括对外开放度、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流动、汇率等因素。

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是不可遏制的历史发展趋势,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开放经济,企业与产业必须考虑这一事实。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出口、吸引外资、技术转让和改进管理等方面获益匪浅。但是伴随着全球化到来的是竞争领域的扩大和竞争强度的加深。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更加容易地凭借其资金、技术和销售方面的优势进入和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从而对其民族企业与产业的发展构成挑战和威胁。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有科技实力与水平、教育、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保障等因素。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创新的速度、方向决定成败的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了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新兴科技领域,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是关键性的技术,它们对国家竞争力有深刻的影响。

作为至关重要的竞争力要素,知识与人力资本还要由国家教育培训体系和科研机构来生产。如果一国教育发达、科研实力雄厚,该国就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文化和价值观念是一个国家的人们自觉自愿遵守的行为规范。它能对一国的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以及财富创造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它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目标和方式的选择,决定了经济活动的优先顺序。如果企业的经营与战略与该企业所处的文化环境相适应,企业的交易成本就很低,并使它的经营战略可以得到成功的贯彻实施。对跨国公司而言,必须对文化差异有清晰的认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适应性和运用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其竞争优势。既然文化具有多样性,那么创造财富的方式从来就不是唯一的,例如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都创造了经济奇迹。

上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时间是不同的。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影响,这要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竞争力实际上也就是企业或企业家们在各种环境中成功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对国内、国际和产业环境做出灵活反应,那也就无所谓竞争力。反过来,如果一国的外部环境不能为企业和产业提供或创造有利的条件,那么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无从谈起。

因此,国家竞争力实质上就是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核心问题是创造和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一国的政府、要素禀赋、制度和宏观经济等外部环境能对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制度也是一种公共品,政府是它的最大供给者)。因此,国家竞争力理论应寻求企业、产业和政府三者的联动机制,并使这种联动机制能经受住国际化的考验,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创造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来。

笔者认为,国家竞争力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因此整体效应大于各因素的简单相加,任何一个要素的弱化都会影响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一国竞争优势的确立。各个要素在国家竞争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支配地位起着牵引作用。企业和产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影响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发展与实力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实力的关系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而且是一种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和产业必须具有竞争优势,一国才能有竞争优势。竞争力系统各因素的不平衡发展,使每个国家在竞争水平和形式上有所差别。一国如能适时地优化此系统,就能实现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收稿日期:2001-04-21

标签:;  ;  ;  ;  ;  ;  ;  ;  ;  ;  ;  

国家竞争力理论的评价与探讨_国际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